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底色】
人生如如同一张画纸,由最初的白纸渐渐被各种色彩填充,最后成为一幅第一无二的画作,绘成了我们绚丽的一生。
但是,每一幅画尽管色彩斑斓,它们终究都有相同的底色。那我们的底色是什么呢?
回顾历史,古往英豪都有他们的底色。义薄云天,千里走单骑是关云长的底色;一身是胆,单骑救主是赵子龙的底色;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的底色……
晋代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于四十一岁。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的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身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情。”说完,便辞官还乡,开始了他“采菊东篱下”的田园生活。高风亮节,不为权贵所染便是陶渊明的底色,也正因为其坚守底色,陶渊明才成为我们心目中的小小英雄。在这历史的长河里,无数的风流人物皆有着他们的底色并且坚守一生,也终究是这些底色成为了他们一生的代言。
生命是短暂的,但生命也是永不停息的。在我们的生命里,应当如何坚守底色呢?
嵇康用《广陵散》告诉我们坚守底色,就是要坚守生命的气节,保持不变的信念。
李白用他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告诉我们坚守底色,就是要保持自信与不屈,用一种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反观现在,无数的刑警用自己的生命告诉了我们,坚守底色就是要打恶惩霸,除暴安良,铁面无私。坚守底色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坚持对人名群众的那一份赤诚的爱,坚守生命的浩然正气!
可如今,街头巷尾满是外来语的广告,欺善怕恶的人更是比比皆是,。传统文化被人渐渐遗忘,中华五千年来的传统美德被无数人自我抛弃。我不禁在想,中国人的底色还在么?
所以,发扬我们的本色,坚守我们的底色吧,让正直、宽容、坚忍、谦恭这些美好品质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在底色的基础上,绘出最绚丽的画卷!
【篇二:幸福是一种内心的满足】
幸福如果是一座碉堡,那么,阅读就是构筑这座碉堡的砖块;幸福如果是一泓清泉,那么,阅读就是泉源。因为,只有阅读,才能打开幸福宝库。在阅读中,总能找到幸福的身影。
小学的时候,最爱读作文选。读作者如何给小猫刷牙,猫儿不领情,反咬作者一口时的那种童趣;读作者一家,在暮暮黄昏中,爸爸炒菜,妈妈刷碗,“我”和弟弟帮忙擦饭桌。把糖果含在口里,心儿却比糖还要甜的融融乐意;读作者第一次春游,对幽美的风景满怀着无比的好奇和兴奋……
我便从那一个个大方格字中,收获到一份开心,一份幸福。我也开始懂得,幸福是什么。
后来长大了一点了,开始迷恋上武侠小说,每天如痴如醉地感受着英雄的内心世界;为他们的快乐而快乐,为他们的忧伤而忧伤。为他们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感叹;为他们义薄云天豪情壮志、舍生取义而感动;为他们英雄风姿却内心孤独而感慨。书一旦放下便开始满脑海浮想联翩。化身为一名孤独的剑客,劫富济贫;化身为一名武功绝顶的武林盟主,为家人而放弃一切,隐身深林,过朴素的生活。连做梦都梦到了自己在江湖中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每每到此,我的内心不由得膨胀,极度兴奋起来。这就是阅读给我带来的幸福。
有句名言说;有梦想总是幸福的,我的梦想,我的幸福,就是阅读给予的。
后来,我又长大了一点了。我开始读一些中外名著。我读的第一本名著,就是《简·爱》,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它就是打开幸福的钥匙。前部简·爱的遭遇催人泪下,接着她遇到了罗伯斯特——她的主人。他们一起在果园诉说心事,在马车上拌拌嘴,在灿烂星光中热情高歌。整部书弥漫着丝丝缕缕的甜蜜。感到他们被一股力量包围了,这就是幸福。最后罗伯斯特为简的离开伤心不已,又被无情火灾夺去一只手臂和双眼。可他们最后依然能再相遇,相爱,走向幸福的殿堂。
这是一部耐看书。每次我不开心,都会翻开书扉,汲取幸福的圣水,就会体现到,我,也是幸福的。我感谢它让我看到一个幸福的爱情。
有人问幸福是什么?我说:幸福是一种内心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