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笔盖找工作】
一天,一个小笔盖被扔到了地上,肯定是个粗心鬼掉的,笔盖失去了工作,很伤心,于是决定去找工作。
当笔盖在大街上徘徊的时候,发现瓶子也需要盖子,于是自告奋勇地说:“瓶子大哥,我来当你的盖子吧!”瓶子带着嘲讽的口气说:“你这么小,给我当盖子?直接就掉我肚子里了,真是自不量力。”小笔盖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走了。
又过了几天,小笔盖在一家茶馆看到很多杯子,对,杯子也是需要盖子的,于是就对一只青花瓷小茶碗说:“杯子老弟,我给你当盖子好吗?”青花瓷一看是小笔盖,好意地说:“我们不用盖子,这样客人喝水更方便,再说,我觉得你不适合在这里,看,不远处有所学校,也许那里有适合你需要的工作。”小笔盖谢过青花瓷就走了。
学校里可真热闹,小笔盖来到一个班里,有一个小男孩边说边找着什么东西,“我的笔盖丢了,弄了一书包的笔油,我说什么也要找到笔盖。”小笔盖听到了小男孩所说的话,高兴地跳到了小男孩的面前。只见小男孩眼前一亮,高兴地叫道:“找到了,找到了!”
小笔盖终于如愿以偿,满意地笑了!
【篇二:你是我的眼】
当我对未曾接触过的事物感到迷惘时,当我提出一些鄙薄的看法时,祖父总会第一时间指正,他是我了解世界的眼睛。
祖父知道的东西多,这我从小就知道。有了疑问,自然也喜欢问他。幼儿园开设了英语课,但实施起来是颇好笑的。如果令我回想,大抵就像一群小鹦鹉有一句没一句的学语。傍晚,我回到家中,祖父正在喝茶。他见到我,便极和蔼地问:“今天学了甚么东西啊?”我指指茶水:“这是‘踢’。”祖父连声说好,又问我知不知道都是哪儿的人说英语。这可只能叫我连连摇头了。祖父笑笑:“这是应当知道的。”他于是从一旁拿出七个茶碗来,按规律摆在一起,细细给我讲解了一番。在那天下午,我了解了七大洲,也了解了七大洲有三个茶碗说英语——他们把茶叫做“踢”!现在想想,这或许是我对世界最初的印象罢!
后来上了初中,我还是喜欢与祖父聊天。但空闲少了很多。我学习了地理,自然懂得多了些。祖父有天来接我,这令我很激动,我想我可以像成人一般极深沉地和他谈谈世界了。我砸了咂嘴,尽可能压低声音说:“非洲人长得不如意。”祖父看了我一眼:“仅通过个人的看法来看待事物是不对的,更何况通过肤色呢。”他说完停了许久,才又开始说,“应当尊重每一个人,无论是美洲人还是非洲人,在生命的角度上——同你说这个有些早,但大家都是平等的。”这段话我现在想来依旧深刻。倘若我有一丝一毫关于种族的偏见,那么在这番交谈后也应烟消云散了。
我越长越大了,祖父现在也不再说世界的故事了,他相信我会了解。我呢,也只是在教他用手机时闲聊几句。对于这急速变化的风潮,他似乎也跟不上了。
可他在我心中,依旧是让我了解世界的眼睛。
【篇三: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
蜀风蜀韵——老茶馆
古街里大青石铺成的石径弯曲幽深,石径的边缘与墙角的交界处覆盖着一层绿苔;古街两侧分布着宗祠、水井、水槽、晒谷坛,尽头是一处幽静的老茶馆。
路是不平的青石板,坑坑洼洼的,昨夜的雨滴还静静躺在凹凼里。轻轻推开木门,发出“吱——呀”一声,地面扬起的尘灰顷刻消散。茶馆幽暗,唯一的光线来源只是一处小小的窗。光线射在窗边的几把零散的藤椅上。
