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大圣归来观后感】
傍晚时分,当我做完所有作业准备阅读课外书时,爸爸提议让我看一部自己想看的电影。哈!真是巧了,今天下午王老师还刚跟我们一起交流电影观后感呢,现在正好可以身临其境,观后感悟,接受考核,我顿时精神大振,便精心挑选了一部最新动画热片《大圣归来》,就和爸爸一起“津津有味”地看起电影。
故事讲述了一只猴子大闹天宫,与天兵天将大战几百回合,不分胜负,惹怒了天庭,被如来佛祖压在了五行山下。这只猴子又名齐天大圣,在被压在五行山下的五百年中,饱受饥寒,忍辱负重,直到小和尚江流儿(唐僧前一世)误打误撞把封印打开,大圣才得以脱身。同是天涯沦落人,大圣和江流儿成了朋友,他们一同踏上寻找回家的路。一路上,他们经历了各种困难,也遇到了小猪八戒和白龙马,但他们都因各种原因,英雄不在,而大圣也因腕上封印未除,法力不在,人也变的消沉落寞。在一次大圣坠入水塘处在危难之际时,江流儿和小猪八戒不断鼓励他开导他,他们不断地提醒大圣:你可是大名鼎鼎的齐天大圣啊!还记得你大战百万天兵天将时的雄姿吗?最终,大圣经过点化,茅塞顿开,明白了友谊的重要性,英雄重现。而在与横行霸道,抢夺女童的妖王决斗中,大圣也因友谊的力量鼓舞着他而爆发能量,打破了佛祖最高层封印,秒杀了妖王。
大圣之所以能成功击败妖王,是因为友谊的力量感化了他那自卑消沉的心理,假如没有大家的鼓励,大圣可能还处在自卑,迷茫,消沉之中呢!
《大圣归来》这部影片让我感悟到:人不能只看到自己以前的挫败,而迷失自我,就算暂时被困难压着,也不要放弃;我们应该看得更远些,应该为了光芒耀眼的前途加倍努力。相信我们也一样!
【篇二:我和孙大圣过一天】
今天,我读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这本书里面的主人公叫孙悟空,他爱憎分明,除暴安良。
恍惚之间,我来到了一个奇幻的世界,那里云雾弥漫。忽然,一阵风吹了过来,把周围的云雾吹散了,我看一个猴子,七上八下的跳来跳去。咦,原来是孙大圣,只见他满脸是毛,身穿黄色战袍,头戴“佛”字帽。我叫了一声:“孙大圣!”孙大圣转过头来,说道:“哈哈哈,是俺老孙,你这个小娃娃来这里有何贵干?”我说:“我想和一起打妖怪。”孙大圣说:“好啊,那俺老孙就让你这个小娃娃见识见识。”说完他从脖子上拔了一根猴毛,轻轻一吹,云雾弥漫之间我和大圣穿越到了妖洞里。在我惊讶之间,孙大圣说:“接着!”我伸手接过,原来是一把宝剑,顷刻之间我里面充满了无比的信心和勇气。接下来,我和孙大圣长驱直入,一路上披荆斩棘,终于找到了妖王,只见它膀大腰圆,三头六臂,让人心生畏惧。大圣灵机一动,趴在我耳边将降妖的方法告诉我,我们齐心合力终于将妖怪打败了。
胜利之后,大圣带我来到了桃园,摘了许多的桃子给我吃,我拿过来咬了一大口,这仙桃真是鲜嫩多汁、香甜可口,吃着吃着,大圣说:“娃娃你想要什么?”我说:“我想要你的金箍棒!”孙大圣说:“好,给你!”我听到后一蹦三尺高,结果摔在了地上。孙大圣哈哈大笑……
我揉揉眼睛,望了望四周,发现自己在床上,原来这是一个美妙的梦啊!
【篇三:西游降魔篇观后感】
星期五的下午,老师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要看电影!我们都欣喜若狂,怀着喜悦与好奇,我们来到了电影播放室。
播放室中很热闹,同学们都在议论今天要放的电影,说得七嘴八舌。终于,电影开演了,大家立刻安静下来。放的原来是《西游降魔篇》这部电影。
一种安谧和谐的场景在银幕上显现了,同学们仿佛也受这种氛围而感染,也变的安静了下来,播放室中鸦雀无声。
一个小渔村,村里的人安居乐业,过着逍遥快活,男耕女织的生活。有一天,一个突然的消息打破了这里的宁静与快乐——水妖的出现。水妖出现后残害渔民,一次,水妖又来捣乱,一个女孩被水妖吞食,她妈妈为了救她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可是,也葬身鱼腹,直到驱魔人玄奘的出现才改变了这一切。
猪妖因情丧失本性,祸乱人间,誓必杀光全天下之有情人,为降住它,玄奘踏上了寻找妖中之王——孙悟空的艰险道路。
终于到五指山下找到了孙悟空,可孙悟空诡计多端,阴险狡诈,他在降伏猪妖后骗玄奘解除了佛祖的封印,放出了妖王孙悟空,玄奘一心向佛,差点被妖王所杀。
人心本善,六根清净。人之所以变邪恶,是被内心的恶性所控制,成为恶人。心中的善于恶不平衡,才导致恶占据了人的内心。我们应该爱感化人心,净化内心的恶性,融化那因恶而冻结的内心,去温暖他人。从而让我们心中充满善良,用善良去冲淡内心的邪恶。“人之初,性本善”人内心是善良的,大勇之人会将小爱化成大爱。众生之爱皆是爱,不分大小。让我们心中充满爱,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变得更好!
