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读《王子与贫儿》有感】
今年寒假,我读了一本书,名叫《王子与贫儿》。由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所作。
王子爱德华和贫儿汤姆通过一个机会互相交换了身体,王子变成贫儿,贫儿变成王子。贫儿享受着荣华富贵,还当上了国王。王子则四处流浪,忍受着乞丐们的嘲笑。在好心人享顿的帮助下,王子终于回到王宫。贫儿在良心的谴责下,将王位让给了王子。
贫儿得享高寿,成为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头儿。贫儿也得到了尊敬、得到了荣誉。人们为他行礼,表示对贫儿得尊敬,大家都记得:他曾经当过国王。人们向贫儿行礼,他则报以微笑,人们都很欣赏他的微笑,因为他的一生都光荣。
一个总是做坏事的人,总会得到报应,一个仁慈的人,他的生命总会发亮,正如国王爱德华六世那样,仁慈。
爱德华在位时间不长,活得也不长,但他活得很有意义,他曾经对一位高官说过:“你知道什么是痛苦和压迫?我和我的人民都知道,而不是你。”
在那些严酷的年代,爱德华的统治非常仁慈。现在我们要离开他了,让我们记住这值得赞扬的一点吧。这就是王子与贫儿的故事。
【篇二:捉迷藏】
那天舅舅过生日,我随着爸爸妈妈来到了长沙。
由于大人们只是在自顾自的说话,小孩们被隐没了……于是,我们自发地聚集在了一起。最“高寿”的洋洋哥哥发言了:“一起来玩游戏不?好久没玩过捉迷藏了,再来玩玩不?”他话音刚落,我们就积极地响应起来,不一会儿,我们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就听洋洋哥哥的。
游戏开始了,一开始就是可怜的彭星禹找。在彭星禹正在倒数30秒倒计时的时候,我匆匆地在这个大房子环视了一圈,眼光暗淡了下来,我心想:这些地方也太不好藏了吧!一下子就会被找着去。当我的眼光扫过厨房的时候,突然眼前一亮。原来,我发现冰箱与墙之间刚好足够夹一个人,而这里又很不容易被找到。于是,我一闪身躲进了这里面。这时,我才发觉彭星禹数到1了。没想到彭星禹一睁开眼睛就跑到厨房里来了!当我和他只有一个冰箱的距离的时候,我吓得冷汗都出来了,我甚至能感觉到他的呼吸,我连
忙憋住了气。憋了大概40多秒,彭星禹终于踏出了冰箱处在的房间厨房。我松了口气,朝光滑的冰箱背面一照,才发现自己的脸由润红成了苍白。突然,客厅里传来了欢呼声:“找到了!找到了!”我走出了间隙,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原来是林林被抓了。
我和洋洋哥哥走出了各自躲的地方,偷笑着跑到了沙发面前,休息去了。
【篇三:捉迷藏】
那天舅舅过生日,我随着爸爸妈妈来到了长沙。
由于大人们只是在自顾自的说话,小孩们被隐没了……于是,我们自发地聚集在了一起。最“高寿”的洋洋哥哥发言了:“一起来玩游戏不?好久没玩过捉迷藏了,再来玩玩不?”他话音刚落,我们就积极地响应起来,不一会儿,我们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就听洋洋哥哥的。
游戏开始了,一开始就是可怜的彭星禹找。在彭星禹正在倒数30秒倒计时的时候,我匆匆地在这个大房子环视了一圈,眼光暗淡了下来,我心想:这些地方也太不好藏了吧!一下子就会被找着去。当我的眼光扫过厨房的时候,突然眼前一亮。原来,我发现冰箱与墙之间刚好足够夹一个人,而这里又很不容易被找到。于是,我一闪身躲进了这里面。这时,我才发觉彭星禹数到1了。没想到彭星禹一睁开眼睛就跑到厨房里来了!当我和他只有一个冰箱的距离的时候,我吓得冷汗都出来了,我甚至能感觉到他的呼吸,我连
忙憋住了气。憋了大概40多秒,彭星禹终于踏出了冰箱处在的房间厨房。我松了口气,朝光滑的冰箱背面一照,才发现自己的脸由润红成了苍白。突然,客厅里传来了欢呼声:“找到了!找到了!”我走出了间隙,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原来是林林被抓了。
