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不一样的精彩】
放慢脚步,你就会发现不一样的精彩。
——题记
真美!
摇下车窗,望着眼前这一座巍峨的山峰——笔架山,我由衷地发出了赞叹,也默默地在心中下了决心——我一定要征服它,爬上顶峰,欣赏最精彩的景色!
挽起袖口,背上背包,我已经迫不及待了,爸爸笑着叫我放轻松,可我哪还管这些?索性一溜烟便跑在最前面。
“嘿哈!嘿哈!”我在步流星地向山顶进发,可体力终究是不支了,我气喘吁吁地靠在峰旁的一块大岩石上,稍作休息。这时,爸爸与妈妈笑吟吟地不紧不慢地赶了上来。
“怎么?我们的‘先锋’这么快就不行啦?”爸爸笑吟吟地说道。“只是稍作休息罢了,我的目标——嘿嘿!”我向山顶的方向望去。
“喏!”爸爸递过他的手机,我明其意地接过——“哇!”我看着手机上一张张精彩美丽的图片,又不由得发出惊叹。“这是哪儿?”我问道,爸爸笑而不语,望向了我们来时的路。这……不会吧?我的心中充满疑惑,而也在这时,我才发现周围的景象是那么美丽——悠悠的石道,两旁种着我叫不出名字的花草树木,悠静的古亭,依偎着一颗古老的槐树,一切,是那么的美丽!我有些不知所措了。爸爸又扶着我的肩说道:“放轻松,走吧,这一路上可精彩了呢!”我不再反抗,不紧不慢地跟在父母后头。
一路上,我望着身边应接不暇的美景,有几分陶醉了,高大的树木整齐地排放,散发着芬香的花儿错落其间,还有那我叫不出名的野果,咬一口,说不出的滋味一直淌到心里,耳旁不时传来山中泉水潺潺流动的声音,拘捧起一口水,甘甜一流流到心中……一直,是那么精彩。
“我们到了!”爸爸一语惊醒梦中人,我环顾四周美景,心中却还留恋着一路上的精彩。“知道了吧!”爸爸笑着摸着我的头,又略有严肃地说道:
“放慢脚步,沿途的美景又何尝不是一种精彩?学习,亦是如此呢……爸爸又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
我恍然大悟,又若有所思地自语:“沿途,别样的精彩,放慢脚步……”
“想通了?”
“嗯”我轻轻应了一声,回味无穷。
【篇二:秋游真开心】
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坐上校车,浩浩荡荡地去明孝陵秋游。大家都似放出笼子的小鸟儿,一路上叽叽喳喳,兴奋得几乎停不下来。
到了目的地,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下了车。我抬眼望去,不远处的道路上,铺着一层金黄色的落叶,美丽极了。远处,秋高气爽,层林尽染,红色、黄色、绿色各种颜色的树叶混在一起,让人目不暇接,只能深深地赞叹:“秋天真美啊!”
大家一起来到了石象路,这条神道更是色彩斑斓,秋景如画。古老的石道边,依次排列着各种石兽,有大象、狮子、骆驼、马等等,有的跪着,有的站着,让人浮想联翩。同学皓皓说:“那头大象像不像我啊?看,和我一样强壮有力!”大家看他站在石象边,努力做出有力量的样子,都笑了。班里的文文同学回道:“想要和石象一样强壮,你得回家多吃饭多锻炼。下次我带上尺子帮你量,看看你的腿有没有大象粗。”大家笑得更欢快了。
秋景还没看够呢,转眼就到了大家休息用餐的时间。这个时刻,每个人都拿出了自己带出来的各种零食分享,转眼就堆满了地垫,大家快乐地尝尝这个,吃吃那个,说着各种有趣的话,老师在边上忙着给大家拍照,笑声一浪又一浪。
时间过得真快,一会儿我们就都要返校了,大家都有些恋恋不舍,因为这次秋游真是太开心了,而我都忍不住期待起明年的秋游了。
【篇三:成功,感觉真好】
我走得很慢,但我从不后退。
——题记
午后,坐在椅子上,手捧着一杯沁人心脾的红茶,细饮一口,涩涩的,但随后,一阵甘甜席卷而来,成功不也是这样子吗?只有经历挫折与磨练,才能收获属于你的那阵甘甜。
去年假期,我与妈妈、爸爸、表哥一家一起去静宁的公园登山。
来到山脚下仰望,只见弯弯曲曲的一条石道插在山间。开始登山了,我和表哥先顺着石梯往上冲,把大人们远远地抛在后边。刚开始还觉得容易,可到了半山腰,石阶没了,山势越来越陡,我们不得不放慢脚步,这时,当过兵的姨父大显神威,几下子就追了上来,我一边小心翼翼地往上爬,一边不停地为自己加油,我们手脚并用地努力爬着,终于到达最刺激的“一线天”了,这里是典型的石灰岩地貌,石间皱折多,石笋,石缝密布,很难找到落脚的地方,不小心就要踩到松动的石块。
在姨父的带领下,我用上攀岩的本领,先将手扣住石缝,再挪脚踩稳,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往上移。好不容易才上了较低的山崖,低头看崖底,有两、三米深,黑乌乌的,真令人腿软!我战战兢兢地不敢动了,向上,是陡峭的山崖,向下是黑乌乌的崖底,真让我进退两难啊!正当我骑虎难下的时候,爸爸说:“怎么,忘了列宁是怎么走过悬崖的?”听了这话,我深吸了一口气,渐渐有了灵感,想起李可染的一句话“峰高无坦途”是啊,在万丈高山中怎么会有平坦的道路呢?只想认定目标,就要勇往直前,决不退缩!
