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为中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首而读书】
周恩来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毛泽东的左膀右臂。周恩来在12岁时就说出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样气势磅礴的话来。他在出国留学之际对老师和同学们说:“望在中国腾飞之日相见”。可见他对解放全中国的决心和信心非常坚定,并由来已久。
现在的中国,安稳祥和、国富民强。我们有了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我们应该珍惜这样的环境。底层的农民工,虽然没有什么学历,却也用自己的双手建造了我们美好的花园。但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会完全替代底层农民工的工作,很多没有技术含量的工种会逐渐消失。底层民工将无法在城市立足,他们后代的生存状况将会面临挑战。我觉得目前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的读书环境存在很大差距,就比如我的弟弟和他的伙伴们,他们没有更多的课外书,缺少美术工具,缺少音乐器材。我认为应该保证农村孩子的学习环境,保证他们有充足的教具和先进的软件设施。我不认为我长大后能有多么厉害,我只希望能做一名乡村教师,让他们打好基础,改善他们的学习环境。
中华的崛起,除了科技的进步、还需要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现在国人出国门,做出了很多让我们国家蒙羞的行为。我们新生一代应该改变这种情况,只有品行好、素质高的老师才能教出高素质的学生。我希望能有更多的高素质老师能投身于边远地区,为当地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才能够让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首。
农村的孩子也好,城里的孩子也罢,他们都应该享有同等的机会和条件。所以我坚定了努力学习的决心,长大后团结更多力量,来改善农村及偏远地区的教学质量,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周爷爷“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我愿“为中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首而读书”!
【篇二:学会独立飞翔】
遥望蓝天,多想自己是只小鸟,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你当然知道,实现这一愿望,需要一双强有力的翅膀。只要有了这双翅膀,我们会飞的更高,更远。
——题记
我能够知道许多美味的菜肴,却做不出一道简单的家常小菜,因为父母告诉我,做饭做菜不用我操心,把学习搞好就行了;我能熟练的写出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却不能种出一盆仙人掌,因为父母告诉我,做那样的事情很费时间,弄不好还会刺伤手指;我说我想和同学周末去城里买书,父母如临大敌:“乘错车怎么办?遇到坏人怎么办?”……我知道父母是因为爱我。谁都清楚,中国的城市任何一所小学门前,都可以看到这种状况:许多家长站在校门两侧,孩子们蹦蹦跳跳的跑出来,几乎所有的书包也顷刻间变成了家长的。头发斑白的爷爷奶奶们将手中早已准备好的巧克力,糖葫芦送到自家“宝贝”手中,于是孩子在面前边吃边玩,而身后的老人像仆人一般紧紧的相随。
呵护是一顶美丽的伞,一把精致的摇篮,但是那只是针对与那些尚未抵达青春彼岸的儿童,而对于那些涉足青春之河的青少年来说,这美丽之伞成了一朵令人窒息的云,让你的梦永远只是梦;尽管这把精致的摇篮摇了许久许久,但不能让你向前迈进一步。有时,我们需要的,是独立自主。
如果没有独立,当心理脆弱,离家出走,心里封闭,早恋,代沟这一系列的问题盘旋在你周围时,你只能是睁着迷茫的眼睛问:“妈,我该怎么办?”
就拿一位大学生来说,许多人都认为,哇!能够上名牌大学,真是太聪明能干了。可不曾想到他能够考上名牌大学,却不能对自己的生活自理,不能独立,甚至连自己的袜子也要从学校寄回家给父母洗,即使这个社会需要的是有才学的人,但对于我来说,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人,学那么多的知识又有何用呢?到头来也只是“书呆子”一个。但毕竟这是城里人,他们能够靠山吃山,靠父母吃父母。可在农村,家庭贫困,谁又有时间帮你洗袜子?父母?不可能,父母仅有的时间只能花费在脸朝黄土背朝天,努力工作赚钱供你读书的上面,甚至有时连自己的衣服都没空洗,又哪有时间来帮你洗呢?
