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不以出身论英雄】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当我读到这精辟蕴涵哲理的诗句时,脑海中便浮现出那句话“不以出身论英雄”。
不以出身论英雄。“阿根廷玫瑰”贝隆夫人正是当中的佼佼者。卑微的出身并没有让她从此屈服,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她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也成为了万人敬仰的总统夫人。她为国家鞠躬尽瘁,为慈善奔波卖力,终让她成为人民英雄。
卑微的出身没有成为贝隆夫人的绊脚石,反而正是由于这个而让她练就了不怕挫折,勇往直前的品质。出身成为她不断向上奋发,成就个人辉煌的催化剂。
陈胜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最终他揭竿起义,成为平民英雄;李明博不为出身而自卑,奋发图强,凭实力成为成功的商人,最后又蜕变为总统;希尔顿遭人羞辱后,立志图强,终成为享誉全球的“酒店大亨”。
这些英雄,他们拥有卑微的出身,他们曾遭人蔑视,但凭借坚不可摧的斗志与毅力,他们成就了各自的事业与人生。正是卑微的出身,让他们领略过酸与苦,他们才能顶着世人施加的压力,平静的对待坎坷的际遇,朝着目标前进,用行动证明自己是名副其实的英雄。
反观,现在社会上的“富二代”却让人心寒。虽然他们有令人羡慕的高贵出身,可是他们却并没有让人肯定的作为。“富二代”烧钱炫富,当街上演激吻好戏等等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除了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资本,他们毫无建树。
他们的不思进取,依仗父荫,好逸恶劳让人生厌,但也显得卑微出身的英雄们更加耀眼夺目,让人羡慕钦佩。
卑微的出身是庸人的伤痛,但却是英雄奋斗的资本与动力。卑微的出身是庸人难以启齿的“秘密”,但却是英雄如猎鹰般搏击长空的气魄。
不以出身论英雄,因此我们不应因平凡甚至卑微的出身庸人自扰、自怨自艾,不应羡慕那些拥有高贵出身的人。
不以出身论英雄,真正的英雄面对世人的冷嘲热讽总能一笑置之,埋头于自己的事业中,用事实反击那些目光短浅的人。
不以出身论英雄,真正的英雄能化劣为优,傲视群雄。
【篇二:我和诗歌】
诗歌,是中华古典文化宝贵中的瑰宝,无论是谁,都能吟诵那么一两句。可见,诗歌已经完全走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给养。
记得我刚识字那会儿,妈妈就买来一张大卡片,上面印着的正是骆宾王的《鹅》。从那以后,妈妈便每天都让我看看拼音读一遍。熟能生巧,一个星期过去了,一开始连读都读不好的我,竟已经能背出来了。“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之后的一个多月里,家里但凡来一个客人,妈妈就会让我来“炫技”。在诗歌的世界中,我充分感受到中华民族诗歌之美。
那时的我才上幼儿园,所以每当我学会一首诗,妈妈就会给我一元钱做奖励。上了一年级的我依旧认为会得到嘉奖,格外卖力地去背诗词。却不想,这一“卖力”,就使我深深迷恋上它们。
这些为诗词出的力,不仅使我的大脑库有了一些“积蓄”,也使我的知识宝库有了更多拓展。
清代诗人钱鹤滩的《明日歌》,告诫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今日的事情一定要今日做完,切勿拖到明日,否则,这些事情就会越积越多,最后怎么也做不完。“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至真的道理。
除了珍惜时间,诗词也教会我很多人生哲理。“人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宋代词人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发表了自己的人生观:活着,当做人中的豪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唐代诗人杜荀鹤在《小松》中告诉我们:即使是最不起眼的小草,只要通过努力,便能成为高大粗壮的“凌云木”……
诗词,使我们的精神世界丰富,使我们的生活不再乏味,使我们的情操更加高尚!
【篇三:我真高兴】
你知道我现在为什么蹦来跳去吗?你知道我现在为什么哼着小曲吗?你知道我现在为什么脸上笑开了花吗?那是因为——我们要连放十三天假!
刚听完老师宣布放假的消息,同学们就个个手舞足蹈,一齐欢呼起来,有的活蹦乱跳,有的站了起来在那里鼓掌,当然,我也不例外,从板凳上一下子蹦了老高。
让我发愁的是假期的作业很多,光日记就要六篇,不过,如果早写完的话,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啦!关于日记,老师宣布了一条新规则,如果有写得好的,可以给老师发过去,一旦在“凌云木”上发表,那就可以一篇抵两篇哦!这让我真的很期待!
我已经有了自己的假期计划:前五天把作业全部写完,剩下的几天,一天用来读书,一天用来吃酒席,再剩下的日子就大玩特玩,也许去旅游,也许去游乐场,反正只要玩得开心就行啦!
一想到要连放十几天假,我真是太激动了,所有的烦恼都远远地抛在后面了。
我真希望我的假期计划能圆满落幕。
爽!
【篇四:享受孤独】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曾流露出这样的心境--“只是觉得人的内心苦楚无法言说,人很多举措无可奈何,百年一参透,百年一孤独”。对个人而言,能够直面孤独又何尝不是一种心灵上的逾越和征服?
独行是喧嚣繁华世界内的无奈之举,亦是智慧之举。回顾历史,放眼现实,无数鸿篇巨著,无不是其作者在孤灯下独自守望,苦苦熬成的。曹雪芹,一个从清风明月间走出的旷世才子,他的寂寞是近乎苍凉的,他没有名门望族的显贵,没有封官赐爵的荣耀,有的只是一个破落的庭院和几声杜鹃啼血的哀鸣。但正是这份孤独寂寞,催生了曹雪芹的灵感与遐思,终于“字字看米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问世。
古往今来,在历史文化长河中,陶渊明,李太白,苏东坡……刚刚如巍巍昆仑般矗立的文化思想巨人,他们的人生都是寂寞孤独的,孤独地让后人不忍回顾。他们的孤独是个人的不幸,却是历史的大幸。如果我们能够直面孤独,孤独变会化为人生的基石,支撑我们攀爬,征服更遥远的山峰。
渗透人生的孤独,我们便能走得更远。或许你曾立下不登峰顶绝不止步的誓言,但若懂得沉寂内心,默默独行,你定会在追寻途中采撷泥路的感动。撒哈拉沙漠的漫漫狂沙中留下了三毛孤独的步履,龙门千佛古色古香的遗迹间有着席慕蓉孤独的流连,阿里山日月潭的秀美山水中更有着林清玄孤独的章节与心跳。“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而你,只需静心轻嗅山间野茉莉的芬芳,聆听蝴蝶的浅吟清唱。
孤独,你一个人上路。静心,做最好的自己。自得,然后看最美的风景。
然而,在这个交通网络发达,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渴望不沉默,期待不平凡,微博,微信,一石激起千层浪。你说,我说,众人高举言论自由的大旗,在这个喧嚣的社会尽力闹腾,却也在这个复杂纷繁的时代迷失,沉沦。
这个世界大多数人都是用脚趾头来思索世界和来选择道路的,如果偏要用头脑和思想来选择道路,那么我们只能承担起不合潮流的孤独。这时,独行便显得尤为可贵。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生命中的寂静没什么可怕,生命中的孤独没什么遗憾。静心独行,你便明了,外物皆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