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春的遐想】
春带给人们的应该是美好的回忆。然而,春天的万物生机却难以唤醒我心灵的那片荒地,因为我已无法抹去那春的遗恨。对春的遐想,也将永远定格在对童年的追忆。
又一新春来临,一缕春风抚乱了我的短发,撩发间,发现天空已没有了刚才的蔚蓝,灰蒙蒙的雾气向我压来。朦胧的迷雾中仿佛出现了一位戴着墨镜的少年,依然在笑,那是快活的笑吗?不,那是苦涩地笑!我突然感到心在颤抖。
那是个没有喧闹的春天,野花遍地是,像星光,像碎银般的细浪,波光粼粼的水面,像用金子镀过一样。就是这样美的春天,也难让我摆脱阴影。我真想一个人融入大自然,为这美好的春增添几分光彩,为他带去几分欢笑。
他叫刘超,和我同村,又是我的小学同桌。他的智慧,他的善良,他的宽容,他的不凡都在他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的光芒里闪现出来。转眼间,我们已经小学毕业了,以前像两只雏鸟,相互依偎,可羽毛丰满了,要各奔东西,又有什么办法呢?当时真正觉得痛苦的是他考上了沧州的一所重点中学,我只是进了附近的一处普通学校,为此,我充满了羡慕、嫉妒、恨和自卑,是因为怕他瞧不起我?还是因为别人把我们两相对比,带给自己难堪?我说不清楚。就这样,在猜忌中,彼此之间产生了隔阂。我们的友谊像嫩笋一般,眼看竹苗就要破土而出,却突然被人割下,一层一层地把友谊的保护层撕去,只剩下笋芯,在风中摇摇欲坠。
终于又迎来了春天。本希望春风能化解我们的不愉快,把那层即将凋谢的友谊之花再度吹开。可没想到的事发生了。
那是个春雨潇潇的礼拜六的上午,几个小学同学聚在我家打扑克。我打到兴头上,一时控制不了自己,顺手拿过身边桌上的一根细铁棍儿,舞动起来,不幸,铁棍儿扎到刘超的眼上,当时鲜血直流,他捂着眼嚎叫,我被这恐怖的一幕吓懵了,动弹不得。大人们闻声赶到,把他送进了医院,医生为他的眼睛判了死刑。从此,他的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就只剩一只闪光了。这一辈子怎么办?两家人焦虑万分,无奈至极。最让我感动和震撼的是刘超在极度绝望痛苦之际还一直坚持这事责任在他自己。可怜的刘超啊,由于我的过激,变成了残疾,还要努力为我辩护,我羞得无地自容。
春带给我们什么?纯洁的友谊?悲惨的结局?两个人同时的受伤,一个心里,一个身体……
春的确是美好的,他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卷。然而,对我来说,它却记下了春之遗憾。
【篇二:家乡的作文】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都有各自的特产。我生活在美丽的洞庭湖湖畔,“水涨皆湖,水落皆洲”,湖洲上一年四季长满了芦苇。
每年的三月份,被称作洞庭湖三仙草之一的芦苇就开始长出来了,妈妈就带着我去菜市场买芦笋。菜市场人山人海,我看见一根根穿着红色战甲的芦笋,妈妈买了一两斤新鲜的芦笋回家。我想:那红红的芦笋,煮熟了一定很好吃。我边想边流口水,那种味道太诱人了。
回到家,我们一家就开始忙碌起来了。七手八脚地干活了,连我也参加了。我们用锋利的.刀具划开芦笋的表层,再层层剥除笋皮,露出青翠如碧玉的笋芯。等到剥完这些芦笋,整个屋子都溢满了一股自然的清香。而此时,屋外的大铁锅里的水早已沸腾了,妈妈把这些剥好的芦笋倒进锅里,用锅铲翻腾几下,芦笋一下子变成了鹅黄色,妈妈就赶紧把这些焯水去苦味的芦笋捞起来,放进搁在木盆上的篾箕里,然后用清水漂洗几次完全去除苦味,最后用大盆装满清水浸泡起来,等到要食用的时候就可以捞起来。
每到过年爸爸买两条鱼回来下火锅,下火锅当然少不了一道菜--芦笋。这时候爷爷讲起了故事:在以前日本军侵略到了洞庭湖这里来,游击队员躲进芦苇荡,等日本人过来,就趁机袭击他们……我们一边听着故事一边吃着芦笋,感觉此时的芦笋格外香脆。
芦笋是我故乡的特产,也将是我童年最美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