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相关作文

【篇一:那时钟声悠扬】

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明明知道做了也不能改变世界的运转,却依然坚持不懈,奋斗到底。这股傻劲,叫青春,被青春充斥着不离不弃的是中学。

在钟声悠扬里,寻觅到了书的世界。

归去来兮,学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解甲归田;遥襟甫畅,识王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汨罗江畔,知屈原‘此吾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岳阳楼上,悟范仲淹‘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祝福声中,与鲁迅一同叹世间炎凉;在尔虞我诈中,与罗贯中一起观热血洒江天;在孤独之旅中,与曹文轩一齐感人间至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邀游在无边无际的学海里,发现了书的世界。

在钟声空灵里,感触到了异性的世界。

少年时若有若无的情愫,就似玉兰花,纯净洁白,屹立在高高在上的枝头。它是泰戈尔写得最遥远的距离,是席慕容笔下开满花的树,是河边月下静静等待的待宵草,是在水一方亘古不变的蒹葭苍苍。有唐婉与陆游的一言难尽,有刘兰芝与焦仲卿的不离不弃,有仓央嘉措的孜孜不倦。风风雨雨,岁岁年年,在岁月里无法抹去的,是你我未曾到达的梦幻,在人生的道路上徐徐前进,发现了异性的世界。

在钟声萧瑟里,领略到了真实的世界。

懵懵懂懂,经历了从童年到少年的蜕变,不再幼稚迷茫的孩童,而长成成熟骄傲的少年。少年腹有诗书气自华,少年带着慷慨昂扬的激情不停地向世界迸发。匆匆忙忙,冲破了生的黑暗来到人间。听,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鲁迅说;‘寄意寒心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李密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死,不再是一个恐怖的词。死是生的超脱,是生的升华。我们在生命旅途的探索中,把死变成了自然,变成了平淡。

多少年,依稀记起那仓促的中学时代,耳旁响起那催人勤勉、催人上进、催人自强的钟声。再回首,竟是在人生的山顶了。

那时,钟声悠扬。

这时,云开雾尽。

【篇二:中国民族文化】

中华大地,流淌着五千年的文明血脉,华夏民族,铭记着儒释道的生生不息,中国文化灿若星空,有无穷的文化底蕴。

我热爱文学历史,因为它令我深深沉醉。从孔夫子的人生哲学,跨越到了大唐繁荣的丝绸之路。一幅幅画面印在我的脑海:屈原浓浓的爱国情令我赞赏有加,汉武帝的盛世辉煌让大中国向前迈出重要的一步,岳飞的鞠躬尽瘁的确实现了母亲对他的愿望——精忠报国。

我还酷爱诗词歌赋,《诗经》305首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让我回味无穷;那迢迢牵牛星更表达了两人的互相惦念;曹操观沧海抒发了他的雄心壮志;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永远在我耳中回荡。

说起民族文化,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那三年如一日的软笔书法。从刚劲有力的欧体楷书到那线条柔美的褚体楷书;从行书的行云流水到连绵不断的狂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伟大书法家把这书法的种子一直播撒,让更多书法爱好者,学习它,钻研它,传承它!

它,民族文化,得到许多中外友人的共鸣与敬畏,正是这块中国的玉石瑰宝,让我们如浩瀚长江的历史永远向前奔流!

【篇三:一次相逢一份暖】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古人间的相逢。今日的相逢,或许是不经意间的一次邂逅,又或许是什么呢?

小升初,一个残酷而充满现实意义的词语。在一个炎热的六月,这件事降临于我。沉浸于题海而难以自拔的我在这样一天经历了最完美的一次相逢。

或许可以说与校园的相逢,也不如说是与一种新生活的相逢,经历了过渡,我摆脱了小学生活又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学生涯。

第一次相逢,显得陌生而又平静,没有经验,迷茫地走进教室,寝室。初次见面,同学之间显得十分陌生,只有短短的几句交谈,只是叙叙小学的风光,但同学们的眼神中的那缕憧憬渐渐流露出来。散步,可能是排除内心烦闷的最好方法,亲近校园,亲近新生活。第一次独自来到一个世界,喧嚣中的美好,陌生中的熟悉,都是那第一次相遇的感受。

第一次的相遇,面对新生活,没有太多的交谈,没有更多的美好。对方给予我的,只是那一张偏黄色的“数学入学学业检测水平卷”,让我恐慌而又难以接受。本应一次美好的相逢,却因一张试卷把这一段文字的最后一句话结尾的感叹号变成了问号。这一次打磨中,本因那么美好,却因为它而忐忑。是美丽的写照?还是初来乍到的生疏?