西游降魔,以另类的方式在一次让我们感悟到爱的力量。走出播放室,回到现实世界,我的眼前始终浮现的是玄奘的形象。《西游记》中着力刻画的是孙悟空,《西游伏魔篇》中却突出玄奘的大智大勇和大爱,让我们认识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唐玄奘。
西游降魔,永远说不完的话题!
【篇四:西游记读后感】
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话说猴王出世,如来、观音命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历经万千妖魔,但终修得正果。悟空这种坚持不懈、一心向佛的精神着实让我感动。
《西游记》中第六十五、六十六回就充分体现了悟空的这种精神。西天取经途中被黄眉妖王假设小雷音将唐僧等人捉去,悟空用尽神法才得以逃出金铙,上天入地、四处奔波,先后找了荡魔天尊、王菩萨都无法将唐僧等人救出,最后好不容易在弥勒佛的帮助下才将妖王设计收伏,救出师傅及师弟,重新踏上西天取经的路途。类似的情节在《西游记》中比比皆是,可以说唐僧正是在悟空坚持不懈的精神下最终才能取得真经,修得正果。
在生活中,若是能有悟空这种精神,想必也可“万事皆有可能”了吧。在跑步时,平时坚持不懈坚持训练,比赛时自始至终心向终点,最终才能站上领奖台;在登山时,如果一直心存顶峰,那最高处才会有属于自己的风景;在学习时,如果想攻克难题,那就只有勤学苦练,多听多问才能达成;在学乐器时,即使开始不着调,但静下心来,熟能生巧,总有一天会得心应手……所以这些例子都在向我说明一个道理:坚持不懈,一心一意,万事皆有可能。
悟空是“坚持不懈,勇往西天”,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上则是“坚持不懈,勇攀高峰”。向悟空学习,做一位坚持不懈,一心一意的人。
【篇五:观《大圣归来》有感】
暑假我和我妈去看了大圣归来那部电影。
这部电影的第一位主角是齐天大圣孙悟空,他是一只猴子,样子理所当然是毛猴样,但是他变回去的时候,就是穿着一身帅气盔甲,披着一条红带子的毛猴。四百年前大闹天宫,如来佛祖怕他惹事生非,于是把他封印。第二位主角是江流儿,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孤儿,父亲在与山妖的战斗中牺牲,母亲被迫跳崖自杀。被一位僧人收养。光头,很可爱。
这部电影的情节是,在山妖横行的长安城,孤儿江流儿与行脚僧法明相依为命,小小少年常常神往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有一天,山妖来掠夺童男童女,江流儿救了一女童,惹得山妖追赶,他一路逃跑,跑进了五行山,误打误撞的解开了孙悟空的封印,悟空自由后,只想回花果山,却又无奈腕上封印未解,又欠江流儿人情,勉强的护送他回长安城,一路上八戒和白龙马也因缘际化地现身,但或落魄或魔性大发,英雄不再。妖王为抢夺傻丫头(女童)练丹,布下夜店迷局,却发现悟空没有法力,轻而易举的抓走了傻丫头,悟空不愿去救女童,江流儿决定自己去救,日全食之日,在悬空寺,妖王打算准备将童男童女投入练丹炉中,江流儿却冲入了道场,不幸被山妖发现,将其砸晕,这时法明出现,救了江流儿,江流儿与法明将装童男童女的藤球推出悬空寺,不料妖王追上来。在危急关头,大圣看见了江流儿的齐天大圣布偶,于是他叫上八戒,骑上白龙马冲到悬空寺,将妖王打下悬崖,把布偶还给江流儿时,一只巨大,恶心,没长眼睛,嘴巴特大,六只脚的虫子爬了上来,糟了,妖王现出原形,一下把江流儿打成重伤,悟空极度的伤心,以为江流儿已死,挣脱封印,变回了从前那个齐天大圣,并从耳朵里抽出金箍棒,用自己的实力把妖王杀死。这时,他却发现江流儿只是重伤,并没有死。最后,孙悟空招出很多云,把缠着绷带的江流儿与童男童女们送回了家,因为妖王已死,山妖没了依靠,所以与人类合好。
我觉得这部电影表达的意思是友爱。在这里面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孙悟空,当他变回齐天大圣的时候很酷,很帅;救江流儿的时候很有爱。如果我是孙悟空,我会毫不犹豫的去帮江流儿救女童。现实中,如果别人需要帮助,我就去帮助他。
【篇六:奇妙的梦】
今天是小王同学的生日,于是我们大家都在田野边陪她过生日。
正当我们快要开饭时,一阵大风吹来了,我连忙抓住身边的氢气球。这时,一件令我兴奋的事情发生了——氢气球竟然带着我飘上了天空。
正在我欣喜若狂时,天渐渐阴沉了起来,不一会儿,空中就下起了绵绵细雨。这时我听见了“叮叮当当”的响声,回头一看,餐桌居然也飘上了天空。原来这响声是碗和雨点发出的撞击声呀!这清脆响亮的声音就仿佛是大自然的一场音乐会。
过了好一会儿,天晴了。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桥,我兴高采烈地飘到彩虹桥上,悠闲地坐在上面。这时天空中飘来几朵云彩。有的像是可爱的小妖王——胡巴;有的像是一朵美丽的荷花;还有的像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我顿时被眼前这美丽的景色给吸引了。
等我回过神儿,我忽然想起大地上还有同学在等我呢!于是我扔掉氢气球,整个人重重地摔倒在地上。我摸了摸摔疼的小屁股,四处张望,疑惑地想:同学哪儿去了呢?
这时,我隐隐约约听到:都八点了,还不起床!太阳都晒屁股了!我顿时张开了那双惺忪的眼睛,这才发现,原来刚才那是一场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