我和洋洋哥哥走出了各自躲的地方,偷笑着跑到了沙发面前,休息去了。
【篇四:一件事的启示】
我作为太仓日报小记者,对于在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都十分留意。接下来我要说的事,就是我亲眼目睹但却深受感触的一件终身难忘的事。
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逛街,忽然,我看到了一个披头散发、穿着有许多补丁、破破烂烂的衣服的人,爬到一位正在和他的朋友聊天的男士身边,一脸哭泣、悲哀地拉着那个男士的衣服,大叫道:“好心的人啊,我现在身无分文,已经好几天没吃饭啦,求你给我一点钱买东西吃吧。”刚开始,我觉得他很可怜,看到那位男士给那个人钱后,就自以为是地认为这个故事已经圆满的结束了,可并没有。那个人拿到钱后,装入自己的破口袋中。又朝着那位刚走没一会儿的男士爬去,拉着他的衣服,大叫:“好心人,感谢你给我的钱。可是我上面有一个已高寿的妈妈,下面有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儿子。你给的那些钱不够我们吃啊,求求你,再给我们一点钱吧!”这时,我就觉得那个人在忽悠、欺骗那位男士了。可那位男士依然给了他钱,那个人拿了钱后就一溜烟儿的跑了。我心中为那位男士而感到愤愤不平,心想:那个人真坏,分明就是在骗钱,哼!那种人应该看都不看!
夕阳洒在了我的肩上,可我还是怒气冲冲、怒发冲冠,无意中,我又看到了刚才那个骗钱的人,那个人正在买东西。我十分疑惑,便偷偷的跟着他。他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地方————一座大桥下面。他脱掉了破破破烂烂的衣服,换上了一套休闲装,又整理了一下他那蓬乱的头发,拿着她买的东西,走到大桥底下。大桥下有许多穷人,他把自己买东西全部都给了他们。
顿时,我的心仅伤感又温暖。像他那样乐于助人、默默地奉献的人是少而又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他一样,多帮助有困难的人,即使自己牺牲了,但也为别人做出了贡献。
【篇五:外公,我想对您说】
外公您已经走了,俗话说是已经仙逝了。可我却还有很多话要对您说,但现在只能在这一纸书墨一吐为快乐。
您走的时候已经年过九旬了,算得上是高寿了,可我却只有三岁。三岁的记忆很模糊。记不清曾经发生的故事,现在只能望着您的相框发愣。妈妈告诉我,您最疼我了。调皮的我总是跑来跑去,外婆看了不爽,常训斥我。您却像护着牛犊子一样把我抱在怀里,并呵斥外婆。那是怎么样温暖的怀抱啊!温暖、坚毅,还夹杂着淡淡的额、令人心安的气味。我在您的怀里很快睡着了……每当妈妈向我诉说此事时我都泪流满面。晚上做梦时总会梦见您坐在床边微笑着注视着我,课每当我伸手去摸您那微笑着的脸庞时,您都会化作白色气体缓缓消散&猛然惊醒,枕头上已是一大片泪渍。之后,“外公”便成了我不想提到的词。每次妈妈一提起,我都会伤心难过。
外公,您课知道我是多么想您,想您那温暖的怀抱。我想对您说:祝您在天堂也过得幸福!
【篇六:我喜欢秋天】
春天景色宜人,夏天烈日炎炎,冬日则冷气逼人,在这一年四季里,我独喜欢硕果累累的秋天。
秋天,风姑娘不再像夏日那样裹着一阵阵热气,她变得温柔了许多,吹到身上,顿时让人倍感舒服;太阳公公也一改暴烈的脾气,待人是那样的和蔼。只是让人稍感遗憾的是,绿绿的树叶纷纷变黄,一片片脱离了树枝,随风晃晃悠悠地寻找落脚处。
秋天的一个周末,我随爸爸一起回到农村老家。在秋天的田野里,我看到了很多高粱,高高的高粱杆被成熟的高粱穗压得弯下了腰,像一个醉汉东倒西歪。成熟的玉米,拖着长长的胡须像一位慈祥的老爷爷。恰巧一只喜鹊从一片玉米地里飞过,仿佛在问“老爷爷”高寿呢!还有刚播种的小麦,嫩嫩的麦苗刚钻出泥土,放眼望去,整片土地像是铺了一层绿地毯,让人陶醉!
