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门外与窗前】
我们总是蜷缩在自己的生活中,认为窗前的物就是外面的全部,却忘了能被门挡住的屋外。
愚公移山,智叟曾笑话他的行为可笑至极,在做一件荒唐而又不可能实现的“愚事”。可是在愚公一代又一代的坚持不懈下终于移走了大山并走出了大山时,估计智叟在九泉之下还不会了解愚公那对门外的渴望,连死都如同井底之蛙一般一生只看着井口的天空就满足了。
我们要学习愚公的精神,所有人都“隐居”在大山中,只有他想要走出“门外”,即使受到别人的嘲笑还是坚持不懈。所以不要以为窗前就是全部,走出门外你会发现世界并不是只有窗外那一小片。
《百年孤独》中,马孔多是个与世隔绝的小镇,布恩迪亚家族中的每个人都在孤独的窗前想着外面的世界,每个人都走出了门外,却又一个个回到马孔多。最后奥雷里亚诺不断反复熔铸小金鱼,阿玛兰妲一遍又一遍的做寿衣,他们每个人都害怕窗前的孤独想要走出门外,不断地反复,可是毫无结果。为什么不能勇于打开那扇门,让自己解放?
走出门外,谁也不想做套中人别里科夫。我们的生活没有剧本,在屋内守着窗子只会带来生活的倒退。我们躲在屋内给自己套上一个所谓“安全”的袋子,却又害怕别人忘记屋内的自己,所以反复做一些毫无结果的事,为什么不打开门,做一切不一样的事情?
勇于创新,人生才会多姿多彩。
优秀的设计师总有新鲜的设计理念,绝不是拿着一堆过时的设计自我陶醉。优秀的作家总有新鲜的故事,天天写着《小红帽》的不会是写作,那只是在练字。优秀的学生总有新鲜的想法,整天读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却不理解的学生只适合去考八股文。
优秀的你呢?绝不会如井底之蛙一般只看着井口的天空,也不是拿着别人的研究成果到处宣扬。优秀的你应该放下世俗的包袱,过着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而不是天天研究成功人士的故事来安抚自己。
打开窗子,走出门外。不要让别人的观点左右了你。门外一定会有你的“新大陆”。
【篇二:优秀】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有着许多优良传统,直至现在,大部分中国人还具有的,恐怕便主要是谦虚了吧。这里所说的谦虚也许有些片面,根据这个时代,我的理解是:自己原本好的,因为谦虚,便有点承让的感觉。哪里哪里,过奖了。我怎么配呢,马马虎虎而已。此便所谓谦虚。
现在很多人当然是假谦虚,人家说你好,心里其实高兴得不得了,嘴上却说反话,不好不好,这就和英美人的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人家夸他们时,他们很自然地而又不失礼貌地说Thankyou!这才是真绅士。而一些所谓有着谦虚这种美德的中国人,假惺惺的,还不乏巴结的成分:哪比得上您啊。只会做作。他心里才不是那么想的。别人说你好,你否认,别人说你不好,你也否认,这算什么?这大概便是一部分中国人的写照。
另外,也因为谦虚,会使一个人才错失发展良机。从最小的说起,形如无记名投票选举班长,自己当然想当,也有能力胜任,可又怕别人说闲话:这人真不要脸,自己选自己!于是乎,违心地写下了几个人的名字,唯独没有自己的。为了体现谦虚嘛。我便深有体会,因为自己也曾不止一次地做过这样的愚事。毛遂自荐是打破这一理念的一个很好的例子,且也受到了后人的称赞。主要原因还在于毛遂成功了,若其没成功,怕也就不会有毛遂自荐这个成语了。但我觉得,不论如何,这都是极难能可贵的,因为其不再谦虚,他既已成功,更显示出肯定自己,承认自己的重要性。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当时就有人对我说:这刘禹锡真狂妄,说什么自己品德好房子就不显得简陋了。而我则真心佩服刘禹锡,他是一个摆脱谦虚的人,而我相信,事实原本如此,他只不过实话实说罢了。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更要摆脱这已被中国人誉为金针的美德谦虚,认为自己好就大胆承认!是的,我很棒!这才是一个新时代主人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