这次的“挑战”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论做什么事,都要克服恐惧,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到达目的地。
【篇四:华山游记】
“自古华山一条道,奇险天下第一山”。华山之险,亘古少有,自西峰索道而上,入目皆是山色,绝崖千丈,刀削锯截,陡峭巍峨,阳刚挺拔,似一斧从天降,劈开这碧落之山,尽显傲然风光。
登华山极顶,仰天池,云近咫尺,熹微之际,极目远眺,群山起伏,苍苍莽莽。
下南峰,走曲折石道,山风微拂,灵台清朗。自朝阳台望莲花峰,山脊一线,盘绕而上,四周云雾缭绕,崖上苍松,衬险峻山体,不同于黄山之俊美灵秀,反有冷峭与肃杀之气,华山之美,尽显于此。
经金锁关而下,满目红绸于风中招展,绵延不绝,瑰丽明艳。
石道旁,见“华山论剑”四字,用一色朱砂书于石壁之上,笔势豪迈,潇洒奔放。遥想当年,武林高手之龙蛇之姿,如影剑花,不禁令人心潮澎湃,难以平复。
登北峰,四面绝壁,上冠景云,下通地脉,巍然独秀,石色苍黛,有若云台。
正所谓“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华山之巍峨雄险,奇拔灵异,“天下第一险”之称号,名不虚传,实也!
【篇五:烟雨朦胧】
时光在不停流逝,岁月的网也在不停的编织,不停的轮回,愈来愈显得宽广,收获的也更多,犹如那朦胧的烟雨,总勾勒起我们的遐想,一见又是一个值得回味的梦。
清晨,微风是我的闹钟,随风而醒,它携带着被细雨润过的空气,带有嫩芽的呼唤,野菊的暗香,泥土的芳香,空气本无味,那只是自然的味道,是日月的沉淀,历风历雨而来的,自然净化了污秽,剩下的是精华,是纯粹,立足檐下用心品味一番,当然品味还远远不够,还得近赏。
离开寒舍,走上用石块铺的小道,石道旁是两行柳树,柳枝似柔发般飘逸,使暂停般的清晨活跃起来,雨燕似乎挺兴奋,穿梭在低空,仿佛又在寻觅着什么,一会落在枝上,芳草上的露珠还未滴落,野花也昂首起来,像在等待着什么也许是隐藏山后的太阳,但先来的不知是雨,还是晨阳。继续行走,石道尽头是面湖,是清晨中的仙境,我疾步而去,险些滑倒,连鸟儿都在为我担心,叽叽喳喳起来,顾不上那么多,来到湖边找个石头便是一坐,便观望起来,由于很早,湖上的水气还在氤氲,一切进行的很缓慢,心也渐渐平静下来,不一会儿有一头牛来到湖边饮水,嘴一触碰到湖面,便惊吓到了正在用餐的鱼儿,鱼跃出湖面又钻了进去,可谓逃亡一般,意识也是强,原本平静的湖面,出现了一道道波纹,随着牛嘴的闭合,波纹渐渐向我这边靠拢,最终打在岸边的水草上,水草也开始舞动。
呆滞了许久,湖面平静了下来,鱼儿也露出湖面,带有谨慎的游着。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湖面开出朵朵水花,没错,连云朵也参与了进来,只不过来的晚了罢,慌忙的人纷纷散去,唯有我不紧不慢的起身,踱着脚返回,可真是有点道中遇雨,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的味道,嘴角微扬,望着烟雨朦胧,倒是一种独特的体验,为何要拒绝呢?
