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节相关作文

【篇一:秋日序曲】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虽非盛夏还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伴随着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的离去,秋姑娘缓缓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而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秋也随着秋姑娘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2019年8月8日就是立秋。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到了立秋就表示正式进入秋天了。不过,你可别以为一到立秋天气就马上转凉了,过了立秋后的几天中,还是有比较炎热的天气,那几天我们称为“秋老虎”。到了立秋,我们宁波人有个习俗,就要吃西瓜,宁波话也叫“拔秋”。寓意消除暑日结积的淤气,送走酷暑,迎接凉爽的秋季。不过宁波的立秋很特别,经常会碰上大台风。爸爸妈妈告诉我,2015年的"海葵"大台风也是在立秋那天来的。这不,今年的超级大台风“利奇马”也尾随着立秋而来,狂风暴雨会让人觉得有点害怕。

“一场秋雨一场寒”,转眼间时间到了2019年8月23日,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处暑也到来了。处表示终止,而暑代表炎热,所以从处暑开始天气慢慢转凉了。与此同时,在海的那一边---象山,人声鼎沸,那里的人们正在庆祝开渔节的到来!你听,有人在敲锣,有人在打鼓,还有人在放鞭炮,热闹极了!开渔节的到来意味着人们就可以去较远的海域捕鱼了。没过几天,就会有种类繁多的海鲜,如大白蟹,虾姑,大黄鱼等等。透骨新鲜的海鲜的腥味会弥漫整个海岸。听到这里,吃货们是不是要开始流口水了?

立秋和处暑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可是却无比重要。因为它们拉开了凉爽的秋季的序曲。我爱秋天,我爱立秋,我爱处暑,更爱二十四节气背后的寓意和习俗。爷爷奶奶告诉我,作为中国人,我们都应该尊重这些“老底子”的东西,并且好好地把这些文化传承下去!

【篇二:处暑】

“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这句诗是描绘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四个节气“处暑”的。可以看出人们急切地渴望凉爽的秋天快快到来,可那份清凉却迟迟未至。确实,处暑已并非炎夏了,它意味着秋天将渐渐来临。只是人们心里太着急,人们也忽略了一个事实,天是急匆匆热起来的,但凉意却来得慢腾腾。

处暑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上的秋天。

处暑的“处”字特别有意思,你们大概一下子还不知道它的意义吧,它含有躲藏的意思。处暑处暑,就是炎热藏起来了,它不再那么放肆地直来直去了,它显得含蓄了。确实,到了这一天,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气温都将逐渐下降,不过我们所在的南方地区还会有一些持续高温,在南方,炎夏总是比较顽固的。

处暑除了气温上的变化,还有很多风俗。北方的放河灯就是处暑的传统风俗。放河灯又称放荷灯,是一种民间祭祀及宗教活动,用以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对活着的人们的祝福。

荷灯因状如荷花而得名,在荷花形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流。传说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萧红在《呼兰河传》中也写过这一习俗:“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南方的开渔节也会在处暑临近时举办。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后是大海中的鱼虾成熟的时节,经过长达三四个月的休渔期,鱼虾都已膘肥体壮。加上此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会停留在海域周围,是最适合捕捞的。

每年处暑期间,一些东海沿岸城市都要举行开渔节。政府宣告东海休渔结束那天,盛大的仪式随之开启,欢送渔民开船出海。就在宁波象山,自1998年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开渔节后,每年举办一次开渔节。开渔节不仅有古老肃穆的祭海仪式,还会顺带开展各种文化、旅游、经贸活动,吸引无数客商、游客前往。

由此看来,处暑之后,我们可以尽情享用肥美的海鲜了,古人说“菊黄蟹肥”大概也是这种喜悦的心情吧。

处暑是秋天开启的节气,凉意将生,收获将至,一整个金秋的美好也都离我们不远了。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