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吃婚宴】
中午放学的时候,妈妈来学校接我,她说:“今天咱们吃婚宴去!”我一听很高兴,就和妈妈一块往婚宴的酒店赶去。
到了酒店,一片喜喜洋洋的景象,热闹非凡,人满为患,我们到前面找到了为我们留的座位,我坐定后往周围一看,怎么好多人都是妈妈的同事,原来是妈妈单位的一位同事结婚。
妈妈和同事们聊得热火朝天,可我没有人说话,菜也没上来,肚子“咕咕”叫,就央求妈妈让我玩15分钟的手机,开始妈妈不同意,可经过同事阿姨的劝说,答应我玩10分钟,我只好噘着嘴同意了。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终于上了一道菜,妈妈给我夹了许多,因为她知道我饿坏了,于是我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又过了一会典礼开始了,新娘和新郎隆重登场,主持人问了很多问题,他们都认真地回答,不时引来阵阵的欢呼声和掌声,幸福的笑容荡漾在新娘和新郎的脸上。所有人都为他们祝福。
我吃饱了,可是妈妈她们还没吃完,我看见台上有许多小孩,其中有一个小男孩很眼熟,我看了看,原来是我的同桌,真是让我大吃一惊!
原来,新郎是我同桌的舅舅,真是无巧不成书呀!这次吃婚宴真有趣。
【篇二:珍惜粮食,杜绝浪费】
最近,我发现了许多浪费的现象,例如:在学校有的学生拿了饭,刚吃一口就不吃了;有的把肉吃了,但是素菜却一口没动,所以我今天要让大家不要浪费粮食。
首先,你别以为我国每个人都可以吃上一顿饱饭,像有些农村或山区,每个人一天一个鸡蛋,就很满足了。如果让他们吃一顿饱饭,那已经是非常难得了。如果你节省一口饭,可能就会救一个非常饿的人的生命,同样你浪费一口饭,可能一个生命就已经在你的浪费之下成了一具尸体。
有些人称自己是“大胃王”,其实都是假的。例如:一些人吃一大盆面,其实吃一点,然后停止拍摄,倒掉一点,继续拍,再吃,这样来回几遍,终于把食物浪费完了,浪费完后还挺骄傲的,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还有在婚宴上,我看有些人那不叫“婚”,应该叫“昏”!这些人办的婚宴,为了显摆自己有钱,本来摆几桌就够,可是多摆很多桌,明摆着浪费,这下好了,它们一个个的排队跳进了泔水桶。那些在国外的穷国——非洲,那些人只能靠吃土,还不知道吃土的危害有多大,那里许多人一生可能连见都没见过米饭。所以在对比之下,我们的浪费就太太太……可耻了!据统计,全国浪费粮食每年可达2000亿人民币,可供两亿人吃一年,想想如果吃多少点多少,还没炒的食物给穷苦人民,可以挽救多少即将成为一具尸体的人啊!很多人在去往救助站的路上,就已经饿倒了,成为吃腐肉动物的美食了。
所以我们要吃多少点多少,拒绝浪费,和谐发展。古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更加说明我们要珍惜粮食。
【篇三:节日趣事】
春节期间,我的大表哥结婚,邀请我们一家去参加婚宴。
我们来到森南大酒店二楼“如意厅”,只见婚宴现场布置得可漂亮啦!大大的舞台,灯光璀璨,舞台两边悬挂着许多五颜六色的气球,充满了喜庆。我数了一下,大厅里足足有二十多桌呢!入席的宾客满面春风,亲切地交谈着。没过一会儿,主持人宣布宴席正式开始。看着桌上的美食,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正准备夹一道喜欢吃的菜,没想到不小心,筷子碰倒了酒杯,酒杯一滚,一下子掉到了地上,“啪”的一声,酒杯打碎了。桌上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都投向我,我尴尬地低下了头。这时奶奶急忙给我解围,说:“没事,这是好事啊,岁岁平安!”其他客人一听,也连声说:“岁岁平安,岁岁平安!”