归寝了,美好中有一些悲凉的初次相逢结束了,或许那一轮残缺的月亮才是今日的写照,明亮却不光彩;圣洁而不饱满。一次相逢,我收获了初次闯荡新生活的忐忑,也书写了同学之间第一笔情谊,同时虽然有失水准的考试却又与自然为友,品味了校园最美好的风光。闭上眼满脑都是温情与幸福。那次必然的相逢是温情与残酷的见证,更是懦弱与坚强的隔阂。在此次相逢之后,呈现给所有人的是那个更加强大,更加完美的我。

相逢,给予我们的是成长中的温情,在相逢中,我们为自己的强大以及成长而自豪。在这次与学校的相逢中,与新生活的相逢,与自我成长的相逢中,我更多地感受到了其中的美好与温情,一次相逢一份暖,唯有这种成长与成果的邂逅,才能给予我们更好的未来。

每次走进校园,心中总是有一种第一次相逢的憧憬与欣喜,更溢满温暖……

【篇四:儒学之外的世界】

你从蒹葭苍苍中走来,走过楚辞汉赋,走过唐诗宋词,走过元曲与明清小说,在中国古老而辽阔的大地上,舞着一曲动人的霓裳。

中国悠悠而辉煌的文化浸润着诸子百家的睿智与深刻,氤氲着诗词禀赋的清新与自然,弥漫着书法绘画的飘逸与灵动,彰显着建筑雕塑的优雅与古朴……

毋庸置疑,儒学是中国传统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然而,在儒学之外另有一片天地同样精彩无限。

“握运顿抖提悬,龙飞凤舞,顺转起落回逆,挥笔任意……”一曲《笔墨侍候》道出了你的无尽神韵。一只狼毫,一盒浓墨,一卷宣纸,一方古砚,浓墨泼洒间,尽情书写着一卷卷历史。“欧阳在起舞,苏东坡的颠覆……”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大师在用笔墨写下一座又一座艺术的丰碑。而中国的书法,也在薪火不断的传承中创造着美的奇迹。

“素胚勾勒笔锋浓转淡,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悠扬的《青花瓷》道出了你优雅清丽的容貌,自唐朝而分的南青北白两大瓷系,成了你独特的名片。如玉如雪的白瓷,曾“天下无贵贱均通行之。”那从江南烟雨中走出的青瓷,在瓶底书刻隶仿前朝的飘逸,那雍容华贵的粉彩,诉说着宫廷奢侈与繁华。当古老的瓷器成为中国的代称,当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瓷路将古典的瓷器带往世界,当中世纪的欧洲视瓷器贵如金银,我们便懂得,那小小的瓷器中传递出的

力量令人震撼。

当于丹在百家讲坛上将《论语》的智慧传遍大江南北,当易中天将《品三国》演绎得生动鲜明,我们便知道国学就在身边。其实他并不遥远,不是地平线上的海市蜃楼,不是高不可攀的象牙之塔,他就像那缓缓流淌的江水绵延古今。

今天,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便是道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依法治国的理念便是法家法不阿贵的精髓。儒学之外,仍有一片海阔天空。让你给我们走过那最唯美的思路,去领略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吧!

【篇五:景宁封金山寨】

“今天我们去景宁感受畲族,会有非常好玩的活动哦!”虽然因为工作忙爸爸临时缺席,自驾改为跟团,但还是挺激动的。

下了高铁换大巴,我们终于来到了丽水景宁,这是一个多美的地方呀!山清水秀再加蓝天白云,相对于杭州的雾霾天,我似乎来到了仙境,丽水——美丽的山水!

