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常常我想起那双手】
火,在那乌黑的“舞台”燃烧,火焰高高窜起,晶莹剔透的色拉油从天而降,紧接着,五颜六色的蔬菜也优雅地翻落下来,没头没脑地跳起舞来,开起盛大的“舞会”。霎时间,厨师手握着大铲,快速地翻炒,锅里菜蔬的“舞蹈”就更精彩了。
我爱吃各种美食,也爱欣赏厨师出神入化的制作过程!尤其看到厨师满头大汗地站在“烹饪舞台(锅子)”前,像挥动板斧的巨灵神一样,一下左劈右砍,一下指天画地,看得我内心大呼过瘾。突然厨师的手一抖,洒下如满天星斗般的各种调味料,酸、甜、苦、辣、咸,样样齐备,更是让我崇拜不已。厨师的手快速地翻动着锅里的食材,就如一名猛将般奋勇杀敌,还不时将“舞台(锅子)”甩动,让身处其中的“演员(食物)”纷纷腾空而起,那姿势真是架式十足呢!
厨师用他那“身经百战”的手关了火,疲惫地看着津津有味大吃特吃的我,会心一笑。为了让我大饱口福,他那双灵活的手再度翻腾起来,又变出一道不同口味的菜肴,我一边品味,一边回想那双巧妙的手是如何在锅上“大展神威”。直到汗流浃背的厨师,端出令人垂涎三尺的菜肴,真是令人由衷地感到幸福。
常常,我想起那双手,可以站在锅子这个“舞台”前,从容指挥着忙碌的“舞会”,这样的一双手,创造出许多的山珍海味,同时也承传着各地美食的文化,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篇二:语文课上】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的这句佳言流芳千古。我们的老师又何曾不像诗句中的“春蚕”和“蜡炬”呢?他们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教书育人。他们不仅传授我们知识,更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我们由衷的感谢他们。
初中三年,教过我语文学科的有两位老师,一位是教我七、八年级时的语文老师徐老师,另一位就是现在的语文老师段老师。
徐老师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严厉,但其实他是很爱我们的。在他的语文课上,我们仿佛都信守“沉默是金”这个原则,这很让他恼火。他经常劝我们要积极发言,但我们就是无动于衷,于是他只好干脆放弃,自己把答案念出来。尽管如此,但在他的课堂上我们也曾开心过。
记得当时学《核舟记》这一课时,老师让我们上台扮演各个人物的姿态。本来心里想谁演“佛印”谁就惨了,一定要好好笑话他。可是不幸的是,老师偏偏选中我来演“佛印”这个角色,这可真是一个晴空霹雳呀!
我缓慢地走上讲台,当老师念到“坦胸露乳”这句时,全班同学都笑了起来,当时我整个人都懵了,不过我急中生智,把外套的拉链拉开,老师说:“好,就这样吧!来下一句。”当时幸得我的急中生智和老师的救场,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下台呢。
徐老师爱我们,我们也感激他,当然,我们也爱我们现在的语文老师——段老师。
段老师是一名女老师,从教已经二十余年了。她的语文课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声情并茂。她上课时讲到激动之处,她的手就会大幅度地摆动起来。还记得上一次老师给我们讲《水浒传》的时候,讲到李逵的两把板斧这个内容,老师便做出了手拿两把板斧挥舞的动作,引得大家哄堂大笑,不过这也让我们记住了李逵这个人物的特征。
虽然两名语文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同,语文课上的氛围也各异,但同样让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我们要好好的感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