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共享时代的“到来”】
如今,每个人与他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每个人随时都可以使用的资源越来越多,每个人生活从而越来越丰富多彩,也更便利。这一切,是因为共享资源的逐渐增多。共享资源即可以共同分享的资源,它们并不是属于个人的私有物。它一点一点地渗入人们的生活,然后慢慢地在人们的视线中增多。
直到现在,人们对于“共享资源”已经不再陌生了。它为人们带来了更多便利,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人们也可以放心地使用。人们与它,倒颇有种“相见恨晚”之情。
共享资源使用起来也很方便,人们不用像亲自去商店购买那样麻烦。也不用担心自己对那样物品不过是“三分钟热度”,买了也只是浪费钱。当人们需要它时,它“随处可见”;当人们使用完毕,也可以找到固定的归还点。
但是,在当今社会,共享资源真的就被所有人好好利用了吗?共享单车就是一个从使用情况中反映出许多问题的例子。
共享单车相比其它共享资源更为人们所熟知,无论是mobike、ofo还是“小绿”,现在在街上总能看到不少。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使用它们呢?一是因为它租用起来方便,微信扫二维码或支付宝扫码,它会根据租用时间自动收费,有些共享单车甚至在一定时间内是不收费的;二是因为它方便停放,不需要必须归还到原来的停放点。但也正是因为它的方便以及其不指定唯一归还点,共享单车的受损率是极其严重的。
共享单车它不是免费单车。有些人就连几块钱或十几块钱也不愿支付,绞尽脑汁去破解密码。甚至有人不惜去破坏共享单车本身来逃避支付。
同样,共享单车也不是个人私有物,我们只是在需要的时间内支付一定的费用,并不是买下了这辆单车。然而现在私自改造、破坏共享单车的人不在少数。更有甚者为了不让他人使用这辆共享单车,私自为其上锁或将二维码划去,然后随意停放。
的确,共享资源是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它终归是属于社会的,属于国家的,它不会属于任何一个租用它的人。既然它们被称为共享资源,那它就不可能属于个人或为个人服务,它的服务对象,是社会上的每一个人。
我们不能将它看成是自己的私有物,也不能因为它不是自己的物品就随意破坏、毫不怜惜,我们是没有这样做的资格去这样做的。我们称这个时代为“共享时代”,是因为共享资源众多,而非因为每个人都在准确、合理地使用共享资源。
当所有人都意识到共享资源应该被好好使用,好好保护时,“共享时代”才算真正到来了。
【篇二:共享,共想】
共享,从字面的意思来看,就是共同享有罢了。中国人用自己聪明头脑创造出了令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惊的共享资源。共享单车、共享书店、共享雨伞……越来越多的共享资源正与我们每个人产生密切关联,也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理念。
当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站后,离目的地却还有几公里路时,共享单车可以轻轻松松地为我们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当放学归来想要放松身心的时候,共享书店便成了我们必去之处;当下雨天忘带雨伞的时候,共享雨伞理所当然地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共享的理念是新兴的,更是新奇的,它让人们明白很多东西并不是一定要自己买下才能享有,与众多同胞共同享有、共同使用也未尝不是一件乐事。
在越来越多的共享资源注入城市生活的同时,共享的最大弊端也快速地显露了出来。无人监管这一漏洞,使越来越多品行不端的市民占了空子。他们利用自己的手机租用了大量的共享资源,以肆意破坏它们为乐,有的甚至运到别处以高价售出,从中谋取暴利。这种随意占用公共资源以谋取自身利益的行为无疑是会令人嗤之以鼻的。可是所有的资源若都要安排专人看管,这无疑会大大增加资源管理的成本,大大消耗了精良的人力资源。我认为共享的真谛并不是共同享有,而是共同为资源着想,为下一个使用它们的人着想。
譬如时下最流行的摩拜单车。一个人从单车的指定停放点租用了一辆,沿着公路骑行至目的地,目的地的周围没有合理的停靠点,他便随意地停在了马路边。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违背共享的行为。所谓共享,必是要让大家都能享受,而他这么一做,那单车仿佛仅属于他一个人了。如果他仅单程使用,那么单车就会一直停在原处。再往坏处想,如果没有人将其找到再次租用,那此单车便会远离它最初被投放的地方,在街头巷尾的某个角落里永远地沉默,直到它的车体变形、腐烂,难以再次使用。
虽然这仅仅是一个小例子,但不排除现实生活中有大量此种现象存在。日积月累,积少成多,越来越多的小浪费便在无形中成了对国民自我财富的巨大消耗。而造成这一后果的是什么?不就是我们人类以自我为中心,高高在上的自私自利的心态吗?而所谓共享的美好愿景,不就在人们的自私自利中彻底变为了一纸空谈吗?
共享,共想。共享,共想!
在这快速发展的共享时代,我们所要做的不仅是利用资源丰富自己的生活,更是利用自己的无私为资源和他人着想!
“享”与“想”,虽同音但并不同义,“想”是“享”升级版,是从思想上的升华。我想共“享”时代所需要的便是那一份“想”,那一份“着想”。
【篇三:我们的新共享时代】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共享资源渐渐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共享汽车,共享单车,为我们的出行提供了很多便捷;共享书店,共享篮球,为娱乐休闲增添了更多色彩;共享旅馆,共享家电,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选择,那么何为“共享”呢?
“共享”是个随时代发展而被越来越多人熟知的词,按照字面意思来看,“共享”的意思是“共同分享”,在当今被广泛运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换而言之,它就类似于我们平时所说的“租用”,它弱化了“拥有权”,强调了“使用权”。
人们都说共享资源的出现是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那令许多人都赞不绝口的共享资源究竟有没有人们说的这么好呢?
答案是肯定的、毋庸置疑的。首先,共享资源它省钱。租用可能仅仅只是你买下它所需的一个零头。就拿共享单车来说,你买一辆自行车可能要数百元,而且要是不常用,你或许会觉得很可惜而因此犹豫到底要不要买,现在你完全不用担心,共享单车简直就是“天使”!你只需要办张专门的卡或下载个APP,再或者是扫一扫二维码,付个几十块甚至几块,你就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你的共享单车了!
其次,共享资源分布广,取用便捷,而且环保,可以改变市民的出行等生活方式。在路边星罗棋布地分布着各种资源,只要你想基本是走到哪,资源“跟”你到哪,这也使得我们可以依照自己的心情或者是有什么紧急情况可以随时随地,想取就取,还可以便于及时归还。
一些市民平时缺乏运动,部分共享资源可以使他们得到日常所需的体育锻炼。但与此同时,我们之中的一些市民不那么有公德心,肆意地“改造”,拆除,毁坏我们的共享资源,使得部分共享资源破损,丢失的现象屡屡发生,也有乱占道的现象比较普遍,对城市空间管理和城市美化带来了影响。这些不是一个好公民应当做的事。于是,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共享资源的法令,破坏的现象也随之减少了。所以,共享资源它还能提高市民的身体素质和道德素养,即共享的背后折射的事国民的素质。
这样看来,共享时代有利有弊,共享资源好处多多,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得人们的联系密切,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而我们要扬长避短,作为上海的好市民社会的一份子,要做的就是一起保护好我们大家共享的“财产”,携手迎接我们的新共享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