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星空下的遐想】
又是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我坐在屋前的石凳上,望着满天的星星,仔细地数啊找啊,哪颗星星是妈妈呀。因为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告诉我:地上多少人,天上多少星。十年了,不知有多少个夜晚,我数着天上的星星,对着茫茫夜空大声呼喊:“妈妈,妈妈,您在哪儿?女儿想您啦!”
妈妈很爱我,我也很爱妈妈,可她生病了,是尿毒症。看见妈妈躺在病床上无力的样子,看见妈妈透析时痛苦的样子,作为女儿,我却无能为力,我心如刀绞,只能躲在一边偷偷地流泪。我是多么希望妈妈早点好起来,和我一起坐在屋前的石凳上,数星星看月亮。听她唱歌,听她讲故事。然而这一切不会再有了,妈妈终于没有挺过去,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摸着妈妈冰凉的双手,我大哭起来,伤心地喊着“妈妈,妈妈,你醒醒,你醒醒呀!”可妈妈再也听不见了。那年,妈妈二十七岁,我才四岁。
清理妈妈的遗物时,发现了妈妈写的一份遗书。我看不懂,爸爸念给我听:庭军(爸爸的名字):我知道我的病是治不好的,不要再给我透析了,那是浪费钱。我们的家境本来就不好,留点钱给小雪吧。她上学读书要钱,我不希望她没有了妈妈,就上不成学,吃的穿的都比人家差……
小雪:我亲爱的女儿,妈妈走了,妈妈最不放心的是你呀!你还小,还不懂事,妈妈多么希望你快快长大。没有了妈妈,你要坚强,要努力读书,要担当起责任,成为家里的半边天。雪儿,想妈妈的时候,就看天上的星星,那颗最亮最亮的星星就是妈妈呀。
十年了,这份遗书一直放在我的书袋里。想妈妈的时候,我便坐在屋前的石凳上,一边望着天上的星星,一边大声地念着妈妈的遗书,我是念给天上的妈妈听呀。
今夜星光灿烂,那颗最亮最亮的星星就在月亮边吧,她眨呀眨呀,好像是妈妈在冲着我笑呢。妈妈,我告诉您,我做了个梦,梦见我像牛郎一样乘着老牛皮飞呀飞呀,飞到了您的身边。您紧紧地抱着我,不肯放下,我们俩说个没完。妈妈,我告诉您,现在我长大了,都读初中了。家里的事我都能做,洗衣做饭呀,照顾奶奶呀,一点也不觉得累。有一次,奶奶病了,爸爸不在家,我就一个人用三轮车把奶奶送到了乡卫生院,还陪她打吊水。每天放学了,我还要做晚饭,好让劳累一天的爸爸吃上热喷喷的饭菜。我在学校的表现可好了,成绩也不错,老师经常夸奖我。我想,妈妈不在了,我要更加努力学习,要考上大学,好让天堂的妈妈天天高兴。妈妈,我好想您,想起您在家时为我们操劳的情景,想起您谆谆教导我的话,是您教育了我要勤劳孝顺,要力求上进,要担当起责任。
妈妈,您看,我真的长大了!
【篇二:遐想作文】
又是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我坐在屋前的石凳上,望着满天的星星,仔细地数啊找啊,哪颗星星是妈妈呀。因为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告诉我:地上多少人,天上多少星。十年了,不知有多少个夜晚,我数着天上的星星,对着茫茫夜空大声呼喊:“妈妈,妈妈,您在哪儿?女儿想您啦!”
