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感谢那次遇见】
在人的一生中,总会遇见很多东西,在我们心中,遇见或许像一盏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或许像一个太阳,照去我们心中的黑暗;或许像一个树的年轮,长久而难忘。
那一年,我约莫八九岁,补习班刚下课准备回家。变化多端的天气让人捉摸不透,或是下雨,或是放晴。不一会儿,冰凉的雨点怕打着大地,寒风“呼呼”如刀片般刮在脸上。
我赶紧把我抬出去的脚给缩了回来。“嘟……嘟……”我打给了爸爸,可他正在通话中。忽然,我的目光被一个穿着绿制服的青年吸引住了。他口中含着一支口哨,双手做着一些指挥动作。哦,那是一位交警同志。
雨势越下越大,风把雨给吹了过来。迫于无奈,我退回了补习班里。向窗外望去,那位交警依然站在他那底座上,犹如一位风雨中的雕塑者,矗立在滂沱大雨之中。他冷静地指挥着交通,原本拥堵的路段逐渐疏散开来了。
雨势逐渐变小,恍惚间看见那位交警打了个喷嚏。原本红润的脸,已被刮成了“深红”。虽不是我的亲人或是朋友,却心生心疼,那位交警高大的形象已在我心中扎了根,他的伟大已烙了印。
后来几天,当我再路过那一个路段,那位青年已不在了,我想,也许是生病了吧!有一天,我忽然对母亲说:“我长大后当交警怎样?”母亲问我:“为什么?”我说:“因为伟大……”
我怀揣着这个梦想,开始严格要求自己。感谢那位交警,让我有了人生目标。所以,感谢那次遇见。交警的形象似花,绽放了我的青春。
【篇二:雕塑者的淡淡诗意】
他总像画一幅水墨画,只需寥寥几笔,就能勾出众生百态。他普通话不甚规范,但词语却像画师的笔一样精准。
语文杨远程老师,乍一听名字,脑子就显现出一个赶路的人,并无太大诗意,淡得像春天的新茶一样,但细呷一口定然会生甜。远程千里,总是在路上,大半生闯荡、游历,归来也许就只有路和对这漫漫长路的思考,这就够了。
淡淡的诗意还在杨爷爷的讲课。到了兴致时,头发和手一起飞舞,他藏在黑框眼镜下的双眼正在闪烁光芒。像是完成素描时在眼上加以生机的最后一笔,不是毛笔的机械点缀,而是橡皮随意一抹。这一抹,擦去多少名利,泯去万千得失。大手一挥,如同抛石惊鸿,宣纸上便只剩下一条墨线,幻化成为一条求索之路,为我指引前行的方向。
这条墨线一经他手而出,那便是成了一柄巨剑,是一刀斩断萎靡黄昏的阳光,蕴含多少人间风雪,是人情,是精神,更是语文的精髓。他的语文不仅仅教我们认字说话,更在于:外体会语感,内感悟精神。在于培养一种言语成韵律的灵性,一种作者与读者的共鸣,一种学生与老师的默契。觉得,每篇文章老师他很努力地琢磨透它,开讲前第一件事就是让学生:谈谈你自己朗读的第一感受。
总让我想起杨爷爷听学生发言时盯着学生的那双眼睛,他的脸在夕阳的照射下染上了旧时武侠电视剧一样的橘红,依然血气方刚,大梦江湖。他在整个教室里回响的嗓音,略带沙哑却依旧高亢。至此,我们的心被鼓动起来,我们的灵魂得以与远古文人交谈,共鸣。若没有一颗依然少年的不老心,如何能调动这沉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呢?没有一笔淡化红尘的悠然洒脱,又如何叫人淡泊名利,自由自在?他是一缕灯塔的光,引领我们前进,驱散心中污浊杂念,教我用大智若愚来逍遥过此生,教我人间各有不如意,但求无愧,自在随心!
这便是杨老师,这便是一位老者教我的人生。一位大气的画者塑造灵魂。
人能得此师,何其幸也!
【篇三:雷锋叔叔在身边】
“学习雷锋好榜样,为了人民为了党……”伴着歌声让我想起了雷锋。虽然,雷锋离开我们已经50周年,但雷锋精神像接力棒一样在我们身边传递着。
在我们的村子里,就有一个“活雷锋”,他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极其普通的一个人,但在我们那他所做的好事可谓人尽皆知,他叫邓晓锋。他有一个习惯,只要看到地上有垃圾,他就会捡起来,遇到可回收的垃圾就会把它们收集起来,然后再拿去卖掉,因此有人称它为“破烂王”。
他不仅是环境的美容师,更是美德的雕塑者。
在常人眼里,他是一个极其吝啬的人。夏天他最早穿上凉鞋,冬天他是最晚穿上鞋的。夏日炎炎,他每天早上拿着一把只剩枯枝的扫帚和一个已经褪色的口袋在马路晃悠;冬天寒风凛冽,他每天照样起来捡垃圾,有几次脸都已经冻得发白了,嘴唇也冻得发紫,但是他仍然没有停歇过。最惨的是那次早晨,一只野狗在鹅毛大雪中冻得瑟瑟发抖,他毫不犹豫地把他那稀薄的衣服脱下来给小狗,而他自己却仍然在风雪中捡垃圾。
走着走着,他突然倒下来,我心里一凉,忙叫人把他送到医院,事后回村的人都来看他,问道:“你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呀?值得你这么卖命?”然而他却说:“为了雷锋的精神更好的传承下去,学雷锋一直是我的一个情结,一种信仰,一种动力,雷锋精神就是意味着无私的奉献、助人为乐,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平静的生活中追求崇高的理想和人生。”
听了他的一番话,我非常感动,但是也有些疑惑:这么拼命地捡垃圾也该有点钱吧,为什么生活条件这么差呢?后来打听才知道,原来他把所有钱都捐给了福利院,名字都不留。在平常的生活中,只要周围邻居遇到困难,他都会尽自己所能地给予帮助。
原以为,雷锋离我们很远,或只存在于爷爷讲的故事当中,但从邓晓峰的身上让我看到了“雷锋”的影子。原来,“雷锋”一直在我身边,原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