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潜藏在岁月里的光】
纵使时过境迁,看遍烟火与花,看遍城市繁华,看遍星光盏盏,最不能释怀的是那片地方,我的家乡,我深爱着的那片地方,那是我潜藏在岁月里的光。
旧电视屏闪着微弱的光,窗户被风硬生生扯开一半,阴沉的天空低声喧泄着自己的不满,街道的榕树被刮得倾斜,幼小的孩子脸上满是对世界的懵懂,浑然不知,这是一场大雨将至的预警……
我的家乡是块不知名的小地方,很静很小,让我常常认为这是被世界忽略的一小角世外桃源。在这,夏季有时炎热到连续几个月都下不了雨,所以这场,天然的来得轰烈的暴雨可谓是清洗了一整个炎夏的燥热。
外边的雨点一滴一滴啪嗒啪嗒敲在地上,伴着响极了的雷声,吵醒了这片静极了的土地,看着不停地往自个儿怀里躲的孩子,阿嬷这时总拿着扇凉的小蒲扇,一边挥着,一边打趣的笑着:“你听,外面的‘夫妇’吵得可凶了。”害怕雷声的孩子从阿嬷的怀里慢慢出来,声音像蚊子般嗡嗡的:“嗯…真的吗?那他们会和好吗?”
阿嬷另一只手轻轻拍打着孩子的背,好一会儿才出声:“会的,他们会和好的……就像这场雨,总会过去的……一切都会过去的……”
不知这场落寞的雨下了几天几夜,终于,啪嗒啪嗒的,不再落下了。沐浴雨滴后的太阳从云层悄悄探出半个身来,一切都是湿润的,屋内残留着些许湿气,那时还小,不懂这是来自那场雨后最后环绕的几丝韵味。直到大了跟父母辗转几个城市,也再没见过如当年那般有韵味的雨。
家乡的夜晚总是伴着丝丝缕缕的月光,和大城市不太一样,这里鲜少能看到星星,偶尔能看到一两颗,也只是偶尔,孩子就这样失落的去找阿嬷,嚷着也想去看满天星的夜空,阿嬷摸摸孩子的头:“太多了会覆盖住夜晚最原本的颜色,少才珍贵。”似懂非懂的夜晚,绕着晚饭鸡骨头熬汤的香味,孩子不再纠缠星星有多少,满心想着自家的可口饭菜,留下阿嬷静静凝望着清凉的那抹月色。
看遍大城市的繁华泛滥,转着比发条还快的时间,这样的生活逐渐无味,只剩下腐烂的金钱气息;当繁华落尽时,回到最初的那片地方,仍然感叹世事无常,从小时心羡的大城市,一味想着逃离的那片地方,兜兜转转,竟是心里最舒缓的模样。
【篇二:奶奶,我想对你说】
“砰!”被我重重摔出的大铁门发出沉闷的声响,向门里的人喧泄着我的愤怒与不满,刚才的一幕再一次在我脑海中沸腾。
“快快快,已经六点半了,赶紧起床,快一点……”
冬日清晨,天亮得似乎很晚,还在梦中的我被奶奶急促的叫早声吵醒。一看窗外,天蒙蒙亮,爸爸在轻声打呼,我的心情郁闷起来。昨晚作业特别多,我十二点多才睡下,现在又被催着起床。
打开房门,眉头拧紧的奶奶一路唠叨:“抓紧时间,快迟到了!”“快点,一会儿馒头就凉了!……”“有完没完了,我要上厕所!”奶奶还没说完,我便将她与她的话一同关在了门外。
不知何时起,小小的洗手间变成了我最好的避难所。今天我故伎重施,却不想奶奶一反常态地开骂起来:“你还有没有良心,真是白养你了!”门外刺耳的话语激怒了沉溺在愤怒情绪中的我,然而,我终归是弱小的,只能以摔盆的乒乒乓乓声来表达我的不满。
时间慢慢过去,看到时间,再不出去,就要迟到了。我只好打开门,径直走到饭桌边,怒火中的奶奶仍然喋喋不休:“快点吃,要迟到了!”低下头一看,今天做的是南瓜粥,我原本喜欢的食物,现在却因奶奶的一番说教变得难吃了,撇下一句:“真难吃,我不吃了!”我拎起书包冲出铁门,只听后面奶奶的尖叫声:“以后再也不管你的事了!”