正当大家准备继续吃菜时,一个五六岁左右的小弟弟笑眯眯的,突然拿起汤勺往下一摔,又是“啪”的一声,勺子碎了。一旁的妈妈生气地说:“你这孩子,人家姐姐是不小心把酒杯摔碎,你怎么故意摔勺子呀?”小弟弟眨巴着大眼睛,伸了伸舌头笑着说:“我没故意,奶奶不是说这是好事吗?”话音刚落,客人们都哈哈大笑起来,他妈妈弄得哭笑不得……
由于小弟弟天真可爱,参加这次婚宴真有趣呀!
【篇四:我为爸爸点个赞】
爸爸是家乡知名旅游酒店经理。别看他外表像个马大哈,可工作起来认真极了,我要为他竖起大拇指。
记得有一次,我去爸爸房间让他在家作本上签字。谁知爸爸正埋头工作,我不想打扰他,便站在房门口等待。他坐在电脑前,双手稳稳地放在键盘上,“哒哒哒……”用闪电般的速度回完客户消息。接着,爸爸又打开一个文件,眼睛紧盯着显视屏,迅速地移动着鼠标,似乎在与时间赛跑,突然停住了鼠标,脸上掠过一丝微笑,原来他查到了所需找的客户,便打给同事一个电话:“喂,你好。某某某6月23号有一档婚宴,阳羡厅。”说完便挂了电话。
我刚想走进去,谁知爸爸又打了另一个电话:“喂,您好。今天晚上某某某要来入住,提前做好房卡。”……终于爸爸忙完了,我蹑手蹑脚地走到爸爸身后,他居然没有发现我!
爸爸为了工作还经常熬夜。那天已经凌晨一点,我上卫生间,发现爸爸的房间灯亮着。只见他眼睛红红的,但他仍强忍着睡意与值班的同事通话,了解酒店情况。“爸爸工作这么辛苦,一定很累吧?”我等爸爸打完电话悄悄问道。“当然很累啊,”爸爸拍拍胸脯说,“但是很充实,能招待好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我内心有种满足感。”
这就是我工作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爸爸,我要为他点个赞。
【篇五:不睡午觉的感觉真不好】
昨天上午,爸爸说要带我参加一场婚宴,我乐得一蹦三丈高,却没想到一向习惯午睡的我,会由此埋下祸根。
吃完饭,我就回学校了,也没有在家休息一会儿。到学校前两节课,我也并不觉得多么困,但到了后两节课,数学周清时,出问题了。
我先是很认真的做着试题,但过了一会儿,瞌睡虫就来骚扰我了,我的头疼疼的,就像裂开了一样,上下两只眼皮直打架,我想把它们分开都不行,勉强把填空题、计算题做完了,最后还剩四道大题,我感觉实在做不下去了。
我的脑子好像一团浆糊。
难以给思考留一个空间,我急切地读着题,可是怎么读也读不懂,以前在我眼中排列整齐的数字,现在就像喝醉了酒一样东倒西歪,横不成行,竖不成列。图形也一样,我急得满头大汗,面红耳赤,心里像烧了一喷火一样,心急如焚,脚还不停地跺着地。
过了一会儿,我想通了,把笔一扔,把头埋在臂膀里,眼睛也合上了。可是,休息了一会儿,还是一如既往的困,不过没有糨糊了。我乘胜追击,把数学最后四道题一举歼灭,粗略地检查了一遍,就那吧!
