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相关作文
三年级那次玩得真高兴作文作文2000字03-24
【篇一:三年级那次玩得真高兴作文】今天骄阳似火,我、珂珂、媛媛和静静一起去大贪官和珅家——恭王府,一路上我们欢呼雀跃。告诉你们,和珅可是个传奇人物呢!他三岁没了妈,九岁没了爸,小时候的他,可努力了,很聪明,是个小神童呢!但是他长大了,却变成了一个大贪官。他的两层楼装的全是金银财宝,而他的床,在台湾博物馆展览呢!他的房子是金丝楠木做的,是世上最好的房子,比皇宫还好。皇上有24个妃子,而和珅有26个妻...
心中常怀一杆秤作文1000字03-19
古时有秦始皇统一天下,实行商鞅之法。可怜的商鞅被追赶至秦国边境,想要留宿于一民夫家却被拒之门外,人家一脸无奈地告诉他,秦国现行商君之法,你若有过我也遭罪啊!商鞅捶胸顿足,作法自毙,最终被处以车裂之刑。商鞅虽死,其法犹在,想来他泉下有知也算不留遗憾。那时处于大争之世,不争则亡,商鞅的“连坐”制确实有效提升了秦国国力。不幸的是,商鞅之法过于严苛,民怨沸腾,秦朝的秦二世便灭亡了。由此可见,即便是统一六国...
少年读史记读后感作文500字03-18
今天我读《少年读史记》中非常经典的两篇:《乱世中的超级辩士——苏秦合纵的故事》和《各个击破——张仪连横的故事》,让我体会到两千年前在战国发生的事情和今天有那么的相似。苏秦是战国时期非常有名的辩士,这个人也是鬼谷子的弟子,他在家刻苦读了好多书,“头悬梁锥刺股”就是讲他读书的事情。苏秦到了秦国,想得到国王的赏识,可他不但没有得到亲王的重用,还被侮辱了,他决心去其他六国。他用油嘴滑舌的方法把除去秦国以外...
负荆请罪作文900字03-16
在学负荆请罪的时候我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好好地廉颇要处处挡蔺相如的道呢?他们都是一个国家的大臣呀!后来听了杨老师的课外知识我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蔺相如只是一个小官,有一天赵王得了一块宝玉,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向赵王提出一个条件:“若是赵王愿意将和氏璧送给秦王,秦王愿意拿十五座城池交换。”赵王正进退两难的时候,蔺相如站出来说:“大王,让我去吧!”赵王相信蔺相如,就把和氏璧给蔺相如带到秦国,让...
谏逐客书作文800字03-07
我听闻韩人郑国靠修渠来削弱大秦的计谋败露了,陛下您大怒,欲要驱赶我等客卿。同样,魏王受人间离,剔去孙膑膝盖骨,将其逐出魏国;吴王受人蛊惑,驳回伍子胥劝杀勾践的谏言,将其逐出吴国。这二国,无论哪一个,最终都在吞并之争中灭亡了。由此可见,逐客是万分错误的决定啊!让陛下您产生逐客念头的,水工郑国无疑是导火索,是他的阴险狡诈,以致计谋败露后您对客卿彻底失了信任。然而再细究其本,原因还在于您能接纳异国的珠宝...
绸缪于未雨作文700字02-23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古人常说:“防患于微时,绸缪于未雨。”旨在强调人生在世,做事前就应做好十足准备,如此才能做事周全。秦王扫六合,岂为一夕功?后世多惊叹于秦始皇的丰功伟业,却鲜有人注意到之前秦国漫长而深厚的积累:自孝公以来,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外连衡而斗诸侯,孝公之后,明君频出,继孝公故业,开秦国疆域,取关中,举巴蜀,至始皇一代,听良言,纳贤才,可谓海纳百川,人才济济。嬴政雄才大略...
言出必行作文650字02-22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一去不回。既然说了,那就得付诸行动。战国时期的商鞅,为了帮助秦国完成富国强兵的愿望,实行了一系列变法。然而,由于当时的混乱局面让人们对政府缺乏足够的信任,商鞅的变法法令又彻底改变了原有制度,更让人产生怀疑。于是,商鞅在城门口放了根木头,说谁能立起来,便赏千金,许多人都不相信,其中一人走出来,轻松立起,商鞅果然赏那人千金。这样,他得到百姓的信任,他的变法也得到了大家的信任,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文()作文750字02-09
阅读是一个通过共鸣、共振来自我证明的过程。阅读,是一个陶冶情操、丰富想象的一个习惯。阅读,在你孤独的时候是一个良好的伴侣;在你身处黑暗的时候是一盏明灯。阅读,能完善人格,塑造良好的性格。它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能够让我们理性的去看待每一件事,去对待每一件事;它让我们吸取了祖祖辈辈的教训以及接收到了他们的经验。正是在祖祖辈辈们留下的书籍中,我们减少了许许多多的'麻烦。阅读,它能够给我们带来最直观的好...
生活中离不开创新作文400字02-06
每个人必须拥有一种精神,那种精神就是创新精神。生活中处处有创新,创新产生了不少奇迹。在古代,秦国商鞅拥有创新精神,他推崇变法。尽管途中遇到许多大臣的反对,只有秦孝公信任他,最后他成功进行了变法。这一举动使得秦国更加强大、更加繁荣。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正是由于商鞅进行了创新、进行了改革,才使得秦国比其他六国更强大。如果商鞅没有进行创新、没有进行改革,那么秦国就不会...
将相和缩写100字作文350字01-17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一回,赵王得了一件宝——和氏璧,秦王得知,便说拿城池换。赵王没办法,只好让蔺相如带和氏璧去秦国。蔺相如到秦国,见秦王没有交换的意思,便略施小计,将壁拿了回来。这就是“完璧归赵”。几年后,秦王约赵王会见。到了渑池,秦王让赵王鼓瑟,并记录。蔺相如见秦王如此羞辱赵王,便以命相逼,让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没法,只好击缶。蔺相如立了大功,被封为上卿。廉颇很不服气,蔺相如知...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