在生态园的果园里,我看到了红彤彤的苹果,红得好像姑娘害羞的脸;梨子也是黄澄澄的,和紫得发亮的葡萄一起似乎在对人们说:快来采摘我们吧!
都说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我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但是我更想说,秋天是一副画,一副五彩缤纷的画。
【篇七:卖包子的老人】
在我记忆深处,有一道磨灭不掉的风景……一个有着雪花一般白的胡子和发的老人,顶着寒风,骑着那“咯吱咯吱”作响的破旧三轮车,驮着干净的蒸笼卖包子为生。
那时,我和姐姐在同一个学校读书,大清早就得起床梳洗。开门时外面都是黑洞洞一片,还好有路灯给照明。也就是在那条沉寂的上学路上,我们看到了那个老人。
大概五六点左右,风不太大,可就是冰冷至极。我和姐姐都不由自主的把手缩进衣袖里。前面有一个模糊的身影在缓缓移动,由于那里有个死角灯光显得有些微弱。虽然充满了警戒心,但是我和姐姐还是好奇的加快了脚步往那个身影走去……
瘦!眼前的“那个身影”竟然是一个80岁左右老人,虽然也穿得不少,可还是掩盖不住他瘦弱的身躯。我的心里有一种奇异的感觉,姐姐和我商量去买老人的东西。老人用瘦如枯柴的蜡黄的手揭开蒸笼盖,顿时烟雾四起,我们都闻见了包子特有的香气。他那包子个大肉多,货真价值,一元一个。我和姐姐只有两元的早餐钱,却也各自买了两个。看着老人再次骑上那破旧的三轮车缓缓离去,我竟然有种“不舍”的感觉。
姐姐大概和我一样,和我商量每天起早一点,去卖他的包子。一个这样高寿的老人不是应该在家享清福吗?怎么凌晨就起床卖包子了。更何况天这么冷。
就这样,我们每天早起,追寻着老人的身影,虽然有时不是那么幸运。可当手握着他做的热腾腾的包子时,不但心里暖暖的,我们还特别高兴。但又看到老人花白的胡子和发时,我们又心里发酸充满担忧。
还有一个秘密,我不太喜欢吃包子,更吃不完那么大个头两个,但想起是老人亲手做出的成果,我就尽力去吃。还几次都被撑着难受,但我从来不后悔。
那是好几年前的事了,也不知老人怎么样了。但愿,老人一路平安……
【篇八:厦门日报的老爷爷】
“老爷爷,今天您来这里是做什么的呀?”
“你不知道我在这里做什么,那你还怎么采访我呢?”慈眉善目的老爷爷看着我和蔼的笑着。接着他说作为一名资深记者,应该提前了解要采访的人的一些基本情况,比如说他最近的身体状况?比如说他今年几岁了?比如说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做这个工作的?从开始到现在他工作了多少年?……这些最基本的资料一定要在采访之前了解到。
老爷爷继续往下说,象他们这些老同志,今天有机会参加厦门日报读者节活动,只要没有特别大的事情,就算是到了90岁,或者一百岁的高寿,他们所有人肯定还都会来参加这个活动。因为,他热爱他的厦门日报啊!
他说他是个老编辑,以后我一定也会成为一个编辑,就是现在我已经是个小编辑,听了他的话,我们一起笑了,他还拍了拍我的手,感觉语重心长!
他说他现在做的最多的事就是怀念,从幼儿园时期到成人到工作,那些一起工作过的老上级,老同事,彼此之间的友谊越来越古朴和沉淀,但是只要能够一起参加活动,他们的感觉就依然会那么的激动!
他说他身边坐着的是1949年厦门日报成立以后就进入报社工作的林爷爷,林爷爷今年86岁了,我算了一下,1949到现在,他应该是18岁的时候就进入了报社工作。他的头发已经全白了,可能因为太老了,所以眼睛睁的不大。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非常的和蔼可亲,我想和他说说话,他指着自己的耳朵,摇着头,我想可能他听不见我说的话吧。可是这一点也不影响我对他的那头仰望的感觉!
采访结束的时候,和我聊天的老爷爷说要出去走走看看,我看着他离开的背影依然是那么的挺拔。而我的小编辑梦好象就从现在开始就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