首先,畲族人很热情。一进入封金山寨,就有美丽的畲族姑娘山歌迎宾、敬茶迎宾,欢迎我们的到来。不愧是能歌善舞的畲族人民。我们还和她们一起跳了竹竿舞:开合,开合,开开合……好玩!

接下来就是入住环节了。这次的游侠客和他们以往组织的有所不同,这次我们是分散住的,仿效“爸爸去哪里”的环节,不过很遗憾,我们没有被抽到书记家的豪华房。

我们入住地方叫“漈上人家”,这是一家典型的畲族人家的木头房子,更简朴更帖近畲族的真实生活,美!

哈哈,接下来就是一个有趣的环节了——吃饭,大家问我:吃饭有什么有趣?呵呵,我们就餐的地方,是一所老房子,楼上摆着许多农作物:垂挂的干豆角,稻谷机,蓑衣……

吃完晚饭,我们开始了晚会。有自我介绍、才艺表演、游戏等等。我背诵了《蒹葭苍苍》,还和其他小朋友玩起了“汤圆几块钱?”的游戏,大人五毛,小朋友一块,凑成汤圆的金额,落单的就要表演指定节目。其中一个特别搞笑:“摸摸你的头呀,满手的油呀,摸摸你的肩呀,痛不痛呀,摸摸你的肚子……”旁边观看的人肚子都笑痛了。

今天的晚会真有趣,期待明天的会是更精彩的一天!

【篇六:中国赞】

“我们的大中国呀,好大的一个家”,每当听到这首歌时,爱国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忍不住想要来赞一赞我们伟大的祖国。

我们的祖国从古至今已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从形象生动的甲骨文到现在方正整洁的字;从“蒹葭苍苍”的柔情到“再别康桥”的浪漫;从内敛含蓄的娇羞到刚柔并施的洒脱……我们的每个字、每句诗、每首词都充满了浓浓的中华情意。

我们的发明也很赞,从古时候的指南针到现在的卫星定位;从东汉的造纸术到现在的电子阅读;从隋唐的印刷术到现在环保技术;从火药到现在遨游太空的火箭飞船……中国的发明在不断进步,中国的科技在日异月新,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我们中国很强大!

北京天安门前的两排花朵绽放出它们的笑脸,它们迎来了2008奥运会的圆满成功,也见证了国庆阅兵时的气壮山河。祖国母亲为我们创造出一次又一次的奇迹,一次次的胜利都离不开我们伟大的祖国!

“中国,祝福你,你永远在我心里,中国,祝福你,不用千言和万语……”耳畔又想起这熟悉的旋律……

【篇七:描写芦苇荡的作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妈妈说,这就是我们的家乡——千顷芦苇荡。

可这冬天的芦苇,有什么好看的呢?

干干的,毛毛的,芦花也飞尽了,叶子也快掉光了。在瑟瑟寒风中,那么的单薄,那么的凄凉。

妈妈却说,不待它落尽了枝叶,飞完了花絮,怎么看得到它的筋骨和灵魂?我顺着妈妈手指的方向,看着远方大山清晰的轮廓,近处大树干净利落的枝干,似懂非懂。

一阵风吹过,大片大片的芦苇深深弯下了腰,像佝偻的老人,咳着喘着,最大限度地蜷缩着腰身。风停了,他们慢慢挺起了胸膛,像是缓过了一口气,又抬起头,一同迎着灿烂的晨光,微笑,好像那阵风,从来没来过。

“真正的强者不是从不低头……”

“而是在低下头之后,还能慢慢抬起来。”我接了妈妈的话,妈妈冲我微微一笑。

温暖的阳光撒在了这茫茫的芦苇荡,凝在苇叶上的寒霜也渐渐融化了。“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妈妈教我的这句诗,说的就是眼前的景色吧!我采下了一束芦花,看着它哭泣的泪滴,你是在想念离你而去的孩子,还是在悲戚经历霜雪后的白发?春天还早,你们要怎么熬过去呢?

