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竹相关作文

【篇一:最好的生活】

一山,一水,一路,一人家。芭蕉醉卧云天下,桔子笑居草地间。潮起潮落的日子,将笑脸洒向灿烂的阳光,让生命得到另一种境界的提升,这便是理想中的最好生活。

秋冬之际,日落西山,夕阳也拖着沉重步伐缓缓坠下去。晚霞如同一片赤红的落叶,坠到铺着黄尘的地上。我斜靠在窗前,出神地望着云天,渐渐拼凑出另一番生机景象。

绿,一望无迹的绿,在我进入竹林的那一刻,便迫不及待地淹没了我……我顺着林中蜿蜒小道一步朝前迈去,一片错落有致的绿林毫无保留地在我眼前呈现……

四周的一片绿意盎然把我包围着,如同置身于绿洋之中。苍翠欲滴的嫩绿好似深涧里的一弦清泉,叮叮咚咚,清凉舒畅之感瞬间涌上心头;又好比一双轻柔的手,抚平了内心的不安、焦躁。一阵清风拂过,拂动了绿林的枝叶,在微风中徐徐摆动,风中夹杂着淡淡的幽香充斥鼻息……

正当我陶醉在这美景时,林中深处似传来一曲清悠的笛声,我循着声源走去,笛声近了。透过竹林的缝隙,望见了一位衣着白衫的青年,他目光眺向远方,悠远而深邃,站在这片绿林之中,俨然与这片绿林成为一体。我静立着,享受着笛声所带来的惬意。

之后,我了解到,这位青年竟是位盲人!他怀着一颗敬畏的心面对大自然,流露出对生活的执着与乐观深深触动了我。他如那片竹,那片竹正如他。品性中透出一方傲骨,独立于世俗之中。

每片竹林都并非美到极致。在那深处,也许有贫瘠、纤弱,惊讶的是,他们勾勒出异于别样的风景。断臂的维纳斯散发出的光芒之美,正是这美中的不足,才广为流传,被人知晓。能怀一颗包容的心,去看待万物,美与好,又何处不在呢?最好的生活在否,取决于你的心境,心静了,静土又何愁呢?

一团大火球似的夕阳,终于滚落到西山后,晚霞也收尽了她最后一抹余晖,天地昏暗下来……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田野。”随着夕阳的西去,此时只剩下清醒的宁静。一面品尝孤寂,一面品读安详,最好的生活,正如此刻。

【篇二:灯笼】

姥爷喜欢做灯笼,手艺远近闻名,但却不靠它赚钱。若有人提起,他就会憨厚地笑着说:“当玩了,闲着也是闲着。”

逢年过节,很多人家都会来找姥爷做灯笼,自然也不会白找,都会送些东西过来。姥爷则对他们一视同仁,害得自己整个腊月都闲不下来,忙的昏天黑地。但望着一家家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姥爷就会一边抽着烟,一边很满足地笑着,眼睛眯成一条缝。

做灯笼是一个细致活,需要经过片竹、削竹、编织、定型、上纸、上油等过程,每个过程都需要严谨细致的操作。只有在灯笼腰身裱上一圈红色皱纹纸时,灯笼才有了灵魂。一份喜气骤然附在灯笼上,挥之不去。

那年除夕,有个邻居拿着一箱礼品来求灯笼。他挠着头,不好意思地说:“因为带父亲去治病,没赶上定做灯笼,只是想来碰碰运气。”他强忍着泪,又说到:“我只想把灯笼高高挂起来,也许父亲的病很快就好了。”仿佛这灯笼真的成了救命良方,堂堂一个六尺男儿,在姥爷面前直抹眼泪。

姥爷刚开始犹豫了一下,但听到他这样说,便斩钉截铁地说:“有,刚好多一个。”姥爷从里屋拿出一个又大又红的灯笼交给他,“把这个拿回家挂上吧,希望它能灵验。”邻居一个劲的道谢。姥爷还追出家门,把那一箱礼品原封不动地塞给他。

那是做得做好的灯笼,是我们留着自己挂的,姥爷解释道:“如果他的愿望会成真,我自然愿意送给他。”

那年除夕夜,我们家没有挂起灯笼,但左邻右舍被赋予了灵魂的灯笼,仿佛格外惦记着编制他们的人,把家里照得透亮。人们不约而同地扬起了头,仿佛看到了一个个即将成真的梦……微醉的姥爷,看到随风轻摇的大灯笼,开心地笑了。

姥爷就是一盏灯笼用善良做灯芯,以爱心为罩。这盏灯笼高挂在我的心里,永远不会熄灭。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