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竹】
古往今来多少豪文墨客,多少文人雅士都对它毫无吝啬的赞美,对它的偏爱。四君子和岁寒三友的美称,更独显它的独一无二。
我喜欢竹,欣赏竹,崇拜竹,更爱竹。不仅仅是因为它的万般风情,而是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人生的哲理,散发着独有的魅力。竹,可谓是,清明一尺,谷雨一丈,经过春天的洗礼,长出嫩绿的新叶,竹笋犹如一把利剑直指云天。当春风轻轻拂去它层层的笋衣,这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便舒展她的手臂,迎着明媚的阳光,临风起舞,漫妙多姿。
暑尽寒来,它仍以一身翠绿,一丝倔强,笑迎这寒冬酷雪,就像一首诗句里写的一样;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真是写出它蓬勃向上,生机盎然。
竹的一生是奉献的,竹笋为我们做佳肴,成竹为我们做家具,做各种日用品,她奉献着自己的全部,我曾想,它若为人必为圣人。无君子不爱竹,大文学家苏东坡曾诗,宁可不食肉,不可居无竹,更有大画家郑板桥,画竹更是闻名天下,爱竹真是爱到骨子里。
竹没有群花的芬芳,没有树木的粗壮,但它有节、正直、坚韧、虚心、奉献、不畏困难,险阻、勇往直前。
我想这就是墨客们喜爱“它”的地方吧!
【篇二:独自漫步】
在阳光明媚的这天,我独自漫步在这一望无际的竹林,看到阳光透过竹林照在地面,这景象十分美丽,这绚丽的早晨加上绚丽的景象更加美丽。
望着这片竹林,心情由衷地感到格外舒畅。
这让我想到竹子是一种强大的植物,在一年四季里饱受风吹雨大,不畏严寒酷热像一名军人挺直的站立。在冬天里经历着严寒,徐徐的寒风在竹林里窜动,发出沙沙的清脆声。在春天里,万物复苏,唤醒了春芽,幼笋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克服了重重的困难,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头上还戴着一顶顶缀有黄色穗子的帽子,就像一个个嫩生生的娃娃,可互依偎着,好像生怕风把它们吹散似的。脚下还残留着片片枯叶,它们渐渐湮没于泥土之中。
走进竹林深处,有一片湖,众多的竹子都争先恐后地赶来照镜子,甚至有些许竹子还用自己的绿爱极了。它们迎着春风,吸吮着春天的甘露,在阳光中微笑,在春雨中生长,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正如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
独自漫步在这片竹林间,享受阳光带来的温暖,倾听竹林间竹叶被风吹过的清脆声,别有一番滋味。这里没有姹紫嫣红,只有郁郁葱葱的绿色。鸟儿醒了,伸展开双翅,去觅食去了。竹叶们互相装点了湖面,让湖面由镜子升华到了翡翠。湖面,还有两只天鹅静静浮在水面,享受着竹林带来的乐趣,它们是那么欢乐!我兴致大发,拾一块小石头,投向水光粼粼的湖水立刻扩散出几道水波,阳光更是柔和地照耀在那一圈又一圈的波纹上。徐徐的春风吹过,竹叶们接着弹奏出优美的琴声,音律是那么优美!
独自漫步也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