马皇相关作文

【篇一:心中的明灯】

节俭是一盏明灯,它照亮着我人生的路,引领着我在人生路上越走越远……

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家风家教。东晋陶渊明便是如此。有一次他们造完战船,剩下竹子屑与木屑,陶侃便把这些收集起来,堆放在家中,家人嘲讽他,邻里笑话他,他都不以为然。直到一次大雪,路面很滑,许多行人因此摔倒,陶侃便叫人把木屑、竹屑拿出来,铺散在地面上,行人就不易滑倒了,人们这才明白了这个用处,夸赞陶侃节俭。

然而古人崇尚的勤俭节约,到了现在,却渐渐泯灭。现在的绝大部分年轻人,为了寻求阔气、“大方”、体面或刺激,经常大手大脚花钱,奢靡浪费,经常为在同学面前显得比较体面、不寒酸,早早地花光了自己的零花钱、生活费,去且要父母的血汗钱。记得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曾是中国反腐节俭最严厉的皇帝之一。当时明朝初期,官员们十分腐败,百姓十分生气。朱元璋知道了,便趁着马皇后生辰,摆上了两菜一汤,让文武百官震惊了,他们平时吃惯了山珍海味,而皇后生辰竟摆如此宴席,实是不可思议,朱元璋便趁机颁布了一条法律规定——“四菜一汤”。

与朱元璋正好相反的是现在的宴席。有一条宣传广告,广告中是一家餐厅,第一张桌子上两位朋友在吃饭,大鱼大肉摆满桌子,两人举杯互饮,第二张桌子上则是一对父子,孩子看到满桌蔬菜便开始发牢骚,爸爸只好叫来了服务员……

勤俭节约为中华美德,节俭是我心中的明灯,节俭伴我成长,我们不应让美德泯灭,应让它永驻长青。

【篇二:结伴而行】

人生路漫漫,如果想要走得远,走得精彩,请结伴而行。

从呱呱落地,到如今长大成人,我们的身边总是会有许多人陪着。他们,可能是我们的亲人朋友,也有可能是我们的敌人。

在漫漫人生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时可能很多人想要凭一己之力闯过去,可最终结果如何,谁也不能肯定。也许会幸运地安然无恙,但也更有可能会落得个遍体鳞伤,甚至从此一蹶不振。这时你的悲伤何人能懂?你的满腹委屈,又向何人诉说?

但如果这时你的身边能有这么一群伙伴安慰你,鼓励你,帮助你,那样事情或许就会出现一点转机。也许正是这些转机,你的人生就会通向一条康庄大道,从此海阔天空,任你飞翔。

人生之路何其漫长,出现在我们周围的,不是只有对你好的伙伴,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那么几个人。他们是你的敌人。在田径比赛中,我们总是会多人一组进行较量。而事实证明,多人赛跑总比孤身一人成绩要好,并且会更加精彩。这是为什么?这就是敌人的作用。所以和你的敌人,一样可以结伴而行。

朱元璋作为明王朝的开国君主,其成功固然有其本人的性格使然,更多的应该还是他身边伙伴们的功劳。如果没有元朝统治者的昏庸无道,又如何会有官逼民反?如果没有汤和的劝说,他又如何走向这条路?如果没有马皇后,他岂不是要饿死在那囚狱之中?如果没有陈友谅的强大,他又如何一步步成长?如果没有麾下的众将士,他又如何扫平天下?在他回忆这段辉煌的峥嵘岁月时,一个个伙伴的身影也许会在他的眼前浮现。有的他爱过,有的他恨过,有的他信任过,有的他背叛过。有的是他的朋友,有的是他的敌人。他的一生由这群人陪着他金戈铁马,剑舞黄沙,因为有他们,他才能在漫漫人生路中走得如此之远,如此之精彩。如果我们没有伙伴,如果我们没有敌人,如果我们孤身一人走在这漫漫人生路上,将会是怎样的孤苦伶仃?

所以人生路漫漫,想要走得远,走得精彩,请结伴而行!

【篇三:明孝陵游记】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名胜区内,它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进入明孝陵景区,我们首先来到了四方城。四方城真是城如其名,它由四面方方正正的城墙围成,每面各开一扇拱形大门,城中央有一座神功圣德碑亭,由一个巨大的神龟“驮”着。这种奇巧的设计真是难得一见,虽历经几百年沧桑,碑上文字模糊不清,但那宏伟的气势却不减当年,而碑顶的花纹和图案仍清晰可见,工匠们的手艺可真不简单啊!

从四方城向西北行约100米,就来到了明孝陵标志性的景点——石象路,也称为“神道”。神道依地形山势设计,蜿蜒曲折,道旁一棵棵参天古树枝叶繁茂,形成一派肃穆气氛。在这条600多米长的石铺路两侧,大象、狮子、骆驼、麒麟、獬豸、马这6种动物的12对石像或站或跪立。每一个石像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都是用整块的石料雕琢而成。这些大象据说有80吨重,真不知道古时候的工匠们是如何雕刻好并运到这里的,真佩服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穿过明孝陵的门户“御河桥”,一路向北,是方城明楼,它是明孝陵内最大的建筑。往上仰望,一股敬畏之情油然而生。墙体是与下部主体相连,所以称为“方城明楼”。方城明楼以北为直经400米左右的崇丘,就是宝顶,这里就是朱元璋和马皇后长眠的地方。明孝陵真不愧是明清皇家第一陵,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啊!

【篇四:春节优秀作文】

春节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要清洗家具,拆洗被褥,进行大扫除,干干净净迎新春。早在尧舜时期,我国人民便有了“扫年”的习俗。它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宗教仪式。逐渐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了。到诏代,“扫年”之风盛行。“扫年”的风俗反映了我国人民爱劳动、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

农历除夕,各家各户的门上,贴上一个福字,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年正月十五微服出巡,看见围观一幅漫画,上面绘着一个赤脚女人抱着一个大西瓜,明太祖看了,却对此产生误会,以为镇上的人有意取笑他的马皇后,明太祖把这件事暗记在心上,下令凡没有参与嬉笑的.住户在门上贴一个福字。军士们便以此为据,到没有贴福字的家里提人。从此以示安分守己。这种从避嫌变祝福的善良直流传至今。

盼着、盼着终于盼到了快乐的新年,除夕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饭后我与哥哥姐姐一起放炮,一颗颗五颜六色的火花飞升降落,犹如天女散花,又像信号弹飞上天空,忽明忽暗,把夜幕装点成鲜花的世界。在有几分钟便是十二点了,挂好鞭炮,妈妈喊:“十二点了放鞭炮啊!”爸爸点燃了鞭炮,震耳欲聋的声音迎来了新年!

每到春节最令人难忘的是拜年等,到大小年统统拜完,年味像硝烟一般。

第二天,天刚亮,我就被炮声惊醒了,我穿上新衣服,与爸爸妈妈一起贴春联,贴完后显得喜气洋洋,我们兄弟姐妹一起放炮,热闹极了,每一个人都应该以新精神来迎接新一年到来。

人生最有趣的事,就是辞旧迎新,因为人类的最高愿望就是更上一层楼。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