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爱唱歌的妈妈】
妈妈说唱歌、唱戏是她从小的梦想,到现在都没有放弃。
妈妈和我不一样,她喜欢七八十年代的老歌,比如《十五的月亮》、《牧羊曲》、《血染的风采》等。妈妈喜欢用手机K歌软件唱歌或唱戏,录好了之后,把歌分享给朋友,她的歌声一直都是被大家认可的。
渐渐的,称赞妈妈的人越来越多,妈妈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从手机里走到了各个场地。丽阳门公园里经常有人在拉二胡,妈妈就尝试着去那里唱戏。没过多久,妈妈就成了丽阳门公园的名人,只要妈妈一开嗓,立马就有许多人来围观。
后来,妈妈认识了一个戏班里的奶奶,奶奶把妈妈带到了戏班里,通过戏班里阿姨们的帮助,妈妈总算是登上舞台了。之后很多表演,他们都邀请妈妈参加,妈妈可高兴了,仿佛成了一个职业唱戏人。
妈妈最拿手的是婺剧《三请梨花》里的《守边关保中原》,《辕门斩子》里的《我祖上本也是簪缨之家》,她没事就会唱两句,这些婺剧选段的音都非常高,可是妈妈说这些高音她都可以轻松拿下,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就是我爱唱歌的妈妈。
【篇二:漫步于秋】
深秋时节,村庄后的荒地上长满了金灿灿的野菊花,淡绿色叶子衬着一颗黄澄澄的花心,韵致特别。微风拂过,散发出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鼻子忍不住凑上前去,轻嗅更显幽雅宜人之感,令人心里通透。我认为她的幽香绝不亚于桂花,使我感慨。一朵花伫立于园中,若无香则无人嗅,若无味则无人近,若无色则无人赏,倘若三者俱全便会引人长伫,十里飘香。
此情此景怎能允许空荡下去呢?赶紧抓住机会下载一首《牧羊曲》、《秋芙蓉》,在此秋景之下是多么富有情趣。此时,黄花的映衬更显秋的韵味。浮现在眼前的是你深秋时节挥舞着鞭,是你不屈的身影,雁声提醒了你,秋天已被思乡的情感侵染了,你的苍颜白发,你此时低吟:“马迟迟,路漫漫幕云苍黄雁声寒,高租秋风辞意,原见民生尽欢颜……”
此时你已离开,但后人为你谱了曲子,并得到了传承。我试图追寻你的足迹,在秋景越发感慨,此时天空下起了绵绵秋雨。雨似蜜似酒滋润心灵,此时《秋芙蓉》的音调已渐渐升高,我想秋天必然是这种情景,满塘荷叶黯然,在时光更迭中独守一截老根,海棠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菊花把荒地与门前都控制住了,雨停了,夜深了人静了,月亮披着一件烟雾似的长袍像一位缟素的仙女,正在透过窗子凝视我微笑。
秋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路旁有恋花的蜂蝶,累累果实香气扑鼻,我独自徘徊在这静谧小道,欲语又停留。
【篇三:乡村的黄昏】
生机盎然的春色惹人喜爱,奇花斗艳的夏季也很迷人,果香飘溢的仲秋值得赞美,银装素裹的北国之冬也着实壮观。然而,我却爱乡村的黄昏,不只因为它有醉人的风姿,更由于它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当夕阳把它的余晖洒向大地时,在鲜艳的轻纱笼罩下的乡村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时人们的生活显得更加充实。
黄昏时的小河是那样的安逸,血红的夕阳把河水染得通红。在晚风的抚摩下,河水荡起了无数的涟漪,犹如一条条红绸子似的轻轻地流动着。几片落叶在水中悠悠地飘向远方。几位老人正在河边垂钓。
乡间的小路上,别有一番情趣。孩子们正淋浴着夕阳的余晖驱赶着一群群牛羊走在归家的路上。一只只可爱的小羊羔和一头头活泼的小羊犊跟在它们母亲的身后尽情地撒着欢儿。几个淘气的孩子坐在牛背上哼着乡村小调,也有的孩子用鞭子驱赶着那些调皮的牛羊。它们的声音组成了一首动听的“牧羊曲”,与夕阳、晚霞一起洒在这弥漫着乡村气息的小路上。
田野上,升腾着柔和的晚霞,霞光像彩缎一样披散开来,抹在云天,铺在地面,劳动了一天的人们笑脸更加红润了。他们望着那黄澄澄、金灿灿的田野,一天的疲劳顿消无余。
被白杨树环抱的农家小院,更是让人如痴如醉。夕阳的余晖透过浓密的树木洒在这红砖青瓦的房舍上,给它抹上一层金灿灿的颜色。烟囱冒着缕缕炊烟。天上白云朵朵,空气清新舒爽,几只燕子在空中捕捉着昆虫。地上鸡鸭鹅在门前向主人乞食。当最后一缕晚霞隐去时,放眼望去,整个村庄暮霭缭绕,万家灯火闪烁不停,忽明忽暗,烘托出美丽而安静的夜,人们都沉浸在这恬静的气氛中。
多么美丽的乡村黄昏啊,这就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带来的乡村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