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游平潭岛】
暑假,我和妈妈等十多人一起去了平潭岛玩。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宏伟而壮观的平潭岛跨海大桥上,看到了美丽的平潭岛。
随后我们下了大桥,开启了平潭岛的旅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道路两旁一颗颗奇怪的大树,导游说:“那种树叫木麻黄,是用来挡风沙的”。哦,原来是当地的风沙卫士——木麻黄啊。
在欢声笑语中,我们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大海边,一望无际的大海拍打着浪花向我们涌来。在这炎热的夏天,谁不想去海边玩水呢,导游似乎猜出了我们的心思,就带我们去了一个龙凤头海滨浴场,说:“你们可以在这里玩一个半小时。”听了这话,我们迫不及待地换好泳裤和泳镜,奔向大海。
行走在沙滩上,我感觉脚底下软软的,特别舒服呢。下到海里,才感觉脚底一阵冰冷扑脚而来,凉彻心扉。但我还不敢去深水区去冲大浪,只敢在岸边玩玩小浪。过了一会儿,我看见小伙伴们都跑到前面深水区去了,我也情不自禁地跟过去了。在深水区,浪比我想象的要小很多,所以我又摸索着向前进了一点。没想到一个大浪拍打在我身上,把我又冲回去了,我还吞了好几口海水呢:咸咸的,真不好喝!我又勇敢地向前冲了上去,可海浪好像在逗我似的,又把我冲了回去。就这样,来来回回,我和大海玩得不亦乐乎!
后来,我们还游玩了几个有趣的景点﹕充满古代感的半洋石帆,高高的将军山和离台湾最近的猴研岛……
现在,我只能在心里回味无穷:再见了大海,再见了平潭岛!
【篇二:明月夜】
天,已经很黑了。我和爷爷走在公园回家的小路上。路上的车正慢慢减少,月亮正从木麻黄的树后升了起来。走着走着,路很暗,车也没有了,两旁的木麻黄因而显得更加高大茂密。
一直沉默着的爷爷看着我忽然说:“你大概不会记得了吧?那时候你还很小,我们住在某个小城里,房前有条小河,月亮升了起来,就像现在一样……”
那么,爷爷,那么多年来的幻象竟然都是真的了!
他怎么会不记得呢?心里总有一轮满月冉冉升起,映着小河反射过来的月光,记得最清楚的是小河、月光,月亮,却一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一直不知道那是个什么地方。
“你可能不会记得,你那时候只有三四岁,还老是要我抱你。”
那么,爷爷,那必定是一个满月的夜晚了,在家门前,一个五六十岁的老人和一个三四岁的小孩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望着月亮。
那一夜,一轮皓月从河的后头缓缓升起,风吹过河面,拂过老人的臂膀,在他腿上坐着的幼儿正睁着眼睛注视着天空,在漆黑的眼眸里,反映着如水一般的月光。
原来,那样的月色,从此深植在他的心中,每个月圆的晚上,总会给他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给他一种恍惚的乡愁。在他的面前,也由此反复出现一轮极圆极满的皓月,高高地挂在天上,在画面下方,总是会添上一条小河。
【篇三:保护母亲河】
晋江,我的母亲河,用时间和精力去改变自己……
——题记
今天,我应邀来到这里——围头湾。
透过记忆的罅隙,我隐约记得:儿时,那围头湾的椰树之叶已落没了,光秃秃的,好似一位行将就木的老人,又干又枯;花草死气沉沉,不如那生机勃勃的苍松翠柏。它们垂头丧气,无精打采地看着臭气熏天的海水发呆。
河水呈玄色,雨后变得更加浑浊,长年堆积的生活垃圾无人处理,已经腐败发酵,散发出难闻的气息。大河里浊浪滚滚,水面上的垃圾五颜六色,腥臭不堪,污泥浊水,随波逐流。
可如今,海洋与土地的边缘,黄的是沙,绿的是树,褐的是礁石。
在围头湾,细腻的黄沙以滩的形态出现,被爱美的人们赋予各种诗意的名字:金沙湾、月亮湾……绿绿的是成片的木麻黄,在最贫瘠的土地生长,为风景提供最细心的呵护。围头湾上最任性的是礁石,随心所欲,形状不拘,散见于各个角落,如丝绸般滑过。水面上的小石头和水相交,发出潺潺的流水声。新生的白沙在清澈的水面上,被阳光照射出另一番景象,每一面都是大自然赋予的生机,静谧而又美丽。海水清澈见底,静静地流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点点星光,掀起阵阵巨浪。
大自然给围头湾太多的厚爱,让这里水产丰富,石斑鱼、黑鲷、红鲷、龙虾、黄花鱼……海的馈赠让围头人代代繁衍,烟火不断。我沉浸在氤氲的清香,陶醉于碧浪喧腾。我不禁感慨,昔日已成为过去,今日才是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