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坦然看挫折】
成功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因为它是经过不断的积累发挥,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所谓成功。人们往往看到的只是名人成功的那一刻,看到成功者脸上的微笑,但谁会看到成功背后的磨难、挫折呢。有的人只能接受成功带给他的兴奋喜悦,而不能接受挑战,不能面对挫折,他又何尝想过,没有不断从挫折走过来,哪来的鲜花和掌声。因此有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
挫折有如一堵墙,有了持之以恒、不屈不挠精神作为凿壁的武器,再加上艰苦奋斗做磨石,有谁还会被这看似坚硬的墙阻拦呢?
挫折又好似埋藏着无数财宝的石和土,而那些寻宝的人只是手握藏宝图--这个纸上谈兵的器械,这样是永远不会发现和拥有闪耀着金色光芒的珠宝。生命总是在挫折中茁壮成长为可以遮风蔽雨的大树,岁月总是在挫折中延长而发出耀眼的光芒。
有的人认识到挫折,却不敢去接触它,总怕挫折会像顽皮的孩子一样和他开玩笑。有的人和它接触了一段时间却要离开它,嫌弃它太刚强而无法和它融洽相处,而只有少数朋友欣赏它、爱护它,并长期和它和谐相处,是这少部分人感动了挫折,使它化为荣耀的成功。他们不断取长补短,最终是这少部分人取得了最大的胜利。
挫折也如成功一样,是人生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我们应感激挫折,面对它,带着乐观的心态接受它,面对挑战,我们更加应该坦然,真诚祝愿每个人都能和挫折做朋友,一起同甘共苦、生死与共,一起拼搏,创造美好的未来。
【篇二:做豆腐】
天气渐渐变凉了,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换上了棉袄。眼看着日历一张一张地少掉,年也越来越近了!在我的家乡有一种习俗,过年前每家每户都要做豆腐,所以这天晚上,外婆就提议说:“明天我们把豆腐做起来吧!”
我听了很高兴,心想着明天既可以做豆腐又可以吃豆腐了,连忙用滑稽的土话说:“好的!特别好!”妈妈和舅舅也用轻松的语气回答:“好的,我们明天早点起来。”咦?外公呢?原来外公去拿豆子和木头了。
“好起床了!”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被外婆的叫声叫醒了,我懒洋洋地翻了一个身,问妈妈:“几点了啊?”身子还躲在暖烘烘的被窝里。妈妈伸了一个懒腰说道:“五点半了,今天要做豆腐,所以要早点起床!”等我磨磨蹭蹭地下楼时,天才刚刚蒙蒙亮。外面寒风刺骨,到处都静悄悄的,唯独我们家却有种热腾腾的感觉。
开始了。我负责把豆放进石磨的小洞里,外公负责的是磨石,看那个石磨的气场就知道是个“重量级人物”。外婆负责做豆腐和接豆水,舅舅呢则是要把火烧旺,让锅沸腾起来等等。妈妈干什么呢?好吧,妈妈只能帮助我们端一下盘子或抓一个白布纱。
我一手拿着一个热水袋,一手握着一个小铁勺,每当外公转完了三、四圈时,就在用清水泡着的豆盘里装半勺豆,让它们滑入那个小洞洞里。外公说:“越是好吃的豆腐越要这么精细地打磨。”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有时外公会很吃力,推着一个大约有10公斤重的石磨,旋转着,就像老驴推磨一般。外婆可忙了,在这边接好豆水,还要倒在另外一个盆子里,上面还要架着一个细沙网上面铺着白纱布,过滤过的水则送去烧,不对是“蒸成块状凉菜豆腐”,被扣留在白纱布上的脏东西就被外婆精心挑去,再被白纱布包成小块块,又被搬到蒸笼上形成一个豆糊!最悠闲的要数妈妈了,由于外婆怕她会累就不叫她拿了,她只是有时帮我引入小豆豆进洞或去烧一会儿火。
我喜欢做豆腐,更喜欢一家人一起通过劳动感受生活的美好。
【篇三:有趣的探秘之旅】
火红的太阳灼烤着大地,棉花似的云错落有致地铺在蓝蓝的天上。天气,似乎和我的心情一样,十分雀跃。
