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读《边城》有感】
轻轻翻开书页,“溪边有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的小塔,塔下住着一户单独的人家,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
翠翠和她的爷爷靠摆渡相依为命15年,迎来了她对爱情的抉择,大老二老都喜欢翠翠,可大老的殒命却弄得物是人非:二老不再那么坚定地要娶翠翠,船总开始对爷爷有偏见,之后的一场暴风带走了爷爷年迈的生命,也许,它也同样粉碎了翠翠刚刚萌芽的幸福。
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宁静安详。这样的生活如一潭平静的湖水,澄明似练,却没有丝毫波纹。可悲剧就是这样,如一粒石子落入了潭中,激起了圈圈涟漪,她生活的平静被打破了。可她依然每天编蚱蜢,摆渡,唱渔歌,吹牧笛,只是她的心里藏了一个秘密,一个连爷爷也不能说的秘密。古朴的青瓦,飞转上扬的阁角,檐下有古旧的风铃随风轻响,那声音好像撞在心上,一下,一下……作者用清新隽永的语言淡化了翠翠与祖父清贫的生活,然而却淋漓尽致地描写了自然与乡人的和谐,单纯的生活,自然的民风,善良的本性……或许是秀美的景色,热闹的节日吸引了眼球,掩盖了喜庆祥和背后的凄凉与丝丝忧伤的情怀。
《边城》就像一首淡漠的笛曲,从我的脑海里卷过,留下了淡淡的凄凉和哀伤。清澈蜿蜒的河水,澄明如练的天空,群山环抱的民风淳朴的山村。“一道斜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是谁的歌声绕过远处黄昏中的群岚,融化了那苍劲的青松与冷杉的凛冽,呜咽婉转,缭绕在江边,久久不肯散去……
一座沉默质朴的城从开始到结束都在,在诉说着翠翠的命运。让人发自内心的对翠翠表示同情。可是生活就是如此,如一条河流,激流曲折,坎坷辛苦,却永远也会不了头。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但只要勇敢的面对,总能遇见胜利的曙光,或许能在逆境中发现人生的真谛。就如霍金在病痛中学习,海伦•凯勒在黑暗中生存,邰丽华在无声的世界里舞蹈!美丽的背后也有诉说不完的苍凉,就像翠翠这样明媚的孩子,最终也得在江畔一人地独自地痴痴盼想。夜阑人静的夜晚,躲开白天城市的喧嚣,让自己沉浸在一片静穆之中:“那个人也永远不会回来,也许明天就会回来……”
【篇二:家乡的年】
春节的到来,让缙云的人啊兴奋不已!家家户户早就在腊月中旬忙碌着。准备年货、整理衣物……真的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啦!大街小巷人山人海,家家商店琳琅满目,挤得水泄不通。
灯笼早已成为缙云人的喜庆象征,每当夜幕降临,街道上仿佛变了个样,漆黑的一片顿时亮了起来,照亮了全世界,灯火通明,把大地装扮得绚丽多姿,人们漫步在这灯的世界……细细观察,红艳艳的,远看像一团团热烈而不失礼的熊熊大火,仿佛释放了一个不完美的自己,近看便是一个个小太阳,温暖人心。街上一眼望去,灯笼连成一片,望不到边,好像一只中国龙在摆动陶醉其中。寒冷的风也抵不住灯笼的热情,还让夜晚多了些色彩。缙云的灯笼就是不一样,总带着年味儿!
缙云的巷,是一支清远悠扬的笛曲,韵味深长。但在过年那时也是别有一番风趣,。一入小巷,似乎整颗心都离开了城市,慢慢融入了静谧的世界,偶尔有落叶从风中飘下来,落在石板桥下,发出轻微的声音。但过年的气氛还是感染了巷。雨――嘀嗒嘀嗒地下着,眼前是一幅烟雨迷茫之景,不知何时墙角的青苔越发得亮,油油亮亮的,仿佛是正在伸展的生命,墙角的杏儿探了出来,颇有“一只枝红杏出墙来”的味道,远处的几株藤萝早已打起蔫儿,风一来便摇摇欲坠,远远望去,如同一扇屏风,恬淡又不失自然之美,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新年的喜悦,我仿佛感受到安静中的一丝丝热情,也许这就是他们想表达的……我喜欢这种感觉,纯粹的感觉,却总能引起人的万种情思,平缓中却有一份小小的欢快。这就是缙云的巷。
缙云的小村,过年时也是和谐的。县里的水泥路只铺到村口,通往村里的路面上铺着细沙。隔老远就看到小村里的红瓦房,七转八弯,在胡同里“瞎转悠”,你会发现新年里胡同口总有那么三四个老人在聊天,旁边也总会有几只小动物,安心地过着自己的生活,也不妨拉拉家常。那边,则是一些妇女在聊天,有的坐在河边洗菜,有的在阴凉下绣花,过了一会儿,他们不约而同的回家,家家屋顶飘起缕缕炊烟……
年——最美缙云。
【篇三:秋怀】
爱春,那醉人的眼眸,灵动着“桃花流水窅然去”的闲情雅致;爱夏,那热烈的空气,冲荡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壮志;爱秋,那愁容的情丝,缠绵着“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淡淡忧伤;爱冬,那风雪的严酷,充斥着“独钓寒江雪”的刻骨铭心。自己,总会在秋的气息里痴痴地望着,爱秋的味道,这忘不了的情怀。
雨,点点滴滴打落下来,醉了花儿,留下一袭清香;醉了愁人,浮动着点点寂寞。忘不了雨点打在梧桐叶上,一滴一声,震颤着心扉,于是陷入那忧伤的清潭里,无影无踪。忘不了山雨初霁,青山静幽,怡然自得,山水的旖旎,隐居的清闲,多少人的向往!秋天的雨,朦朦胧胧,如梦的美,一切风烟年华,都伴着雨滴消逝,只留下天上人间般的逍遥,轻捧着自己的心,睡倒在挥动着幸福的情感世界中,安然。
遥远天边的一抹淡黄,是秋月的身影,浮动着些许云的痕迹,弥漫着悠悠思乡情,见证着中华五千年的经历。忘不了庭院中月光留下的一片白,秋露打花,寒气袭来,不断的,是入骨的相思;忘不了明月照高楼,饮酒浇愁却落下相思泪,顷刻,乡愁满溢。秋月,借着文人墨客的忧伤,依旧舞动。月没有殇歌,人间的对望,是她永远的依靠。
吹过枫林,漾微微波澜,晴出霜旦,林寒涧肃。叶舞花飞,世态凄凄。忘不了风气肃凉中的洪波巨澜,汹涌起伏,漫过一番“志在千里”的豪情奔腾;忘不了风急天高,猿啼哀啸,清州白沙,鸥鹭空翔,时世已潦倒不堪,多病残生日,守望急风黯淡了秋色,凭添伤情于怀,不能自已,静聆耳畔回响,万户捣衣,银筝声响,江波瑟瑟,笛曲催肠。秋风的微吟,承载了脉脉思愁。
或许,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秋季。点染情的寒流,只怜心绪摇落,无意中划过指尖,流转在水中,溅起一片惆怅,消逝。
紧握自己的秋季,尽管它有时会灰暗。
因为它是情感中最柔美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