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母亲】
近日,家里多添置了一副碗筷,原本就不轻松且身担数职的母亲又愈发的忙碌起来。
年仅两岁的小表弟,离开百里外的爸妈住在我家,却能做到不哭不闹,也算让人省心。可毕竟是孩子啊,即使平日里表现很乖,但是每晚都要数次吵醒母亲把着他尿尿,早上起来就哭,一直嚷嚷着找妈妈,哭声振聋发聩,让我们这些习惯晚起的人不胜其烦,却又无可奈何。而且这豆丁般大小的人儿倒十分讲究,白天里跑东跑西,踩泥坑,爬土丘,裤脚上沾上了湿湿的泥巴,衣服上溅落了饭渍,到第二天再让他穿,他便嫌脏了,含糊不清的喊着死活不穿,所以母亲几乎日日都要给他洗衣服。实在脏的太快,便给他买了外面穿的罩衣,这才让母亲偶尔歇歇、喘喘气。每顿饭还要喂,饭不能太烫,菜不能辣,即使有一丁点辣,也会极夸张的张着嘴伸着舌头吸溜上半天。而且挑人,她喜欢哪个人就什么事都让人家做,别人是不行的。当然,最喜欢的人是我妈妈了。
这短短几天里就让我知道,这小孩子是有多难带,也真真是苦了母亲操持着家常里短,还要照顾这么一个小人儿。夜里熄了灯,小表弟睡着了,我们的问题就来了:“妈,我们小时候也这么不省心吗?”“牛牛,这已经算是懂事了,你们几个小时候比他还闹腾哩!”母亲如是说。我和弟弟自然无话可说了。
吃过午饭后,外面在下着雨,我和母亲在屋里踢键子,母亲动作很笨拙,但可以看出是很老练的。她说他小时候踢键子可以连续踢上几百个,能翻着花样儿踢,现在长时间不踢,身体也不灵活了,顶多只能连续踢上六个。我盯着那上下翻飞的彩色鸡毛键子,心里很不是滋味。母亲又何尝不是从一个灵活乖巧的小女孩到现在的满脸沧桑、身体笨拙,又何尝不像我们一样曾拥有过如花般的岁月,但这一切都被生活的洪水冲得无影无踪了。在时光荏苒中磨平棱角,卸下骄傲,当起了我们的灰姑娘,终日守着那一方灶台品着人间烟火。
我渴望快快长大的愿望,又亮了起来,只想早日成才,将母亲拉出生活的泥沼,可我又何尝不知道,我的愿望必然会加速母亲的衰老,而且又是我所不希望的,所以只盼时光可以温柔一些,对母亲善良些,让我快些长大。
关于母亲,这一生也不能将她写的清楚,总是想说的话太多,到了嘴边却只剩下了三言两语,只愿岁月如诗好,母亲青春不老。
【篇二:往事依依】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题记
老师,我们分开已经有一年了,独自在家的我,因为寂寞而感到空虚。翻出那本相册,我又看到了你,我的思绪顿时涌上心头。
回想起初一刚开学,你那滑稽的表情,卷卷的头发,让我们发笑。于是我们每天谈论的话题便离不开你,我们亲爱的老师。其实,你比我们大不了几岁,在我看来,你就像大哥哥一样,和我们一起欢乐,于是,那份亲切感更深了。
你很少对我们生气,总觉得我们还是孩子,偶尔淘气也是应该的,其他班的学生总会投来羡慕的目光,我们也总会骄傲的说,“我们有‘免罪金牌’。”
还记得有一次我们上课听得正认真时,只听见“轰”的一声,讲台上没人了,不一会儿,便看到你灰头土脸地爬了上来。同学们都很关心你,看你有没有受伤,你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没事,就是讲得太投入了,你们还得好好慰劳一下我呢!”看到你滑稽的样子,我们也哈哈大笑。老师,您还真让我们哭笑不得呢!
我们喜欢你不仅是因为你的幽默,更重要的是你讲课的独特。在早读的时候你很少讲课文,总是给我们讲一些典故,哲理之类的。你给我们讲《史记》。讲“人生”,告诉我们“等价交换原则”……我们听得入神,被你吸引。
运动会是班与班之间的较量,可凡是有我们班的比赛,赛场上总少不了一个来回奔波的身影,那就是你。同学们比赛时,您比他们还紧张,比他们还激动,您一个人的声音就盖过了我们啦啦队的声音。于是您又有了一个新的名称——队长。我们爱您,爱那个身兼“数职”的您。
您给我们上的最后一节课至今仍历历在目。我们拍照留念,留下了那张让我温暖的照片,照片上的你笑的那样纯真,和我们融入其间,是我们大家庭中的一员,照片上的每一位同学,红着眼圈,脸上的笑容是苦涩的,笑得越深,心越痛。因为我们都不愿与你分离。
往事依依,勾起了我对您的思念,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寓意深刻的“等价交换原则”,更不会忘记我们之间的点点滴滴,看着照片上的您,一股暖流融入心房,那份温暖填满了内心的空虚,我不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