一路上,我和同学们有说有笑,一边互相分享着零食,一边欣赏着窗外的风景。沿途的一幕幕美景从眼前晃过,再晃过,就像在放电影似的。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我们便来到了郑成功纪念馆。
“郑成功纪念馆位于南安石井,是南安市唯一的国家级展馆。”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一一参观了纪念馆里的陈列。纪念馆里悬挂的图画、简介和导游详细的介绍,让我深层次地了解了郑成功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和他的英雄事迹。参观中我不禁感叹:民族英雄郑成功那不屈不挠的品质,以及他深沉的爱国精神,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津津有味地饱餐一顿后,我们又马不停蹄地奔向下一站——东星奢石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巨大的石头画,随之而来的是耳旁伙伴们的赞叹声:“哇,真漂亮!”博物馆里展品丰富,还有各式各样有趣的活动:寻宝、磨石、石头作画……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石头餐厅”。只见一张超大的圆桌上,琳琅满目地摆放着许多“美食”:红烧牛肉、一品豆腐、佛手花卷……如此惟妙惟肖的工艺,看得我口水直流。我的眼前,突然浮现出一幕幕的画面:工匠们正用他们灵巧的双手,拿着石头,小心翼翼地雕刻……
一天的活动很快就结束了,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我们踏上了回家的路。这一次探秘之旅,不仅让我结交了新朋友,更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了解到了闽南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
【篇四:友谊贵在真】
在你与他交往时,你会不会因为一件小事而破坏你们的友谊?是心平气和,还是心浮气躁?是彬彬有礼,还是只知道指桑骂槐?是退让慈悲,还是不可一世?谁都不曾知道。
越长的友谊就越浓厚,可真的是这样吗?
我曾经幼稚的认为我和我的朋友认识时间长,友谊是坚不可摧的,于是我将她介绍给了我的另一个朋友,三个人就这样认识了。我一直自以为是的认为三个人就这样成为了朋友,可一切都不尽我心意。一份礼物,几句好话,不知不觉他们离我更远了,渐渐的,从开始的不愿意,到后来的不理睬我,我似乎意识到了这一点,我单独和他谈话,问他为什么不理我,结果让我既惊讶,又无可奈何:"他可以帮助我,给我一些我想要的物质,他有钱,而你没有。"说完,他离开了,真是令我意想不到的结果,在回去的路上,秋风吹散了,落叶带来了凄凉,却送走了欢乐。
我曾经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的友谊是用物质来维持的吗?是可以随机选择的吗?一个个事实告诉了我,这是真的,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事实。
我开始明白,在当今社会有权、有位、有钱的人是最受欢迎的人,他们从来不管你是靠什么手段获得来的,但这其中还是有些人,他们是靠自己的努力在金钱与权利面前,多年以来的友情将会不堪一击,像一张看似坚固却又内心脆弱的一碰就碎。所以说真正的友谊,它并不是靠你和他多年的情分所产生的,或许,在某一瞬间,另一个人对他的好处也会使你的友谊在与她的友谊画上句号。多年一起过来的风雨比不上别人半分之一的东西,人是会变的,但物却不会变,将来的一天,你又交了新的朋友,另一个人又用同一种方式使你们之间的情分破散。
友情是本质是纯真朴实美丽的,它是一种没有任何杂质的单质,纯洁高尚,所以当你交了一个知面不知的朋友,是应该会想到早晚有一天他会走,只有与你一同经管磨石吃过苦,尝过甜的人才是值得深交的朋友。
