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根在潮阳】
我生在潮阳,根亦在潮阳。潮阳的水育我成长,潮阳的土哺育我成才。潮阳,是画家笔下勾勒出最美的土地;潮阳,有着诗人吟咏赞颂的风情;潮阳,更是民谣歌手天籁的圣堂.
崇德向善、乐善好施是祖祖辈辈流传、流淌在潮阳人血液中难以割舍的传统美德。我的奶奶是老一辈的潮阳人了,自幼我便从她的身上看到了何为“乐善”?何为“崇德”?
奶奶她并不是一个特别信佛的人,每逢庙堂举行一些活动,她都会蒸上一大笼包子,带上我到庙堂门口。我在庙堂那棵榕树下蹦跳着,不一会儿,奶奶那一大笼包子面前便排起了一列长龙。奶奶将包子一个又一个地递出,包子升腾的热气模糊了奶奶的笑脸,也暖和了潮阳人与人之间的情义。也许那些乞丐们没有说过一句谢谢,然而在他人心中却永远记住了这个笑靥如花的老婆婆是一个潮阳人。
潮阳不仅是一个美德笼罩下成长的地方,她人文历史之悠久,文化底蕴之深厚更是引人注目。
潮阳人的潮汕话与其他地方比起来更正宗些,也更温和些,不僵硬。
我的妈妈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潮阳人,声音小小的,柔柔的,让人听起来就像山涧冲刷岩石的清脆声,微风轻抚过树叶的婆娑声,格外动听。讲起潮汕话时流畅清晰,那股子地道的乡音是我今后每忆起潮阳时最贴进心灵的温暖力量。
记得有一回,我们一家趁放假去了深圳游玩到一家饭店就餐,老板听出了我们是潮阳人时热情激动的模样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一种多年在外的游子对乡音浓浓的依恋情啊!
这就是潮阳,生我养我的美丽潮阳!
【篇二:科技点亮幸福生活】
幸福是一个谜,你让一千个人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农民说幸福是年年丰收,医生说幸福是患者的健康平安,而我认为这些都需要科技来保驾护航,幸福生活,需要科技来点亮。
农业科技再创新高
粮食安全,全球关注,尤其是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在耕地和水资源日趋紧张,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不利条件下,是什么支撑了我国粮食的丰产呢?是农业科技进步!
年近五旬的江西南昌农民李钱水站在连片的稻田里说,自己原本不信那些书本上的东西,认为科技不如祖祖辈辈种田的老传统实在。可事实却证明自己错了。拿育秧来说,水育改旱育,用塑料秧盘进行薄膜育秧,烂秧基本没有,每亩早稻的用种量从7。5千克下降到4千克,大大节省了成本。
科技医疗服务便民
不久前,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取得了新药证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准上市的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为了这一天,第三军医大学教授邹全明和他领衔的科研团队整整奋斗了15年,呕心沥血从此改变了人们“用药难,进口药贵吃不起”的现象,让老百姓以最便宜的价格用上最好的药。
交通工具节能出行
金秋的上海浦东,专为C919国产大飞机准备的试飞跑道正在施工。中国首架自行研制的大型民航客机将于2014年首飞,2016年交付使用。用不了多久,这一中国机型将和空客、波音一样为人熟知。真是喜忧参半,随着汽车走进千家万户,给百姓带来便利的同时,亦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我国主要大城市七成的空气污染来源于汽车尾气的排放。为此,国家让公交车这类最繁忙、造成尾气最大的汽车首先转型,走电动汽车路线,接着带动电动轿车转型,相信过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对汽车尾气说拜拜了。
科学技术,支撑了粮食丰产,捍卫了人口健康,保护了生态环境,维护了公共安全,点亮了百姓的幸福人生。“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今的中国,正向着更大的幸福迈着强健有力的步伐,向着更高的科技巅峰攀登。让我们享受科技成果,使生活更加美好幸福!更让我们青少年为建设科技中国而为之奋斗吧!
