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有温度的食物】
现代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而人们的思想也随之不断地在改变。
以前,女人在家里的地位很低,基本上在出嫁之前,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标准的大家闺秀气质。结了婚以后,开始相夫教子,打理家务,以便男人在外能够无牵挂的工作养家。
然而,现今社会,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女人变得独立、自信,好像没有男人,自己一个人也可以生活的很好,不为了结婚而结婚,这样的人生才更有价值,更加自由。
所以慢慢的,好像有些阴阳失调,很多男生开始当起了家庭煮夫,而女人则在外边打拼事业。并不是说这种状态不好,只要当事人觉得幸福,就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但是我觉得,一个真正优秀的女人,是可以貌美如花,也能够赚钱养家,还要会做饭,闲来能够写几篇走心的文章就更是锦上添花了。
做饭,看似很简单的一件事,其实蕴含了很多的奥妙,所以很多人说,要抓住一个男人的心,就要先抓住他的胃。
可是除了找真人学习,其他的,就只能自己买书来看,或是在网上找一些教程之类自己来学,但是无论是哪种方式,只要肯用心,就一定能够做出打动人心的食物,毕竟,食物是有温度的。
【篇二:欠你的一句,谢谢】
在你饥肠辘辘的时候,他人给予一碗热面,就会很幸福。
——题记
自从妈妈回老家上班后,父亲每次下班回家都会抱怨一句:“唉,我这有当爹又当娘的,真辛苦啊。
”而我也每次在他说完这句话后接了一句:“你可是家庭煮夫呢,你不做谁做。”
他经常很晚才下班回家,所以我们晚上会计划煮面吃。父亲比较胖,所以喜欢吃肉,但就因为我不喜欢吃肉,让父亲在煮面时只放鸡蛋或者青菜。真是委屈了父亲这个爱吃肉的吃货啊。然而爱吃肉的父亲,却把大部分的肉给了我,只有几块留在了自己的碗里。父亲煮的面总是很好吃,而当父亲听到我说好吃,父亲得意洋洋地说:“我煮面的比你妈厉害。”真的,确实是这样。每次吃面的时候,父亲总是会说:“面够不够吃吗?不够我分你一些。”我就说:“当然够吃啦,你不是每次下班回来都说饿吗,你就多吃一点喽。”父亲就带着微笑吃着面。
有时,我真希望,父亲很晚回家,这样又可以吃到父亲煮的面了。因为父亲煮的面实在是太好吃了,虽然跟妈妈的比起来,还是有些差距。
有一次,父亲很晚回家,所以就煮面吃。这回父亲煮面时还放青菜和鱼丸,比以前还要好吃,此时他又问了我那句话:“面够吃吗?不够我分你一些。”我也用了同样的话回答他。他煮的面真的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面了,吃每一口面,都能感受到父亲浓浓的爱。父亲是一个不懂得怎么表达爱的人,他只能把爱表达在面上,让面将他的爱传递给我……
过了这么久,我还没有给你道谢。父亲,欠你的一句,谢谢你的面。
【篇三:爸爸的手】
人们总是说,手长得好看的男生大多数脸也长得很好看,至少在手这一项是特别加分的。
我对此也很是赞同,觉得纤瘦细长的手指真的是让人羡慕不已,可是唯独有一个例外,便是我的爸爸,爸爸的手长的并不是很好看,可是他在我心中依旧是最帅。
看过爸妈的婚纱照,那时候老爸还很瘦的样子,帅帅的,傲傲的,好像谁都不放在眼里的样子,那时候的老爸还是个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人吧,甚至说,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
可是后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爸爸开始待人温和,谦逊有礼,应该是,在我和老弟出生了以后吧。
爸爸开始放下了自己沉迷的武侠小说,开始学着洗衣做饭带孩子,俨然成为一名家庭煮夫。尤其后来,我跟老弟开始上学读书,老爸每次总是很不放心的会跟老师讲好多事情,神情自然,谦逊真诚,那时候我就在想,我一定不会让父亲失望。
再后来呢,爸爸为了我们生活的更好,开始很辛苦的工作,长期疲惫的工作,加之其他生活中的大事小事,老爸的头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已经变白了,开始有了啤酒肚,他的手也变得越来越粗糙,早不是年轻时恣意盎然的样子了。
如果时间看得见,我希望它能变慢些,慢一点,再慢一点,好让我来得及变得更好,好让父母家人生活的更好。
【篇四:脚比路长】
纪伯伦曾有言:“再遥远的目标,也经不起执着的坚持。”
人生路漫漫,我们往往一眼看不到尽头,很多人畏于前路的漫长主动或被动的放弃了当初的梦想。殊不知,只要坚持下去,没有攀不过的山,没有走不完的路。只要坚持,脚永远比路长。
懈怠是人之本性,但人生如果一味懈怠就失去了拼搏进取的动力,而懈怠这种人性深处的弊端往往有一种力量,它会拉人下水,让曾经胸怀壮志的人在不知不觉间变得平庸,让坚持了很久的人放弃了自己坚守的道路。但真正有魄力的人又岂会在意此等障碍,他们高举坚持的火把,拨开懈怠的阻碍,坚定不移的用自己永不停歇的脚步去走完有限的道路,因为他们始终相信,脚总会比路长。正如台湾导演李安在事业不顺利时曾连做六年的家庭煮夫,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他在买菜做饭照顾孩子之余观看了大量好莱坞电影,最终厚积薄发,凭《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奥斯卡金奖,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向世人证实了脚比路长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
“人能攀多高?这话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志向;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要问双脚而是要问意志。”汪国真如是说。她是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是呼兰河的女儿,是黑暗中孤独的行者。萧红的人生,没有明净的阳光、平坦的大道,但她是行者,她始终相信脚比路长,尽管她的路途艰难,尽管身处时代的浪口、心灵的尖端无人作陪,她却从未放弃。所以,在路的尽头,她终能坦然笑道:“我亦坦然。”她的坚持把她雕刻成漫漫长夜独自看守月亮的树,留给后人不尽的瞻仰与佩服,也再次诠释了“脚比路长”这四个大写的字。
生活如梦似幻,游走在坚持与放弃之间,看前方路途如此遥远,看前方梦想如此渺茫,杂草丛生,遍地荒芜。可就算这样,我们也绝不该放弃,只要坚持着走下去,终会看到希望的曙光。
很多人在起点预备的时候,都会把目标看的很远,但真正跑起来又会觉得苦累,身边的人都气喘吁吁的抹着汗,于是跟随他们一起停了下来,驻守在路上。其实,他们只是看到了前路的漫长,却没有回头看看原来已经走了大半。
愿你我都能执着,别放弃,坚持到底,坚信脚比路长,最终到达路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