友谊贵在真而不是物质。
【篇五:亲情】
亲情是无法估计和测量的,它可以重如泰山,也可以犹如空气。他是一种让人难以忘却,恋恋不舍的感觉。
我的父母亲出生于农村,整天忙里忙外。父亲看起来黑瘦,头发黑白交错,手上满是干活磨得老茧,摸起来像磨石一样。
父亲从小就教导我要好好学习。在我写字时,他一向很安静的,不会打扰我。我写字的时候,他就拿本书看,让我觉得像有一位战友陪着我一样,就有了精力去写。我写烦了,他会和我聊天,把知识说地有趣。
母亲长着一张圆润的脸,比父亲胖一点,也比父亲年轻。平时会扎一个马尾辫。他总是把最好的给我。上了初中,她每天天没亮就起床给我做早餐,就怕我饿着,总是问我冷不冷,饿不饿……问得我都有些烦了。可当我问她这些问题时,她总是把自己放在一边,反过来问我。我知道她是为我好,希望我过得好。
有一次,我在家里看电视,看了一个早上。父亲说:“你好歹把你的书看一下,多看些书,少看些电视。”我假装没有听见,父亲又说,父亲看我无动于衷,我这时反驳道:“书有的是时间看,等会儿再看”。
父亲有些不耐烦了,一把夺过遥控器,把电视关了,我便不高兴了,气冲冲的出了房间,在一个角落蹲下,赌气不吃饭,这时妈妈来了,拿了一个馒头。笑着说:“吃些吧,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我被逗乐了,气也消了。亲情在我心中,无论怎样生气,亲情会将它消散。
父母会为了自己的孩子做出任何事,不是因为什么好处,是亲情的力量。我们也应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让亲情在无形中放大。
【篇六:劳动——我的幸福】
九月,带着对中学生活的美好憧憬,我来到了棕北中学。一踏入棕北,我就被它整洁、干净、优美的校园环境所吸引。明亮的玻璃窗,散发着光泽的磨石地板,宽敞洁净的教室……这一切都有着家的味道。我打量着一尘不染的校园,享受着校园绿意带给我的舒适。
同时,我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到底是怎样的劳动才能给大家一个如此美丽的校园呢?在与学长交流中,他们很多人都说到了学校已经开展了18年的劳动服务课程,这也激发了我对劳动服务课程的极大兴趣。
直到轮到我们班承担劳动服务时,我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在“上岗”前一周的周五就有德育处专职劳动课张老师,为我们每位同学划分区域,讲清职责,向我们讲解、示范每一个劳动的细节。
我向来不喜欢劳动,也不知道如何劳动。因此,尽管有了老师和同学的岗前辅导,当真正面对这些擦瓷砖、抹地板、捡垃圾、扫厕所的工作时,我感到的更多是兴奋之余的手足无措。表面看上去轻松容易的劳动却比我们想象的难得多;宽敞的校园却突然有了那么多的死角。一天下来,大家不免有些疲倦,少了兴奋。但是,第二天,大家还是打起精神,干劲十足。因为过去的几周中,我们都在享受他人的劳动成果,而现在,该是我们行动的时候了。更重要的是,作为棕北的一员,这是我们必须负担的“责任”。
出乎意料,我做得很好!当我担心自己能否达到基本标准时,却听到了指导老师的赞扬。那时我的兴奋甚至超过了测验拿到满分。这时,我明白:所有的事情都不存在绝对的困难或容易,关键在于你是否敢于尝试,用心付出!
一周,在每一次的擦拭清洗中,很慢,很慢;一周,在劳动的喜悦中,却恰似一眨眼的工夫,时间就在拖布和扫把间溜走了。爱因斯坦说过“为别人活着,生命才有价值”,我称不上为别人活着,只是为自己、也为他人服务罢了。但,看见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的快乐,这让我的生命有了更多充实的意义。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恐怕莫过于此。在劳动服务中,学会管理,学会尊重,学会感恩!
这必将成为我在棕北校园生活中最美好的回忆,因为它给予我的远超出了劳动本身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