【篇三:我爱我的家乡征文】
【篇一:我的家乡】
庄毓圳
我的家乡是一片有趣的地方,这里所有的人、事、物交互错杂,但也算是个民风淳朴的传统习俗之地。
这里虽不富裕,但也不会特别困苦。在我看来,家乡比我小时候是越来越好了。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更离不开许多人的无私贡献。
由于地处南方沿海地区,雨水较为充沛,常年降雨。所以小河、小溪横流已不足为奇,也正因如此,才有了一系列安全问题。
几年前,我们与邻村间隔一小河,桥身宽度仅仅只能使两辆电动车并肩而行。如是天气不佳,下点小雨便可淹没整座桥,使行人只能看见桥影。大雨更不必说,别说桥影了,望过去只有茫茫一片水。
最麻烦的是此桥又是两村互通的必经之路。要是有什么急事非去不可,那只能绕过十几个村才能到桥对面了。由于太过麻烦,大多数人都选择走被淹没到什么都看不见的桥。
前脚走一步,后脚接上向前试探两步才敢继续向前一小步,就这样走着二十多米打滑的桥面过去。安全问题颇为严重,稍有不慎便立刻危及生命!
在这种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使数千余人不知所措的情况下。一位接近老年的郭先生知道之后,马上回乡并主动捐巨款重建桥。
那时我还小,只是听说郭先生自己亲自督工。无论在烈日的暴晒下,还是在暴风骤雨的洗礼中,他仍然坚持亲自督工,而他只是拥有一个将近年迈人的体格啊!
我回想自此早已毛骨悚然。此后,陆陆续续出现了对家乡报以桑梓情怀之人。
弘扬了“真善美”的精神追求!
【篇二:心之所向,吾之故乡】
陈佳盈
何为故乡?未尝不是吾心安处。故乡的一切,依旧住在心房的角落,时不时拉开思念的帷幕,为远方的嘈杂添上澄澈的一笔。一月的新风,拂过开始探出生命的老枝桠上,又如月故乡的晨曦,又吹到了思念的阀门,浸湿了眼眶,疼到了骨子里,怕是又得过一遭,对故乡的眷念。
我爱我的家乡,这是一个美丽的小镇。这个小镇的所有都令我魂牵梦索。
我爱我的家乡,这里虽朴实无华,但却生机勃勃。我爱夏日漫步在乡间小路时吹来沁人心脾的晚风。他带来了美好,带走了燥热。我爱夏日的晚风,它虽是不分方向的,它从四面悠悠袭来,吹走一身疲惫;让我听到花开的声音,随风入脾,空气中弥漫着占满心怀的舒爽,当我回眸时才发现,身后处处飞舞着万千风景,那是我美丽的家乡啊。
我的家乡,有着好山、好水。正所谓,好山好水育好人,我尊敬,崇拜故乡之乡贤,我将以他们为榜样,学习并努力付出。我最崇敬的一位老先生,他是郭靖先生,他外出打拼且事业有成,却一直心系家乡,捐款重建校园,让更多的孩子可以读书,这何尝不值得我们崇敬呢?我们应学习郭靖先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崇高品质。好山好水育好人,家乡人民总团结一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期间,家乡中的人民团结一心,宅家隔离,许多志愿者自愿报名参加各项志愿活动,为道路,市场消毒,各村口关卡检测,记录各外来人口等。为保证市民安全,与国家共抗疫作出了贡献,他们不求回报,只为在建设美丽家乡作出贡献,这是我家乡独特的“风景线”。
我爱我的家乡,不仅爱那晚风吹来时沁人心脾的凉爽之感,更爱家乡的贤人,我的家乡令我骄傲,我的家乡令我自豪。每每忆起家乡,我总会感到心旷神怡,总是可以听到大家围坐小亭畅聊之声。
我的家乡,这是吾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