“真正的强者不是不会流泪……”

“而是流着泪,依然在默默坚持。”我又接了妈妈的话,妈妈冲我会心一笑。

我拉起妈妈的手,日光将我们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就像两株挺拔的芦苇。这个冬天的苇塘和我们,都不再寂寞……

【篇八:尽头深处是起点】

抬头,雨很大。雨落下,击碎在人行道上。它来到尽头,却发现,这是汇入江河的开始。“尽头的起点”,它低声自语。

五点四十分。

这是正式在校的最后一天,周五的校园后门熙熙攘攘。心中一个惊悸,却不为第二天的考试。每个周五,已考上创新班的朋友都会在校外等我。每个周五,一起看天空一点点从浅蓝变为迷人的幽兰,越过她的笑颜,还能发现一两朵泛着玫瑰色的云,只是当我离开,我们便失了唯一见面的机会。似乎已与她走到了尽头。听了三年的放学铃声里,阳光都帮她蛊惑人心,一如与她的初见;以后或许分道扬镳,一如相识之前。

站在校门口,她身边,我也深知我们会有一个新的开始。每一个仓促的路口,熟悉的背影都可能浮现。未来的我们,会是最好的我们。隐约瞥见尽头的起点,我微笑。

四点二十分。

这天成为穿校服的最后一天,返校领取录取通知书时,听到保安冲门外一群“花花绿绿”的人吼“都最后一天了,还不穿校服!”双手捧着鲜花,注视他隐藏在皱纹里的笑靥,分辨他胜似威胁的疼爱。禁不住笑了,下意识去看校牌,它骄地翘起一个角。当我送尽祝福和感恩,在校门口,记忆呼啸而来。

又看见那个走入校门被女老师取下颈上玉佩的女孩,又看见那个忘带红领巾在哭泣的女孩。我重新站回起点,却发现它已成了尽头。回忆都有了温度。完结,原来可以如此动人。

八点零三分。

新生报到仪式已经开始,大步跨进报告厅时,正赶上校长一句热情洋溢的“孩子们!”。差点被台阶绊倒。身后的空调呼呼吹着,一次又一次的“孩子们”撞击鼓膜,那是一种曾经遇见过的陌生感。仰头,蓝空透明,仿佛重生。在尽头,踏上新的起点,遇见新的人,做新的事。

尽头就是起点。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我愿逆流而上。

淡绿色的一抹,桃红的一点,远去的一片,阳光蒙在身上,像一场甜美的阴谋。

我看一看表,想起雨滴的轻声细语。龙应台有言“他们也不会知道一件事情的毕业都预示着另一件事的开始。”

端详着尽头,或惋惜,或伤怀。

于起点,微笑。

去相信来年又有春光。去希冀,每一步脚下都盛开一朵花。

一辈子若是没有了春光,该会多无趣啊。

【篇九:有一种美叫诗经】

初次接触《诗经》是在小学,一首邓丽君的《在水一方》,据说就是来自《诗经》——让我有一种莫名的感动,然而翻看文字,又似乎很难理解。如今重读《诗经》时,窗外飘着清凉的小雨,那关关雎鸠、蒹葭苍苍就在这湿润的秋意中徐徐飘来,无华的句子如淡雅的水墨画中最美的注脚。

《诗经》之美,美在丰富深沉,美在单纯真实。春天的河边,绿草茵茵,雎鸠在水边浅唱,一位佳人在河边采摘荇菜,多么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啊,少年男子不由得对“采荇女孩”产生无限情思,“寤寐求之”以至“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在《关雎》中我们看到的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少年心事,看到的是“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追求真爱的勇敢。

《诗经》之美,美在婉约缠绵,美在音韵缭绕。“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秋水淼淼,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墨画悠然呈现在我们眼前,相比之下,《蒹葭》字里行间比《关雎》多了几分凄迷,“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我们能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执着、焦急、怅惘和迷茫,可望而不可求,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蒹葭》中忽隐忽现的凄婉令人遐想。

其实,当我们追寻美好事物的时候,主人公们那般的急切与焦躁,我们何尝未曾体会过?翻看那些泛黄的诗篇,穿越千年依然至美,它曾真切地属于一个人,又博大地属于我们每个人。最美不过《诗经》,一个美字,足矣。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