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筒相关作文

【篇一:我的碎片化阅读】

我有一个说不上特别爱好,那就是读书。

从小,我就喜欢在书堆里泡上个整整一天,除了维持生理需要基本可以不动弹几下,只顾捧着各式各样的书籍一口气从头读到尾,方才觉得酣畅淋漓。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也越来越繁重。一天的时间表被填塞满了课程与作业,住宿生活使得我不能够为了看书而晚睡——只能对着九点半准时关上的电灯叹气。

直到我某次回小学见老师时,突然回忆起自然科学老师曾让我们做过一个实验:为了让同学明白物体之间是有空隙的,她发给我们每组一只量筒,放入50ml的绿豆和50ml的芝麻,质量和是不是100ml?答案是否定的。

这个实验启发了我,就仿佛有人突然在我的脑袋里“啪”地打开了一盏灯。如果课程和作业是绿豆,那么其中肯定还能放上一些芝麻!就算这些芝麻看起来多么细碎,但整合起来也有“50ml”呢。

想通了这点,我就正式开始了自己的“碎片化阅读习惯”。

我给自己的阅读时段做了规划。每节课间有八分钟,可以分一半用作背书,另一半便能捧起我的“新宠们”津津有味地品读;在周一与周三的晚饭后与晚自习开始前大约有近一个小时,每周两个小时的刷书时间已属难能可贵了;还有……

我对自己的计划信心满满,但仅坚守了一周便苦不堪言。

每节课间的四分钟不仅根本不够我背那些长又拗口的古诗文,更不够我回忆起上一章节讲述的人物关系。往往是课文没背好,书也没看好。

晚自习前的一个小时总有班主任在班中“镇守”。眼镜后锐利的眼神朝你扫来,便吓得大气都不敢喘一口,赶忙收起了“无关的课外书”装出自习的姿态来。但那波澜起伏的剧情却又诱惑着执笔瞪着物理题的我,准时过不了片刻又把它给偷偷地从桌肚里取了出来……

原本连贯且一气呵成的故事非被我拆分成了数个零碎的片段,在脑海里糊成了一片狼藉,直叫我抱着书感叹当初的“幸福时光”。

【篇二:一堂别开生面的生物课】

今天上午第一节课,我们在实验楼里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生物课。

这节课讲了本章的第二节:人体怎样获得能量。本节课主要以一个实验的方式来讲的。一上了课,生物老师便带领大家回顾了科学探究的六种方法:1。提出问题2。做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

实验室里已经准备了实验所需的物品:试管、试管夹、解剖针、温度计、量筒、酒精灯、天平、蒸馏水、花生和玉米种子。

老师教我们怎样使用天平,让我们测量出了1粒花生的重量约0。7克。接着让我们在量筒中量出了30毫升的蒸馏水,倒入试管并记录水的温度约20℃。又让我们用解剖针插上一粒花生,在酒精灯上还点燃,接着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倾斜着用燃烧的花生加热,直至花生燃灭为止,并记录了现在蒸馏水的温度约30℃。接着我们又利用课本上的公式:4。18×10的负三次方×(t2-t1)×30×m。接着利用以上的方法测量出玉米的热价,每个同学都忙得热火朝天。我与赵浩杰、袁浩瀚一同配合,终于计算出了花生与玉米的热价,并得出了结论:不同食物的热价有差异。然后老师又带领我们学习了书本上的内容,明白了能量的摄取、能量的释放以及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虽然同学们忙了一节课,甚至连卓大为和孔祥彪的校服都脏了,但同学们通过了自己的双手,了解了知识,也就觉不到累了。啊,真希望还能多去几次实验楼,多做几回实验哇!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