电梯显示屏上的数字一层层变小,我对自己摔门而出的得意却在一点点上升。“总算是出了一口恶气,让她再啰嗦!”我在心中暗暗叫爽。
“嘎吱!”电梯门又打开了,伴随着电梯开门的是爷爷迟疑的脚步声。“奶奶一大早出去买菜给你做早饭,刚回来的路上被一颗石头绊倒了,膝盖上皮都破了,你还说早点难吃,她这会儿还偷偷掉眼泪呢!”我的脸上一阵发烫,赶紧迈出楼梯口的大门,看到的,正是许多和我一样睡眼惺松的学生。
走出小区大门,看到一位老奶奶步履蹒跚拿着豆浆,护着油条从我身边走过,嘴里念叨着:“别碰我,当心点儿,当心点儿……”我不禁想起自己的奶奶,低下头,眼眶一阵湿润。
奶奶,我想对你说:“奶奶,对不起,我可爱吃你给我做的早点了!记得贴上创可贴。”(公众号:我们555666)
【篇三:梦想】
看到白色,你会想到什么?是洁白无瑕、纯洁、干净、简洁,还是……,我想到的却是悲伤。如果你要问我,我的梦想是什么?那我会告诉你,我想穿起这白色的白大褂,想把“悲伤”治愈,把“快乐”还给每一个人。
现在的大人们都很奇怪,一边拼命吃着保健品,一边拼命熬夜;一边勇于尝试冒险,吃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食物”,一边找医生救命;一边宣传着禁毒,争当禁毒形象使者,一边自己在偷吃违禁品。不仅如此,现在的大人们也不懂得礼貌谦逊。现经常可以在网络新闻里看到,有些大人因为抢占一个座位,扭打在一起,或者在公共场合做出很多不文明的举止。“对不起”这三个字似乎成了大人们羞于启齿的词语,拳头成了决定对错的象征。是什么让现在的大人们如此疯狂?是现在社会的人情淡薄,是生活压力无处喧泄,还是大人们自我调节能力的缺乏。看着电视上新闻报导里,又有人因为抑郁症付出了年轻的生命。那又是什么原因使这些人不相信家人、不相信医生,只相信死亡呢?我对此有着重重疑问。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心理医生,想去了解人们到底在想些什么,是什么促使他们连身边家人、朋友都不顾,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走进了自己的黑洞里,又是有着一种什么样的念头,让他们放弃自己的生命。生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我放弃。也许你会对我说,现在的医生多难当啊,医患关系如此紧张,医生就算在休息期间也要随时待命,更有很多医生,一天要做好几台手术,连喝口水的时间也没有。但是如果没有这些默默付出的白衣天使们,人类是不是很快就要灭亡了呢?
小树只有经历风雨后,才能长成参天大树;笋芽儿只有一层层脱下外壳,才能长成苍劲的竹子;毛毛虫只有通过痛苦的挣扎和不懈地努力后,才能破茧成蝶。我的梦想现在还很遥远,但只要通过学习上的努力,知识上的积累,我一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医生。
【篇四:我心中的桃花源】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在公园中徘徊,幻想着正处“世外桃源”;在阡陌间流连,痴望着能偶遇桃花林;也在竹林里踱步,祈祷着真有这样一处“绝境”。
自古以来,众人皆追求美好快乐的生活。但或许是道不同,有人享受于荣华,有人沉溺于名利,有人沦陷于地位,于他们而言这便是美好的生活。人不同,想法自然有所差异,我向往的便是似陶渊明笔下纯澈的生活——那片唯美的桃花林。
如今虽不是兵连祸结,但多了几分繁华喧嚣。很多人的心早已随波逐流,甚至淹没其中。“桃花源”别说找,甚至人们早已被蒙上追求美好的心灵,连想都未曾有人想吧。
恐只有我这一幼稚小儿才会这等痴心妄想吧!我心中一直存有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它“不食人间烟火”,它“悠然见南山”,它“深林人不知”。我没有陶渊明大济苍生的情怀,只想平平淡淡地生活;我没有陶渊明那样忧国忧民的德性,我的桃花源中没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景象,这儿只有我一人;我没有陶渊明那样细腻如丝的心意,我的桃花源中不必耕作——考虑如何生存,倒想回归原始,“今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
你或许会问我是否会孤单。虽是一人所想,但有花草相伴,树木为依,如何孤单?怀揣自然,便能体味自然的真切。气恼时,站在山顶大喊喧泄,听耳边回响,心里着实舒畅;浮躁时,凝望湖水的波澜,用水打湿脸颊,心里也逐渐平和;寂寞时,躺在草地上,听耳边鸟鸣唱又或者某小动物的足迹,一个人可独享这美好,何乐而不为?
我心中的桃花源四面是陡峭而高耸的山峰,只在有一条小径可往来。小径上遍布荆棘,如此才能隔绝里外,且让人明白“仙境难求,美丽不易”的艰难——一切美好生活都有代价。里面有竹林,池塘,百花,草地……数不胜数、美不胜收。我并不希望这儿四季如春,只祈求四季都有各自风味,春花秋朋,夏日冬雪,遵循自然规律。我想在里面建一个小木屋作为家,我钟爱作画,想取“桃花源”的景为图,用“桃花源”的花为料,描绘心中唯美画面。
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不得而知。但它可以存在心间,任你暇想,任你探访,任你畅游。只要心中有梦,它就不是梦。祝愿人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桃花源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