妈妈很爱我,我也很爱妈妈,可她生病了,是尿毒症。看见妈妈躺在病床上无力的样子,看见妈妈透析时痛苦的样子,作为女儿,我却无能为力,我心如刀绞,只能躲在一边偷偷地流泪。我是多么希望妈妈早点好起来,和我一起坐在屋前的石凳上,数星星看月亮。听她唱歌,听她讲故事。然而这一切不会再有了,妈妈终于没有挺过去,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摸着妈妈冰凉的双手,我大哭起来,伤心地喊着“妈妈,妈妈,你醒醒,你醒醒呀!”可妈妈再也听不见了。那年,妈妈二十七岁,我才四岁。
清理妈妈的遗物时,发现了妈妈写的一份遗书。我看不懂,爸爸念给我听:庭军(爸爸的名字):我知道我的病是治不好的,不要再给我透析了,那是浪费钱。我们的家境本来就不好,留点钱给小雪吧。她上学读书要钱,我不希望她没有了妈妈,就上不成学,吃的穿的都比人家差……
小雪:我亲爱的女儿,妈妈走了,妈妈最不放心的是你呀!你还小,还不懂事,妈妈多么希望你快快长大。没有了妈妈,你要坚强,要努力读书,要担当起责任,成为家里的半边天。雪儿,想妈妈的时候,就看天上的星星,那颗最亮最亮的星星就是妈妈呀。
十年了,这份遗书一直放在我的书袋里。想妈妈的时候,我便坐在屋前的石凳上,一边望着天上的星星,一边大声地念着妈妈的遗书,我是念给天上的妈妈听呀。
今夜星光灿烂,那颗最亮最亮的星星就在月亮边吧,她眨呀眨呀,好像是妈妈在冲着我笑呢。妈妈,我告诉您,我做了个梦,梦见我像牛郎一样乘着老牛皮飞呀飞呀,飞到了您的身边。您紧紧地抱着我,不肯放下,我们俩说个没完。妈妈,我告诉您,现在我长大了,都读初中了。家里的事我都能做,洗衣做饭呀,照顾奶奶呀,一点也不觉得累。有一次,奶奶病了,爸爸不在家,我就一个人用三轮车把奶奶送到了乡卫生院,还陪她打吊水。每天放学了,我还要做晚饭,好让劳累一天的爸爸吃上热喷喷的饭菜。我在学校的表现可好了,成绩也不错,老师经常夸奖我。我想,妈妈不在了,我要更加努力学习,要考上大学,好让天堂的妈妈天天高兴。妈妈,我好想您,想起您在家时为我们操劳的情景,想起您谆谆教导我的话,是您教育了我要勤劳孝顺,要力求上进,要担当起责任。
妈妈,您看,我真的长大了!
【篇三:我的梦想】
小时候,每次爸爸外出回来,总会给我带来惊喜——几件玩具,数包糖果。爸爸经常问我:“菲儿,长大了想做什么?”我说:“长大后想像爸爸妈妈一样打工,像爷爷奶奶一样种田。”每当这时,爸爸总会点点我的额头说:“傻孩子,打工种田没多大出息!”似懂非懂的我撒娇道:“我就要和你们一样。”
四岁那年夏天,爸爸从常州打工回来,带来一个让人心悸的消息:他患上重度肾功能衰竭。这晴天霹雳般的消息,震惊了家里每一个人,爷爷奶奶沉默无语,妈妈暗自流泪,爸爸脸上满是茫然与无助。我知道爸爸的病是很难治愈的,换肾所需要的巨额费用绝不是我们普通家庭能承受的。爸爸决定放弃治疗,他一天天地消瘦下去了。
在我六岁那年,爸爸终于在家人的劝说下去医院做透析治疗。奇迹出现了,住院二十多天后,爸爸与先前判若两人,他满面笑容,自信而健谈。
爸爸告诉我是医生给了他希望和活下去的勇气。看到爸爸日渐挺拔的身影,我对医生充满了感激与崇拜。当爸爸再一次问我长大后想干什么的时候,我脱口而出:“长大了我要做一名医生,治好一个个像你一样的病人。”爸爸抚摸着我的头,投来赞许的目光。
每当我陪爸爸治疗时,听到医生一句句亲切的话语,我心中就充满了温暖。一位医生微笑着问我:“小朋友,你长大了想做什么?”我高声答道:“我要做一名像你一样的医生,治好所有的病人。”
【篇四:来自位置的启示录】
位置就像硬币一样,任何事都有两面性,从不同的位置看待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天色逐渐变暗了起来,赶紧挤公交车,我的天呐!公交车上的人多得水泄不通。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找一个舒适的位置,可却始终找不到。是啊,人生就像位置一样,又有几个人能把自己的位置安安稳稳地坐下来的?找到位置的人总是抱怨这车上的人多,而没有找到位置的人也在怨天尤人。哎,真无奈,要是有钱买辆小车就好了。
