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糟相关作文

【篇一:八年级幸福作文】

幸福是什么?我想,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老子说,幸福是“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幸福就是取决于个人的心态。罗素说,幸福永远是相对的,因为宝贵而珍惜,因为珍惜而幸福。我说,幸福就是回家抱一抱父母,说一说羞涩开口的倾诉,在大年三十的时候,一家人围在一起,有说有笑的。

除夕之夜,一家子的人围聚在一块地方。大人们说着,笑着,谈论着一年中发生的事情,当然,我也与许久不见的姐姐聊着。就在这时,酒糟扣肉的香味便扑鼻而来,终于,我们期待已久的菜终于登场了。只见烧好的扣肉色泽红亮,肉质酥烂,让我们一家人看了直流口水。随着爷爷把它端上饭桌,说了一句“开吃了。”姐姐与我便争先恐后地用筷子夹起一块品尝了起来,咬上一口,又脆又嫩,肥而不腻,肉香与酒香在唇齿之间激烈碰撞,带给了味蕾不同的感受,满口留香,别有一番味道,让人忍不住再多吃一口。过年的美好心情也像那酒糟一样微微发醇,溢出了一股独特的香,我与姐姐相视一笑,我想这就是家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了“噼里啪啦”窗外,五颜六色的烟花在天空中闪耀着种种光芒,一时间,照亮了夜空,如满天繁星,百花齐放……好一幅壮丽的景象!这一天,应该是我一年中最难忘的一天吧。

看着家人们团聚在一起,看着那如蜜般的笑容,我想,幸福不过如此,就像花儿一样。

【篇二:有趣的汉字】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之源,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我爱汉字。

汉字非常有趣。记得有一次班队活动课,我们组织了有关汉字的活动。老师让我们猜字谜:“再会,打一字”,张宁马上举起了手,不假思索地说:“见”。“不对,再想想。”老师摇着头说。“再会,不就是又一次见面吗?怎么不对呢?”张宁嘟囔着。同学们一个个你望着我,我望着你,陷入了沉思。这时,我想着张林说的“又一次见面”,恍然大悟,马上站起来说:“是关字,因为再会是又一次见面,又见两字组合起来就是观。”“真是太有趣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同学们都忍不住发出感叹。

汉字特别形象。比如“休”字,它的部首是单人旁,右边一个“木”字,意思是一个人靠在树上,那不就是“休息”吗?还有“人”字,虽然只有一撇一捺,看似非常简单,但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告诉我们人不能单独存在,需要相互支撑,相互依存。

每个汉字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如“醋”字,传说古代有个叫杜康的人发明了酒,他儿子也学会了酿酒技术,他们酿酒后觉得把酒糟扔掉很可惜,就存放起来,在缸里浸泡。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时,一开缸,一股从未有过的香气扑鼻而来,他忍不住尝了一口,酸酸甜甜,味道很美。于是就用二十一日加“酉”字来命名,这就是“醋”字的来历。

汉字真是太有趣,太奇妙了,我们一定要学好汉字,去探究汉字的奥秘!

【篇三:感受传统酿造术】

8月27日,作为新消息报小记者团的一员,我和50多位小记者一起走进宁夏大夏生态酒有限责任公司,零距离了解传统酿造术。

进入车间,一个个长方形的池子呈现在眼前。“同学们,这个叫窖池,四周和底部都是红泥,上面盖着的也是红泥,里面放着高梁、大米、玉米、小麦和糯米5种粮食。”由于酿造车间只有一个狭长的通道,站在后面的我没有听清楚讲解员叔叔的话。

大家都到下一个环节参观时,我和几位落在后面的同学围着讲解员叔叔,请他再讲一讲。原来,传统五粮酿酒的过程是,先把粮食放进窖池,等着它发酵,变成酒糟;70天左右将酒糟从窖池里取出来,再进行蒸馏,这样就可以得到酒了。讲解员叔叔特别强调,这个是酒的原浆,和最后卖出去的酒有区别。

为什么用红泥做窖池?因为红泥里生长着许多有利于酿酒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以提高酒的口味和质量。窖池还分老窖和新窖。老窖池和新窖池哪个好?答案是老窖池好!因为老窖池的窖泥含有丰富的微生物,酿出来的酒口感更好。

走进酿造车间,我懂得了传统五粮酿造技术的精华,也明白了“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全凭窖池老”的含义了。

【篇四:在告别中成长】

一不小心,石榴花就开进了六月的门槛;一个转身,石榴花就凋谢在了六月的窗前。

在小学毕业之际,那种兴奋、喜悦像丹青水墨渲染在每个毕业生的心中。那时,学校里每天都洋溢着欢快的气氛,伙伴们比平时都要忙,而且是忙得不亦乐乎,我亦沉浸其中;偶当想起就要离开自己读书生活六年的母校,心理竟不免会泛出一些悲伤的情绪来。

