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西行漫记】
寒假,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游学活动,目的地是古老而又繁华的西安。
冬天,西安的温度比我的家乡要温暖一点,但只是一点。西安交通大学在中国是一所著名的高校,在这里浓厚的书卷气息迎面而来,两旁古老的建筑显示出了属于它的庄严肃穆。小雁塔是我国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作品,虽然不如大雁塔闻名,但较其更为幽静古朴。第三天我们来到了,号称“天下第一陵”的黄帝陵,步入正门一棵老树赫然出现在眼前,传说此树乃上古轩辕帝亲手所植,5000年来与轩辕大帝共同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兴衰与变迁。正殿之中伫立着人文初祖黄帝的石像。整个大殿显示着天圆地方的景象。
不幸的是后来由于水土不服我和其他的几个同学感到身体不适,出现种种症状,我们的老师关心我们,照顾我们,为我们提供药物,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我们敬爱的肖校长竟毫不犹豫的拿出她自己的水杯给我用,这让我感动不已,也十分的感激。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我们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党就是在这里一点一点走向胜利的,延安革命纪念馆前,一尊高大的毛主席的铜像站在那里,馆内展览的是革命先辈用过的破旧的物品,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岁月里,革命先辈们就是凭借这些落后的装备与坚定的意志最终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途中我仍然感到不舒服,在坐着的时候,肖校长将一个热乎乎的包子塞给了我,我又是一阵感动。为了方便照顾我,在最后两晚,我搬到常主任的房间。
秦始皇兵马俑的参观是我最期待的,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这个外行还真是来看“热闹”的,可能是太出名吧,这里的人可真不比兵马俑少像我这种外行只能听导游讲解了,听过讲解后,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能力,让我更好理解先人留下来的文化。
熟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它培养了我的团队精神,丰富了我的知识,让我受益匪浅,终身难忘。
【篇二:生命的歌声】
生命是一首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位灵魂的作曲家。生命之歌如何奏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有的人的生命之歌是一激昂的烈士之歌。以谭嗣同威力,作为戊戌六君子之一,他在敌人的威迫下喊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悲语,并用生命祭奠了自己的不屈,凑响了一首大气磅礴的烈士之歌。不同的人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下,选择了同样的人生轨迹,奏响了同一首歌。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她创办《白话报》,倡导妇女解放,提倡男女平等,揭露清政府的腐败,任大通学堂督,组织发动起义。当不慎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仅写了“秋风秋雨愁煞人”7个大字以对,就义于绍兴城内古轩亭口。如此传奇的她,是我国的革命女英雄秋瑾。她用她的无畏与执着展现了革命人的英姿,同样谱写了一首英雄的乐章。
有的人的生命之歌是一首烂漫的小调,拥有轻快的旋律与诗意的语言。“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只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时的心情”是我很喜欢的一句广告语,对于那诗意般的生活很多人只停留于想象,但有一位女教师以一封“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开启了她对诗意人生追寻的大门,唱响了一首肆意愉悦的生命之歌。纵然有网友调侃:钱包这么小,哪都去不了。但心之所至,必能成事。不去试试怎么知道结果了?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你回忆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那是在战争的时代,他说明了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然当今社会,我们更倾向于劳逸结合的生活方式。不要一味地工作而错过了美好的风景。
生命之歌,独特的旋律,由我们自己谱奏,由我们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