回到家,本来就有些感冒的我现在又因为睡眠不足就更雪上加霜了,咳嗽不止,吐带血的痰,嗓子疼,唉,都是下午不睡觉惹的祸,不睡午觉的感觉真不好。
【篇六:爱“跳乐”的昌叔】
昌叔是堂伯的儿子,读书时成绩不值一提,可性格开朗、脚手利落。学校组建文艺队时,昌叔被艺术老师一眼相中,进入校队后,他刻苦训练,舞性超群,很快成为校队“大角”,而他最值得炫耀的事,是为学校捧回了全市中学才艺大赛一等奖。
初中毕业后,昌叔没有考上高中,他无法面对山里人繁重的体力劳动,也不愿做无技术的“漂流族”。这时,邻村的“跳乐队”向他发出了盛意邀情,昌叔便爽快地答应了。
“跳乐”是云南彝族地区古老的民族舞蹈,而“跳乐队”是山寨间传承这种舞蹈的民间团体,成员多为青壮年男子。农忙时,他们就盘田种地养家糊口;农闲时,就为红白事人家增喜气,扫霉运,来换点生活补贴。谁也没想到,“生意”竟还挺火爆的,因此,有的团队就以此为生。昌叔年轻,勤快上进,加上他那会说话一般的体态动作,很快招来了很多客户。这喜欢得队长拍着昌叔的肩膀打包票:“你小子跟了我,不亏的,磨练上三五年,头角扬名就是你!”
然而,见昌叔老大不小,整天不务正业,婶婶心中火急火燎,一见他回家就逮住唠叨,很有想拎起树条子狠训的冲动。可昌叔照样一个冰葫芦,只是隔个两三个月,就给婶婶递上一叠惊喜——有时几百元,有时上千元。对比下家里的收入,婶婶心软了,再说,她也无法无力将儿子拉回头。
一天,昌叔从城里“跳乐”回来了,可一进门就“嘭”地一声甩上房门,婶婶隔门相问,无声无息。第二天也这样,婶婶慌起来,想着儿子失恋了还是闯祸了。
问了昌叔的队友,原来,昌叔和他们到城里参加一家婚宴庆典,“跳乐”后吃晚饭,昌叔成了零头,被安排与几个城里人同坐。酒喝高时,同桌人说话呛人不拐弯:“你们这些山里人,走村串寨蹦蹦跳,能跳出什么名堂!”这话听得昌叔一下脑充血,“唰”地将酒一喝而尽,一把将碗倒扣在桌子上,气冲冲回了山寨。
那一晚,昌叔开了门,也对婶婶摊了底:“这辈子,不管别人怎么看,但我是不会放弃‘跳乐’的,我想靠这混出个人样来!”接着又讲起大道理来:“阿爸阿妈,‘跳乐’能够传下来,说明它是有价值,我们的艺术老师常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有继承和发扬的价值……”婶婶看着儿子,熟悉而又陌生,可见他神态坚定,就压住心里话,答应了。
从此,昌叔成了一只自由飞翔的小鸟,飞累了,偶尔回家歇歇。几年后,昌叔带回了一个山里妹子,她山花一般清丽,笑声清亮亮的。举办婚宴那天,“跳乐队”也赶来助兴,没想到,新娘子老练地加入了“跳乐”。原来,她也是“跳乐队”的,与昌叔早是“黄金搭档”。再后来,我到昌叔家去,仍很少看到他,可看到了一些让我惊奇的新东西,有昌叔参与录制的光盘碟片,有红彤彤的大奖状,也有“非遗”传人的证书……
不久前,市里组织首届“跳乐”艺术节,小城仿佛春节一般装扮一新,热热闹闹,宾客观众、媒体记者纷纷涌来,连央视记者也来了。随着主持人热情洋溢的开场,“跳乐队”登场了,他们个个精神抖擞,服饰艳丽,或手摇大三弦,或拍掌跺脚,或“哦哦”震天吼,伴着劲舞的,还有场外一颗颗飞舞的心,一阵阵尽情的欢呼……
在流转的舞阵里,我突然看到昌叔,舞着大三弦,动作刚劲欢快,脸上露出忘情欢乐。也许,这就是他一生向往的荣光,这就是他一生想要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