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秋日最是放歌时】
金橙,略带紫红的夕阳,垂挂在田野的边上。
记得那时,很久没看过那么美的夕阳,金色兮袭我,使我深深震撼,久久站立在天地之间。
枫树的枝牵着枫叶,几乎毫无缝隙染满了整个田间。仿佛走进一个梦境,完全被红色温暖了心房。
静态的秋,很美。
轻踏着田间小径,泥土的清新扑面而来,耳畔听着金稻的长笛摇曳在风中的高低与参差,难言其美。秋无声的音乐包裹着我,问着:“你是不是也想唱一首歌呢?”
“你会唱歌吗?可以为我唱一首歌吗?”
秋这样问着。
是嘛,秋日最是放歌之时。
心进入了美的一瞬,就会看见不一样的世界。不错的,林清玄所说颇应我心中的所念所想。
秋日的田原是美丽的,也只要想起一段诗歌,这美就会似音乐般倾泻、流淌。《九歌》原来是祭神的歌唱,想到那些白色的兰花,飘散着芬芳,我把秋湘之景放在心中,轻轻哼着旋律,渐行渐远,直至与秋色融成一片……
秋日最是放歌时,邀你与我,听花团锦簇,赏一江秋色。
【篇二:感恩母亲】
很小的时候,我第一次捧起秋叶,惊叹于生命的美丽,那仿佛一碰即碎的叶片,确确实实的拨动了那颗懵懂的心。
清晨轻踏早已枯黄却苍劲的草地,初次感到生命的无奈与坚强。
鱼水之间是割不断的亲情,水在鱼的心中,鱼在水的心中,鱼在水的怀抱中。
史铁生是一位坚强的残疾作家然而它背后有位更伟大的母亲却显为人知。不经意间,眼前总会浮现出这样一组镜头:史铁生狠狠的捶打自己两条失去知觉的腿,对他的母亲喊:“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去抓住他的手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活,好好活……”
就这几个简单的字,包含着母亲儿子多少深情,充满了对生命的敬仰,又升华了多少女性的坚强!她是母亲中的典范,她的根已植进鱼成长的足迹里。
我小时候,总想离开父母,去开辟另一片天空。我觉得不是我铁石心肠,而母亲的冷漠专横让人难以忍受。无论何时何地他都牢牢的拉着我,拽着我,生怕我离开他半步,真叫人烦透了!当发生争执的时候,她总是流着泪说:“爱你才会管束你,爱你才寸步不离地守护着你。”鬼才会相信这一套。
在万里无云的晴天,我总会情不自禁的回头往外看,实在是太美了。妈刚出去,好不容易抓住了这次机会,我飞奔了出去,先躲在石头后面,任凭母亲拼命的呼唤和焦急的寻找,我都没有理睬。
但不知为何?心里没有以往的快乐。我心里感到一丝丝灼热和隐痛。我欲哭无泪不由自主地走出来:“我在这……”
可能使用一种和平与温暖的方式提醒我永远不能失去感恩的心,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于爱,感谢他给了我们感受温暖的热源;感恩于机遇,感谢他给了我们升华自我的阶梯,感恩于苦难,给了我们继续拼搏的筹码;而最应感恩的就是母亲,把握好生命的每一分钟,把握好感恩的界限与内涵,感恩可作一种慰籍,却不可以成为一种麻醉。感恩如一场及时的春雨,冲刷掉沉浮的尘埃与腐朽的气息,让一切在尘埃落定的平静中孕育更加精彩的新生。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你的境界又高了一层。
【篇三:学会面对】
我是一个一米六的小个子,却克服了四米多宽的沙坑。
那天的运动会,很热……
我踮起脚,站在沙坑边缘,想象我会以如何的样子摔下去。事到如此,也只能怪自己太冲动,想也不想就报了跳远,也不考虑考虑自己的能力,我可是连练也没有练过一次呀!身边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参赛者一个接一个地进行赛前训练。完美的跳跃,完美的屈身,完美的弧线,他们满脸自信地站在沙坑中央,接受围观者的赞叹。
我心动了。
渐渐地鼓起勇气,站在第三个踏板上。深呼吸……我猛地一睁眼,拼尽力量向前冲去,助跑到很快就到了尽头,第一个踏板近在咫尺,金黄的沙子在强光照耀下很是刺眼。我这才发现,这个沙坑真的好深!就当我准备一跃而起时,我犹豫了。腿这么短,能跳多远呢?如果再摔一跤的话,落得个满身是沙的下场,多狼狈。刹那间,我前倾的上身又收了回来,双脚离地后有顿时落了下来。我向恐惧低头了。
很快比赛就进行到了一半,我在后面几个,心中五味杂成,班上的同学正盼着呢,朋友就在我的身边望着我,我到底跳?还是不跳?克服恐惧真有那么难吗?忽然想起,朋友对我说过:凡事拼一拼,限制人的是人自己,谁知道你就不行呢?不免释然,跳不好没关系,没面子更可以不管,我能克服,一定能克服。
转眼就是我了。我握紧拳头,对自己微微一笑:加油!我飞一样奔了过去,周围的人影被汗水遮的一片模糊,耳边的空气仿佛静止,脚下是滚烫的塑胶,轻踏第一个踏板,褪去一身恐惧,腾空而起,蜷身,前倾,奋力一跃!我拼尽了全力!
完美落地。
“2米8。”裁判员的声音清晰的响起。我成功了,我成功了!阳光仍是那样热烈。
终于,我学会了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