我茫然地寻找着位置,可为什么那么难找啊!在生活中不也是一样吗?有多少人为了理想的位置奋斗一生,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有多少人为了目标被挫折所击败,甘愿放弃的;又有多少人野心太大,总想着别的位置,是奋斗,是光荣还是虚荣心?还是看到别人如此,只是单纯的模仿而已。
恍然大悟,自己说的那些不正是我吗?曾经辉煌过、堕落过、放弃过、也挽回过,怎么说呢?以前的我坐在班级的第一排,那个自认为辉煌并引以为傲的位置,因为总有老师反应我种种过错,便让别人替代了我的位置。并且我也不喜欢被别人议论,便坐到了班级的倒数第二排。当时的我气了一阵子,自己一没影响别人,二没睡觉的,凭什么……哎,还是算了吧。
我找到了对于我来说相对舒服的位置,真是来之不易呀!可是不一会儿,车里来了一位老大爷,便只好将还没坐热的位置拱手相让了,看着那些位置上的人不断更替,思绪飘呀~飘呀——发呆了一会,但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示,让我受益匪浅呀!
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我们大可不必谋取别人的位置,只需要做好自己。也透析了“是你的,总是你的,不是你的,你强求也得不来”这句话。
【篇五:路与行】
“路”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行”也是人们一种寻常的行为,那么,“路”与“行”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觉得,“路”与“行”的关系,就是“目标”与“行动”的关系。《新华词典》注释:“行动,指为实现某种意图具体地进行活动。”可见,如果没有“行动”,我们的”“目标”就无法实现。同样地,如果没有“行”,“路”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行”——活出生命的意义
史铁生于1972年不幸瘫痪,后来身患尿毒症,只能依靠做透析来维持生活,每周三次的透析,一千次的针刺,让他的血管成了蚯蚓状。他面对残酷的命运并没有意志消沉,而是立即行动起来,用手中的笔超越生命的困境,写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在苦难中活出了意义!
“行”——实现人生的梦想
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说:“当一个伟大的梦想出现时,要抓住它,并实现它。”
实现梦想最好的方式就是付出行动。沈思在上高中时就立志打造中国的“苹果”。她并没有让自己的梦想昙花一现,而是抓住它,并努力实现它。为此,她考取清华大学,远赴斯坦福大学深造,并且进入谷歌“潜伏”四年。终于,沈思在2007年开始创业,成立木瓜移动。目前,木瓜移动已成为全球安卓平台上最大的游戏社区,而沈思也成功实现了她的梦想。
“行”——创造人生的辉煌
越王勾践在吴越争霸失利后作了吴王的奴隶。他在吴国受尽了耻辱,他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直起反抗,只是默默地忍受着。终于有一天,他的种种行为使吴王放松了对他的警惕,将他放回越国。他抓住这次机会,一鼓作气,灭掉了吴国。
与“行”相对的就是“空想”。有的人希望成为爱迪生式的“发明大王”,却畏于钻研;有的人想继莫泊桑之后,再夺“短篇小说之王”的桂冠,却不愿含辛茹苦地练笔;有的人想成为“音乐巨匠”,却懒于在五线谱上耕耘……这些只会“空想”的人,终其一生,只能碌碌无为。
《汉书·礼乐志》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当我们胸怀梦想,对未来充满憧憬时,不要犹豫,不要踌躇,马上行动起来。只有行动才能创造人生的机遇、实现人生的梦想、活出生命的意义!