叫上一壶清茶。
精致小巧的玻璃杯里装着几片嫩绿的茶叶。热水一倒入,随着水蒸汽的消逝,茶叶上下飘动着;几经周旋,有的垂直于杯底,有的横浮在水面上。
时间悄悄流逝,茶香逐渐释放出来,杯中的清水也呈现茶色。小小的唆一口,茶香萦绕在唇齿之中,久久不散。将茶水含在口中,细细打量这来自20世纪初的老茶馆——曲折的廊道、萦回的天井,方砖已被岁月侵蚀了,路面已经龟裂,纹路纷乱。
这时,盖碗茶也端了上来,里面放的是上等的花茶。一位身着汉服的女子走了过来,手上拿的是长嘴壶。壶嘴可达三尺六,为全铜打制。她把茶壶拿在手上,做着各种高难度动作。水柱临空而降,泻入茶碗,翻腾有声;须臾之间,戛然而止,茶水恰与碗口齐平,碗外无一滴水珠,既是一门绝技,又是艺术的享受。长嘴壶不仅用于表演观赏,沸水在经过长嘴时,降低了温度,这样最适合用来泡盖碗茶。
那女子微微一笑,轻轻行了个礼,便抿起红唇翩翩离开了。
盖碗茶的茶盖一般斜放在茶碗中。若要改变茶的浓淡,用茶盖在水面轻轻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通过茶盖改变茶的浓淡,这正是盖碗茶的玄妙之处。
夕阳西下,茶馆已成了一个独立的空间,与外界的喧闹隔绝了。人们在这里沉稳雅致,眉宇之间都体现出优雅。一方水土孕育了巴蜀的茶文化,她犹如蜀地的一颗沉默的心。闲暇时,品一品茶,感受传统,传承文化,让我这样的少年人也悄然沉醉。
黄昏的光洒入茶馆,收音机中的川剧仍在悠扬,雅静的生活从未被喧嚣打乱……
【篇四:忽略的有时是最重要的】
窗外蝉鸣虫叫,点点花香,柔和的月光轻盈地洒在床头,优雅而寂静。
一阵清脆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直至我房间的门前。“啪嗒”锁洞轻轻地退出锁舌,一道细长的光从门缝打入房间。是母亲。
我实在厌烦这在我学习时传来的推门声,对于在屋里学习的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影响。
她带着一丝清鲜的茶香走进我房间,丝丝缕缕,绵长新鲜。“儿子,歇会儿吧,来喝点热茶。”母亲一声慰问打乱了我做题的思绪。“跟你说过多少次,别在我写作业的时候进来,快出去!”我一句突然的话语显然惊动的母亲。她,轻柔地放下碗,愣了一会儿,便随之而去了。
家里的钟敲了十一下,我望向窗外,夜色深沉。我随之惬意地躺在床上,深吸一口气,一股深烈的茶香涌入鼻中。我侧头一看,是母亲刚不久留下的热茶,我用手轻触碗壁并将其端起。显然,长时间的放置完全冷却了刚才热气腾腾的热茶,手指肚感到一丝寒冷。轻摇茶碗,大片的茶叶轻柔自在地盘旋,附和着饱满的水分缓缓坠入碗底。我一口饮尽,冰冷的茶水涌入口鼻,裹挟着苦涩的味道进入体内,确实失去了刚制成时醇香浓厚的气味。
侧耳倾听,一阵轻快的脚步声频频传来,再次到达门前静止。我抬头望向那扇紧闭的门,等待母亲进来。可那扇黑色的大门却迟迟没被推开,一分一秒,我注视着那深邃黑暗的门,仿佛一个巨大的黑洞,将我与门外的母亲隔开,将我们所在的时空隔开,我们之间的关系也好像被它一分为二,与母亲的亲密程度逐渐疏远。我好似能看见母亲不断地望着那扇门,好想把它看透,看穿,看到在屋里的我。可,这显然不行。她最终还是推开了门。一只眼从缝中露出来,小心地搜索房间里的一切,最终与我眼神对视才停了下来。
