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奇妙的变形机】
人类没有想象,世界将会怎样?人们的丰富想象和创造力带给了我们多姿多彩的世界,下面我就给大家隆重推出一款神奇的发明——变形机。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的作用吧!它可以像百宝箱一样变出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比如车子在行驶中爆胎了,它可以变出替补的轮胎,为远行的人解忧,人们很费力地需去取高处或隐蔽处的物品却没办法拿到,他会变身成灵敏的小机器人爬高上低,自由穿梭。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还有什么难题不能解决呢?
有了变形机,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便捷。那么这台变形机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呢?24世纪,一位伟大的航天员杨五帅在太阳中发现了一种强大的能量,称为黑物质。这股能量被杨五帅带回地球,开始研制这种能量,并且把这种能量进行转化,装入机器设备中,不仅形体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而且可以实现资源重组,在很短的时间内创造出新的物品,这不是魔术,而是高科技。
这样的技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单位中许多危险的工作,完全可以由变形机来承担。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更加美好。这时我突然听到一个声音在说:“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源于发明,如果你想发明,就必须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才可以呦。”
【篇二:碎片中的秩序】
假设你眼前有一堆失事飞机的残骸,你下意识地,第一件事,就是找寻每一块残片的联系,从而能在脑中构建出一架完整的飞机。边缘和缝隙,会成为你最在意的地方,因为它们的吻合与整体的外观休戚相关。
从这个例子当中,我们或能领悟到碎片化事物的积极意义。它存在着很强的可塑性,源源不断的新鲜感,以及对细枝末节处的高要求。饱受诟病的“碎片化生活”,固然使人难以静心做事,但其实没有那么糟糕。首先,我们要搞明白,碎片化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一分为二是碎片,一分为三也是碎片。很多情况下,完整的一天被分割是不可避免的,你需要用餐、休息,需要遵循所在单位(如家庭、公司、学校)的时间表,当你的兴致与当下所做的事不匹配时,你会需要走向另一个碎片。找到碎片中的秩序,在碎片中生存,远比一味批评它有用。
人总是本能地排斥不完整的东西。当他被迫去做另一件事,倘若意犹未尽,肯定会很扫兴。放学回家乘地铁,拿起书本读一会儿,晃荡的车厢、喧嚣的人声,会使自己很不舒服,而且你很快就会下站。所以,注意尽量不去做和时间、环境不相称的事情。短暂的区间,刷刷朋友圈,获取一些零碎的信息,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再者,有些碎片的存在,就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秩序。早晚各背15分钟单词,远比清晨背30分钟有效得多。每天坚持轻微的体育锻炼,比偶尔一次运动到精疲力竭,对身体更好。和朋友的沟通,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通讯设备,可以做到每天的问候,对比一个月只写一封长信,一年只相逢一次,情感的冲击不会太强烈,但友谊显得更加牢固。
碎片化固然使人难有一颗波澜不惊的心,但只要学会掌控、适应这种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让它独有的弹性发挥作用,而不是任其摆布,支离破碎,我们一定可以过上更高效,井井有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