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不做原地转圈的毛毛虫】
课堂上老师带领我们学习法布尔的“昆虫的史诗”——《昆虫记》,看到了这样一个片段:松毛虫外出觅食时有这样一个习惯,所有的松毛虫都会紧跟前面的松毛虫,与它走一模一样的路线。有次作者将几只毛虫绕成一圈放在花盆沿上,于是毛虫便开始周而复始地转圈圈,一直转了好几天都没有走出这个花盆沿。
看着这段话,我陷入了沉思。毛毛虫引申出两种人——盲目跟风者和不懂变通者。
盲目跟风者多存在于追求“时髦”的年轻人身上。这些“时髦”的年轻人紧跟着时代的潮流,要求自己走在时代的前沿,连背包和发型都一日一换。仿佛只要跟不上潮流,自己就会变成“土老帽”,被人嫌弃,被人嘲笑。他们用变化的速度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的“高尚”,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这真的有用吗?他们盲目跟随潮流,却没有尝试过去寻找一种最合适自己的状态,导致自己心力憔悴,折腾到最后只剩无奈。
不懂变通者在人群中占的比例也不小。生活中总能见到这样一些人,他们夹着包,行动僵硬,神色冰冷,明明还活着,身上却没有了朝气,宛如行尸走肉,或是被设制好程序的机器人。他们的观念中没有“随着时间事件的变化而变化”,只有“按计划行事”,呆板又无效率,解决问题的时候总是抓住一个办法就不放,就算是错的也总是死钻牛角尖,不撞南墙不回头,直到撞得头破血流后,才肯捂着头灰溜溜地换个方向。他们总是沾沾自喜于自己的“以不变应万变”,全然不知自己在他人眼中是多么可笑可怜。
在这世间被迷住双眼的人还有许多,有些人甚至是固步自封。我们不应做原地转圈的毛毛虫,而要做带领大家走向胜利的领头羊!行动起来,擦亮双眼,迈开双腿,走出这个封锁自己的“花盆沿”!
【篇二:为变通者鼓掌】
最近,摩拜单车的“红包车”业务似乎大受欢迎,规则是这样的,每晚八点之后,全市单车中会“随机”挑选出“红包车”,这些“红包车”只要骑满十分钟,就会获得红包——现金奖励,有些人据说已靠此赚了几十上百了,很多人便欲欲跃试,摩拳擦掌。
其实,试了几次,不难发现这是一种手段,满大街上,摩拜单车是不会有“红包车”的,通常,在繁华地带,一般红包车只在城市中偏僻的角落中,我们使用者自己都很难找到,更别提管理人员一辆一辆找了。
那么这其中的“手段”究竟是什么呢?
其实,有些人会选择把车停在家门口,这是天经地义,但是摩拜单车的管理层,因为要找到车,就会显得很不方便。所以,摩拜单车的上层便想出这么一个办法来管理车。多余的时间,完全够他们来多做一些营销活动来赚取更多的利润,所以这些“红包车”所损失的钱,根本不值一提。
这,就叫变通。
摩拜单车的管理层,针对广大消费者好贪蝇头小利的特点,巧妙变通,既使管理更加方便,又算是“俘获人心”。看破了,也只能自愧不如,这种变通方式,实在精彩。
我想,我们的社会中,就是缺少了些变通。例如,大气污染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各种福利体系不完善、不公平,就连梧桐絮问题都没有出路。
拿梧桐絮问题来说:砍几株梧桐,种点别的易于生长的树木,有何不可?但是,比较难实现的缘故,不愿意这么做。但是梧桐絮给人带来的巨大影响,不容忽视,我们老百姓想到的,不过移种几棵。
我想,我们应该为像摩拜高层这样善于变通的人鼓掌,善于变通,提升的不仅自己的利益,也有全社会的利益。
所以从现在开始,学习中遇到难题时,变通一下,你会发现一切都不如你想的困难。
【篇三:天下无常理,唯有变则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文明的标准级是规范,以道德约束人心,以规范管理行为。可条条框框为金科玉律耶?颠扑不破耶?非也。天下无常里,唯有变则通顺,应时代而变革才应是天下之公理。
“左行右立”这一倡导的取消,正说明了这一道理。社会的发展是螺旋上升地,是曲折前进的,制定规范是初衷总是好的,可实践中遇到困难问题也是在所难免。或是逐渐落后于时代,或许设想与实际相脱节,难道这是我们应倒逼时代顺从规范吗?当然不可以,根据实际,顺应时代,做出改变,才是合理的应对。
昔日亡国之钟敲响,今朝砥砺中流击水,变革,推动古老中华前进。
《韩非子》中有言:圣人不循旧,不法古。若是一味顺从遂人氏时代的原始社会教条,想必人类是来不到今天的信息时代了,从胡服骑射到孝文帝汉华,从商鞅变法到改革开放,可以说,变革精神深植于中华民族血脉中,推动国家一路向前。清王朝不肯看世界,胶柱鼓瑟,落得个潦草收场。而新中国顺应时代变革,勇立潮头,取得瞩目发展成就。何以强国,唯有变革。
变通者另辟蹊径,开创时代改变,让世界更美好。
发明的诞生无非都是改变世界的尝试。不愿黑夜中忍受黑暗之人发明电灯,不愿山水相隔就音信难,船只人发明电话,改变生活方式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体现。辫子、裹脚是不值得维护的教条,国人抛弃,走向文明,而印度人只顾遵守在家中排溺不净的教义,随地大小便,弄得环境恶劣,横河污浊,拥抱新时代的人走向美好。改革旧弊病的人享受成果,改变创造,生活美好。
积极改变的现实意义还不止于此,传承传统文化更需要我们积极改变,一味追求原汁原味,不肯顺应时代,只能是自掘坟墓。而故宫成了网红,文创产品市值暴增,王佩瑜改革京剧,年轻人也喜闻乐见,谁说传统文化死板不新潮?其实缺的只是变革之心。
小小的变革,彰显着当代中国的蓬勃朝气,迂腐守旧不知变通,早就成了过去式,有破有立才是如今我们的宣言,感便感通-,我们的未来是光芒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