【篇六:游九龙山】
冬天寒风刺骨,但却挡不住我对冒险的热爱。今天,我要和同学一起去爬山径崎岖的“九龙山”了。
一进入山门,一条陡峭而狭窄的石道就展现在眼前,不紧不慢地带我们入山,我们顺着石道小心翼翼地往前走。路的左边是高耸入云的山崖,右边有一条宽大的河流,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像一面翠绿的镜子。我试图拿起一块大石头往下扔,可水面像是有一层看不见的护甲一样,只被石头砸出了一个小白点,和几条若隐若现的裂纹。
走了半个小时,终于来到了山脚下。向上的石阶,因为天气寒冷已经结冰了。冰千姿百态,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有的像透明的水晶房屋……
一路顺着淙淙的流水向前,我们迫不及待地寻找九龙瀑布。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般景色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告别瀑布,我们来到了惊险刺激的攀岩地带,只见高高的悬崖挂着锋利的冰柱,没有台阶也没有路,只有一根铁索。我心里默默地打起了退堂鼓:“这么高这么滑怎么下去?”妈妈先下,她轻轻松松就下去了,轮到我了,我克服了心中的恐惧,大胆地紧抓铁索,迈开双脚,学着妈妈的动作,一步一步、慢慢地往下爬。突然,一只脚没踩稳,我整个人贴着石壁滑了下去,幸好妈妈接住了我,不然我就要掉进冰冷刺骨的水里了,现在想想还心有余悸。
九龙山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我心目中最美的地方。冬季冰天雪地、银装素裹更增添了九龙山的美!
【篇七:我爱长沙】
长沙,是镶嵌在祖国南部的璀璨星城。自人类文明诞生伊始,它在风雨中伫立,与流淌的岁月交织,傍着母亲河湘江,走到了如今。这个现代化的城市,何尝不是众多湖湘子弟腾飞的起点,何尝不是我们寄送真情的目标?我今天要说:“我爱长沙”。
我曾见过马王堆汉墓的历史遗韵,更目睹了湘江新区的荣光,三国孙吴简牍刻下的是沧桑的过往,“天河”排列出是浩瀚无垠的未来畅想。自古有“无湘不成军”一说,而如今,影视、出版、演艺等数支“湘军”和多方面的蓬勃发展令这古老的土地再次复苏,为此,我自豪!屈贾之乡的才子曾掀起了革命的怒涛,洗尽了腐朽,“经世致用,兼收并蓄”的湖湘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他们为祖国无数次的奉献自己的力量,为此,我骄傲!
我生于长沙,长于长沙。春,仿佛可以嗅到杜鹃花的香;秋,仿佛可以看见爱晚亭红枫的艳。听着愿做革命螺丝钉的雷锋的故事,汲取着岳麓书院散发出的书香,大口的品尝一代伟人毛泽东都赞不绝口的臭豆腐,走过太平街的那从烈火中脱身的石道……这是故土,也是故城。
在霓虹灯下的今日的长沙,是那么繁华兴盛。而昔日的长沙,是在那場浩劫后永远消失了吗?不,那个长沙只是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里。
长沙,是我说不完的,但我敢肯定,在我心里,一定有那么一个区域,存着这么一个念想,我的念想也将永远的向着这自历史烟云中蜕变而出的古城——“我爱长沙”!
【篇八:游石林】
去年“五·一”的那天,我去了距昆明七十多公里的“石林县”。听说那里长了许多千奇百怪的石头,而且那里还是传说中“阿诗玛”的故乡呢。
刚路过一片大水塘(哦,那水塘是叫“狮子池”吧)视线就被一块巨大的石壁遮挡了,它静静地矗立着,像被大斧头劈过似的那么光滑。在它面前我显得更加渺小。我奋力地往上看,总算看清了,石壁上刻着红色、苍劲有力的两个大字——“石林”。顺着蜿蜒的石道,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奇妙的世界,一根根石柱、一块块石壁、一座座石峰重重叠叠、千姿百态。有的像乌龟、有的像小狗、还有的像一群群跳动的小松鼠,显得惟妙惟肖。看,那里半蹲着的不就是孙悟空吗?还有沙和尚、猪八戒、唐僧也在呀!难道他们“西天”取经,正好路过这里吗?游客的一声喊叫,打断了我的遐想,顺着他们手指的方向,我昂起头,只见两块大石壁的夹缝间挂着一条湛蓝湛蓝的“蓝丝带”,那是“一线天”。
踏着一级级石阶,我终于登上了石林的最高峰——“莲花峰”。放眼眺望,那就是一片石头的“森林”。它们形态各异、壁峰之间,金竹挺秀、山花香溢、一派生机盎然。我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了这无与伦比的“天下第一奇观”。我对着长空高喊,阿—诗—玛—我一定会再来的。
这是昆明的,是中国的,也是全人类的“世界地质公园”——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