小学的最后一节课,老师说了很多,“大家都快要毕业了,要离开小学到中学去读书了。中学可不像小学,中学里要学会独立,要学会坚强,生活要自理,不能再依赖爸爸妈妈了。”说到这里,教室里十分安静,没有像以前那样的嬉戏、打闹,每个人的神情都那么凝重。

一阵沉闷的夏风吹过,窗外的石榴树瑟缩地抖落了几朵殷红。

“大家排好队,到操场去拍毕业照片吧!”这句话十分沉重,带着几分叹惜、几分伤感。

摄影师是一个又矮又胖的中年人,头顶上的寥寥可数的发丝随风扬起,那红豆似的酒糟鼻镶在脸中间,大肠嘴,猪八耳,看上去不免有些滑稽。

“同学们,笑一个,茄子!”

此时的我们面无表情,深藏在眼里的丝丝伤感、缕缕不舍,最终还是没能被僵硬的微笑给掩盖。

几日后,与几个伙伴返校领取毕业证书及那张毕业合照。临走时,经过熟悉的教室,门开着,不禁就走进去了。环顾着,遐思着,一阵凉爽的熏风从窗外吹进来,轻轻撩起衣角。哦,石榴花都快落尽了。

来到石榴花前,看看满地的落红,再看看满枝的含青。刹那间,明白了许多。告别明艳如火的花朵,是为了结出青涩如珠的果子,是为了绽开甜美如汁的成熟。

又一阵香风吹过,我仿佛尝到了石榴的滋味。

【篇五:月似流水情如歌】

月光似水微微凉。

踏一地白霜,脚下噌噌响。愉悦的心情让路途似乎短了些,一路清辉相伴,倒也不觉寒气逼人。正月十五的月亮,似乎也知道它的使命:拼命地鼓胀自己的脑袋,好让它看起来像个玉盘,以寄圆满和谐之意。

我蹦到门口,掏出钥匙。“我回来了……”我特意压低了声音,搞怪地叫唤了一句,却听不见任何答复。咦?反常啊!这时候应该是妈妈在厨房里捣鼓着小甜品,然后来迎接我才对啊。顾不得那么多,打开取暖器,我扒下书包开始做作业。说不定……说不定妈妈一会儿就回来了。

埋头的这会儿工夫竟已有一个多小时了。我扒拉开书,拈出了手表:22:53。窗外已然响起了别家放烟火的声音。烟火的飞鸣结束于绽放那刻,光粒瞬间旋成绚丽的花朵……今天是元宵啊,可能妈妈回老家了吧。外面寒意刺骨,任他人的欢乐在我瞳仁中肆意蔓延。我躲进了房间里,取暖器烘得暖洋洋的,眼镜盖了一层白雾,竟爬进了眼睛。

外面的欢声笑语一扇门阻隔不了。我盘腿坐在床上,再也抑制不住小情绪,满是对妈妈的埋怨:“为什么不陪我?为什么回老家了都不告诉我?人家都一家子聚在一块,为什么我不能?……”一连对着空气问了许多问题,都没人理会。我抬头看向窗外:光辉仍清,圆月却躲在了云层后。我抹抹脸,准备洗漱睡觉。

“咔——”门开了。我循声望去,妈妈回来了!我几乎是冲过去的,一时间竟也说不出话来。

“哎呦,饿了啊?”她看看我,从方便袋里掏出了一个塑料小碗,里面不知装了什么宝贝。“这什么啊?”我十分不解。“酒糟啊。”酒糟?我撕开了包装,正要去尝尝。“呆丫头,哪能这么吃的啊!这是要做酒酿圆子的,等会儿啊。”

我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着妈妈忙碌的背影。

“好了,吃吧。”得到了允许,我毫不客气地端过碗。“慢点,烫呢。”我只好小口小口地吹着气。“多大人了,还像个小孩。”我不理会低头吃着圆子。

“我回了趟老家,把家里的物什都弄弄,然后就迟了。你也是,饿了不知道自己找点东西吃啊。多大了还要大人跟着操心,将来离开了爸爸妈妈你还不活啊……”看来真不能惹妈妈,动不动就念“紧箍咒”。我一边吃着,一边附和地点点头。

“我以为你要让我一人过元宵。”我可怜兮兮地看着妈妈。她叹了口气:“就你这样能让人放心吗?真是上辈子欠你个小祖宗的。”我做了个鬼脸,又立即跑开了。

我没再去看月亮的脸,不知它的阴晴圆缺。我记得这天的缺憾,但最后都被温情填满。哼着曲儿,又复愉悦。

真情如歌慢慢唱。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