【篇六:读《我所理解的生活》有感】
近期逛了逛书店,赫然看见摆在最前面书柜上的韩寒的最新作品——《我所理解的生活》。书如其名,雪白的封面是我看过最简洁的版式,烫银的标题字体泛着寒光,仿佛宣示着主人的傲气与自由。听说这是作者第一次深入剖析自我,对于颇爱韩寒文笔的我,毫不犹豫地拿起一本……
读了大致内容,我又翻回第一页——序言。上面只有一句话:“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除了造谣以外,去造其他一切东西。我心中的造化,就是创造了多少文化。”老实说,我对韩寒的文章理解程度并不算高,一开始充其量只知道他的文,政府官员听了会暴怒,老百姓听了拍手称快,一些在商业上驰骋的富豪听了也不禁暗掐大腿连连叫好。他的一字一句中信息量与内含量过大,令我不知所措地陷入将进入的社会透析与见证。
在对他逐步的深入了解之后,我总结了一句话:韩寒说话,胆子很大。在《我所理解的生活》中,破天荒收录了韩寒引起广泛关注的三篇文“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简称“韩三篇”。虽然在用词上似乎有所考究,但只要他想要且想说的,就没有不敢说的。不怕打压,不怕拍砖。他是一个活得很真实的男人,永远在不动声色地和生活抗争。他是说话,且不腰疼。
就说说前些时间他和方舟子网上对骂互相讽刺,还有对李敖父子“恶意”批判。我且不说谁对说错,方舟子用他微博里的一句“这个研究有意思。如果能设一些对照,例如韩寒和其他人(比如我)的博文对比,就更有说服力了。”其实这句话本身有问题,这“其他人”后面有了括弧写着比如我,让围观者觉得这个评论中的“其他人”有方舟子。说白了,这句话中逻辑有明显的障眼法,方舟子很狡猾,以这种方式告诉韩寒:咱们看看是你玩我还是我玩你?对于李敖事件,网上评论总结出一句话:知识重要,思想也重要,做人更重要!所以,李敖先生,还是先教会你儿子怎么做人吧。
韩寒,是个王权独立于现体制的人,一个市场里游泳的健将,但又不像市场的经营者,对管理者躬腰。他无需理睬任何人,无论这个人是官员还是资本家。他就像“化外之地”的山寨之主,齐天大圣的杏黄旗高高竖起,却也找不到这个山寨的违法痕迹。若要收束,各方人士想尽办法,却也无计可施。因为他什么都不要,也不怕威胁,他真的算淡泊名利,一般知识界人士所难以抗拒的金钱、名誉、官职甚至“大师”头衔,他一概视如敝屐。
在《我所理解的生活》里,韩寒总结:“历史只会记得你的作品和荣誉,而不会留下一事无成者的闲言碎语。”是,生活就应该是留在历史的痕迹越多,人亦是越垂青于史。你的生活自己知道,无须问别人,也无须问自己。个人现在对韩寒的感觉:善于思考,怀疑,热衷袒露自我的人。针对一些尖锐的社会矛盾,通过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透析得更直白,更深刻。中国理应有千千万万个韩寒,但是我们却只有一个。这个国家缺乏创造力,甚至缺乏青春活力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社会是个被官气弥漫的巨大海啸吞噬了的社会。我欢迎这种人,更期待有更多韩寒站起,否则时间和欲望的大潮会淹没这朵小小的浪花。
【篇七:难忘那坚毅的眼神】
外公年纪大了,背也渐渐驼了,那以往在我眼里高大的形象,却一夜之间,变为虚影。
外公很高,有一米八九。在我年幼时,他经常让我骑在他脖子上,像坐飞机似的带我飞来飞去,在那时,我仿佛只能听到他与我玩耍时的开心的笑声。
但随着时间的潜移默化,我长大了,外公也随之慢慢变老。