母亲站在原地,注视着我与手中饮尽见底的茶碗,便会心地笑了。笑得那么灿烂,又那么憔悴。只见年轮般的皱纹在她脸上肆虐地扩张着,条条深而长的沟壑无情地吞噬母亲那动人的脸颊。几缕银丝垂在耳旁,轻飘飘的,就像她现在一样,瘦弱而无力。看着母亲依旧沧桑笑脸又泛黄的面颊,我的心顿时碎了,碎的那么疼,又那么清醒。想起刚才对母亲的态度,我真是无地自容。一滴泪,从我眼角滑落,滴至袖口,洇开,似波纹。我把头扭向一边,心如刀绞,不想让母亲看见我脸上的两行热泪。
母爱,如绵绵的秋雨,柔和的春风,虽没大起大落,却时刻温暖着我的心。我顿悟,我忽略的,正是我需要的,而我需要的,才是对我最重要的。我不禁回忆起以前与母亲发生的一幕幕:夜晚送我去医院;熬夜为我缝衣;雨中送伞……虽俗,可有那么感人至深!在这短暂的一瞬,我的心悄然绽放。青春的征程中有多少风雨,就是母亲用她那弱小的身躯为我撑起那把关爱的伞。一个母亲,曾对我来说是那么微不足道,也经常被我忽略与轻视,可对现在的我来说,是那么重要,那么真切。原来,被忽视的,有时才是最重要的。
【篇五:让心灵开始飞翔】
又是碧螺飘香时。那茶香四溢,伴着心灵一起飞翔。
轻轻地走在青石板路上,悄悄推开木色小门。茶馆内,灯光昏美,老式的收音机还在扯着沙哑的嗓子,咿咿呀呀唱着京剧。宁静的茶馆,对于刚刚在考场失意的我来说,显得有些寂寥。
茶馆主人是个老先生,穿灰色长袍,戴一副银边眼镜。见我默默而来,早已洞悉了我的心事。他摆出红泥小火炉,拉出一张藤椅,邀我同坐。
他取出一只洁净的透明大玻璃茶碗,又拿出茶罐子,向手里倒了少许碧螺春茶叶。那些茶叶模样真是丑陋,一个个安静地卧在老先生的手心里,身子蜷缩成一团,看上去颇为灰头土脸,是深绿色的卑微。望着那茶叶,我不由想起自己,渴望让心灵起飞,却永远只是渺小的存在。
看见我一脸不悦的表情,老先生却是淡然地付之一笑。他把茶叶一粒一粒投进碗中,从从容容,似乎十分自信。紧接着,向茶碗里注满滚烫的开水,激起阵阵热气氤氲着向上回旋。
待热气散去,我望向杯中,那一片片茶叶,虽被冲到了底部,却不放弃。它们像刚学步的小宝宝,刚开始向上时还走得跌跌撞撞。但很快,它们就稳住步伐,如顽童一般向杯口跑去,轻盈地扑起翅膀,开始飞翔起来。所有的茶叶都舒展了自己的身子,一个又一个淡绿色的小精灵在水上面来回地飞舞,尽情绽放生命的喜悦。这正是我想要的飞翔!
老先生一直浅笑着看我凝视茶叶。“尝尝看。”说罢,他便斟了一杯给我。轻抿一口,好香!既没有花茶的甜腻,又没有橘柚的苦涩,而是阳光和空气般的鲜活,过后又是一番仿佛经受过历炼的沉郁厚重,流过唇齿,沁人心脾。
“‘一杯春露暂留客’,可是哪止这?”见我陶醉于茶香之中,老先生悠悠说道。我却疑惑。“你要知道,生茶是品不出这个味的。茶叶唯有焙炒、烘干,再经热水的冲泡,方能唇齿留香。”老先生捻着胡须,将缘由细细道来。
我恍然大悟。原来,茶叶无法长久地享受阳光和雨露,只有经历过一番艰辛,才能在杯子里飞翔,让它的心灵和使命——那悠悠茶香飞翔。
那我呢?我就应该面对挫折时止步不前吗?纵然遇到坎坷,人生的路也无穷无尽。所以,既然选择了远方,那就微笑着昂首,让心灵伴着花香,开始飞翔。
再次望着杯中的茶叶,我感觉我的心灵,正伴着那些茶叶,缓缓地、坚定地,飞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