因此,我们要学会独立自主,在跌倒中爬起来,在困难中学会坚强,就像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农村孩子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也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更没有足够的钱财,但农村孩子有比城市里孩子更为珍贵的东西,农村孩子大多会顺从,但农村孩子则不一样,他们会反驳道“爸,妈,就让我学学,就算是将来书没有读成功,最起码我能靠一技之长来养活自己,不用依赖他人。”
学习固然重要,但独立更重要,哪怕我们没有学有所成,但至少在面临人生当中的重重困难,我们不会再问:“妈,我该怎么办?”,毕竟父母不能陪你一辈子。只有学会独立,一个人生存的潜能,意志的强度,心理的韧性才能受到前所未有的洗礼和考验,才会闪烁出格外耀眼的光芒,只有学会独立,我们才会在学习和生活的蓝天中自由的翱翔。
【篇三:篮球女孩】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事。我最喜欢的事是篮球。
十岁那年,看见篮球场上的小哥哥们打篮球好帅,我羡慕极了!便回到家中对妈妈说:“我喜欢打篮球,可不可以嘛!”“不可以,你一个女孩子干什么不好,干嘛喜欢男孩子的运动?”妈妈很凶地警告我。
从此我再没有提起过此事。但你认为我放弃篮球了吗?没有,八年级时,加入了学校篮球队。因为喜欢,所以我非常刻苦地训练。
篮球队成立没多久,就要面对市区学校间的篮球联赛,我们自然代表学校承担起了比赛的重任。
篮球队的成立纯属急来抱佛脚,从成立到参加首场比赛,也仅仅不到两周时间。为了应付比赛,我们这些从没摸过篮球的女孩子真是拼尽全力了,每天比其他同学早到校一小时训练,中午提前到校四十分钟,下午放学后再延长一小时,从最基本的拍球到带球、传球、投篮,以至于防守、突破、进攻,都是从头学起,高强度的训练,让我们这些“娇小姐”吃了不少苦,流了不少汗,有些人泪也没少流,好在没有谁打退堂鼓。草草上马的这支球队就这样应急出征了。首场比赛我们面对城里一名校队,看着人家牛高马大的阵容,光人家那一身亮丽的球服都让我们羡慕不已,我们都有些气馁:我们这些出身农村的瘦小单薄的“小不点”能PK过人家铁塔似的“巨人”吗,不由得心生一丝怯意。临上场前,教练开始排兵布阵了:“小丽、小雪前锋,小芳、小乐后卫,小君中锋。”我很认真地听着,没有我,自然我在替补的行列。我有丝失落。上场前我鼓励队友:“别紧张,加油!”。
上半场我们以两球之差处于劣势,但这并未如我们当初想象的那般糟糕,这样的成绩给了我们希望。下办场比赛时,教练说:“小燕上,到中锋的位置。”谢天谢地,我终于可以上场了!我很高兴,一蹦子跳得老高。“加油,相信你是可以的。”队友们给我加油,我也暗暗给自己鼓劲。
赛场上,我拿到了球,一时的紧张,有些手足无措,慌张中竟然把球传给了对方。完了,我要下台了。我心里有些沮丧。但教练并没有让我下去,鼓励我不要慌,要稳扎稳打。场下的观众有人为我们队欢呼:加油!你们是最棒的。我信心倍增。
比赛的结果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不但撵上了对方,而且超他们三个球。
后边的几场比赛我们战绩不俗,最终在市区十六个学校中我们排在第四名。
也许我们是支实力型的球队,教育局竟然让我们这支农村球队和城里学校一支球队参加全区中学生篮球比赛。在首府银川参赛的一星期让我们这些农村孩子开了眼界,也增长了见识。比赛的闲暇我们积极训练,农村孩子的汗水摔落在那样高端的球场上,农村孩子的梦想找到了放飞的晴空。那一次比赛,我们可谓是收获颇丰,学校男队夺得了全区第四名,我们女队夺得第六名,学校被授予“体育道德风尚奖”。
当三块自治区级的奖牌抱回学校,农村孩子的眼睛被照亮了,农村孩子的脸上映照着金色的光芒。
当初反对我打蓝球的妈妈一脸喜悦:“女儿,你真棒!在妈妈心里,你就是第一!”从此,村子里的人都知道我们白家出了个会打篮球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