他,得了好多病:肾衰竭,心脏衰竭,尿毒症,曾经还突发一次脑溢血,但都凭着他坚定的意志抢救了下来。我不明白,我开始抱怨上天:为什么?请求你告诉我这是为什么?老天啊!我请你公平,请你把以前那个健康的外公还给我!求你了……
我见到过,见到过外公住院时与病魔作斗争的情景;见到过外公靠透析维持生命;见到过他因为心脏衰竭不能承受打针只能拼命吃药时的无奈。我见到过,见到过外公透析时把血抽出来过滤一遍又放回身体时的痛苦。我见到过,见到过外公在电梯里突发脑溢血时其他亲人的手足无措。但是,他没有因为病魔而气馁。
每一次,他通过视频聊天的形式和我说话,偶尔还开几句玩笑,听母亲说,他被推进手术室时,脸上还带着笑容,他与病魔做斗争时,咬着牙也不抱怨的态度,当时外公眼里流露出的坚毅,让外婆和母亲潸然泪下。
有一次,外公去透析时,我就陪在他身旁,我亲眼看到透析机器运作时外公的痛苦,但他从来没有抱怨什么,还对我说:“蒙蒙,把你的耳机给我用用呗,我想听会儿歌曲。”“行行行,给你用!”我故作开心顽皮的说。但我知道,他的身体,已经被病魔折磨的不能支撑了。就在我准备放声大哭的时候,我看到了外公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的坚毅的眼神,我终于知道,外公是靠什么坚持下来的,他乐观的精神,强大的内心,坚毅的眼神,支撑着他,让他坚强的走下去;还有对亲人的挂念,让他拥有对生命和对生活的希望。
我想念以前的外公,我想念以前的笑声,我想念以前的嬉闹;现在我依旧想念,但我更快乐,因为我看到了外公坚毅的眼神!
外公那坚毅的眼神,向全世界证明了,我们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坎坷,都要做到不抛弃,不放弃!
【篇八:亲情我们终生的牵挂】
亲情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行。亲情是十字路口的指示牌,带领我们成功
到达目标。亲情是一剂良药,在我们困惑时给予我们心灵上的安慰,亲情,组成这段美丽的话语,它像春风吹拂着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是无处不在的。
清晨,奶奶就早早起床,为我做餐桌上那丰盛的菜肴。在我要离家上学之际,奶奶就唠
叨大堆的“路上小心,过马路要看着车,上课要认真听……晚上我们要很晚回来,你要照顾好自己。”这些话已经成了每天上学之前的必修课。而当我放学回家时,父母却在外打工挣钱而把我交给奶奶照看,整个屋子空荡荡地只剩我一人,这时我的心里阵阵酸楚,眼前始终闪现着父母在工作上忙碌的影,也是在这时我才感到亲情的伟大。
还记得那天早上,我的爸爸去了医院“透析”。因为在2年之前我的爸爸患上了重大疾病—“尿毒症”。这无疑是对我们家的沉重打击。一周就去透析2—3次。而我的妈妈更是因为我爸爸得了病而丝毫不能松懈。不知疲倦的打工。我一直都是在奶奶照看,只有放了寒假暑假才会去爸爸妈妈那里。
那天,我爸爸6点钟就起了,匆匆忙忙的赶去医院。爸爸去透析时,没有人做饭,本不会做饭的妈妈再加上劳累,还要每天早上6点多就起,给我准备早餐,妈妈给我做的不管是什么饭菜在我的心里它都是做美好的,它包含了妈妈对我浓浓的爱,我还有什么理由挑剔呢?
亲情是人生路上的一出重头戏,它会在你窘迫时、孤单时、失望时、难过时……只要你需要,亲情就会不顾一切地伸出手来帮助你,来接纳你。有了亲情,你的生活会更加美丽,更加多姿多彩。
让我们共同拥有亲情,珍惜亲情,感恩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