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守望初心】
一直以来,不论城市纷杂喧扰,我始终告诉自己:我将伴着诗意前行。
对诗产生兴趣,是一个偶然。翻阅现代文作品时看到了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首诗中的清淡吸引着我,我得以对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了对永恒诗意的追逐。
十分幸运,我与一位伟大的女词人易安居士在浩瀚书海中相遇。“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的意境让我心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的忧思令我感慨。我不知诗中的她醉了多少回,但我醉进了她的愁。同样担心起屋外海棠的绿肥红瘦,害怕日暮渡船时惊扰了休憩的鸥鹭,在乎花儿飘零水儿流淌,担忧人似黄花般瘦了,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诗意便这样在我的心上积攒着,每见一处惊鸿落日,每遇一个难以忘怀的人,我的心中便汩汩流淌着诗意,激励我一次次直奔向前方。
可随着学业的加重,挤出更多时间去体会诗意变成了一种奢望。每日做完功课,窗外已是月明星稀,倦意早已攀上了双眼,再做些什么仿佛是痴人说梦了。而且身边愿意慢下步伐去领会诗意的人们似乎也少之又少。没有同行者的路程是寂寞的。独行的我有些迷茫了,脚步纷乱,我不知道是否还应该去守望那一点点不入大流的小小美好,我望着书架上的《诗经》,想起了三变、易安,心中满是不舍,却也无可奈何。
直到前不久一堂语文课上,我再次遇见了那熟悉的诗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终于,我心中寂然已久的诗意被再次唤醒,我下定决心,不管多么艰难,也不能丢下它,孑然前往远方。
因为诗意即是远方。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涯让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凭凝愁。”
我将不忘初心,伴着诗意,一路前行!
【篇二:我看今年的“春晚”】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的诗句尚还在耳畔萦绕,一年一度的除夕之夜就带着喜庆、携着团圆翩然而至,催生着又一阵仿佛涂了蜜糖一般的欢声笑语。
吃完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后,我和外公外婆、爸爸妈妈、舅舅舅妈、小妹妹一起坐在电视机前。当老钟的幽鸣渐次响过八声时,春节联欢晚会如约而至,仿佛一位永不迟到的亲人一般,有它陪伴的除夕,不再是寒冬里的漫漫长夜,而是岁月长河中备受瞩目的欢乐时光,让人为之守候,不觉间已成了习惯。
春晚一开场,就是TFBOYS和欢乐颂“五美”所带来的一支洋溢着洋洋喜气的歌舞《美丽中国年》。数以百计的舞者穿的喜庆十足,挥舞着手中花花绿绿的道具,簇拥着表演者走到了台前。“贺新年,过新年,吉祥如意中国年……”欢快的歌声在整个客厅里回荡,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欢欣与满足。
紧接着,朱军、董卿、康辉、朱迅和尼格买提等主持人带着天南海北过新年的欢乐画面开始拜年,他们的声音或中气十足,或优美空灵,或俏皮喜气,犹如一股扑面而来的春风,一种超越地域限制的欢腾。
在数不胜数的精彩节目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高晓攀和尤宪超带来的相声《姥说》。两位表演者用充满幽默感的语调,回忆了年幼时与姥姥在一起生活时发生的那些乍听忍俊不禁、再听确实默默温情的充满姥姥对儿孙不同方式的爱的往事。一唱一和之中,让听者笑中带泪……泪眼婆娑中却不由地流露出一抹甜蜜的笑容。是啊,我们一年年一岁岁地长大了,家里的长辈们却也一年年一岁岁地任由岁月的铅华雕琢,雕出了眼角的皱纹,琢来了那满头的银丝。曾经无比讨厌长辈的唠叨,现在再度回想,眼睑却湿了一大片,那是饱含着爱意的声音啊……此刻,竟让人领悟得如此分明!
当窗外渐渐传来欢声笑语时,当爆竹烟花的声响此起彼伏时,当如墨的夜幕中绽放出朵朵璀璨火花时,当一曲熟悉的《难忘今宵》临近尾声时,新年的钟声铿锵有力地敲响在除夕之夜的最后一秒!旧的一年的终点,也就是新的一年的开始——辞旧岁,迎新年,让我们张开双臂去迎接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