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第一次落水】
一场春雨,唤醒了我久远的回忆,让我再一次觉得无比的恐怖与无可奈何,春雨还在下着,我还在回忆着,心还在颤抖着,拳还在紧握着;心跳正在加速着,眼前快速地闪过以前发生的事情。躺在床上的我,那一次再回忆了起来——春,轻轻悄悄地来了,她带来了两件礼物。第一件便是那缠缠绵绵的春雨,春雨下过之处,便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第二件便是温柔似抚的春风,春风从树枝掠过,树枝发出了嫩绿的嫩芽儿;春风所过之处,便一片绿色的海洋,绿油油的世界。在在一个美丽而温暖的春季,我们计划好,一些近亲一起去海边游玩,一起去散散心,让不高兴的事情一扫而飞吧!刚好了了我的一件心事,因为我老早就想去海边玩了,只是一直没有时间罢了,不过,现在有时间了,所以,可以借这次机会去海边看看,因为别人都说大海是蓝色的,跟天空的颜色是一样的,而且大海也很美,海边的一切是那么美丽,还有许多的贝壳,海星,珍珠等等。或许别人都喜欢珍珠什么的,而我却不喜欢珍珠,我喜欢贝壳,因为贝壳可以挂起来当装饰品,比较朴素。到海边了,我们脱了鞋子,走在松软的沙滩上,拿了一块干净的布,将它铺在沙滩上,妈妈和他们坐在那里玩,而我与表哥,表姐一起去玩,我们站在一块大石头,这里的水有些深,对于我来说应该是相当深的。一不小心,脚下一滑,整个人都朝着海水里扑去,掉进了水里,第一反映便是紧张,因紧张而乱动,因此喝了几口海水,表哥一只手将我拎了出来。呼吸到空气的我,顿时,鼻子一酸,哭了出来,从那以后,母亲便让我远离水。
这次落水,我知道了:做什么事情都不能马虎,更不能随随便便;遇到什么事情,不能紧张,因为一紧张,就会乱了手脚,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的……
【篇二:我的暑假生活优秀作文】
暑假的生活丰富多彩,充实有趣。最让我回味无穷的就是去海边游玩。
那天下午,爸爸对我和妹妹说:“今天赤日炎炎,不如我们去海边玩沙子,再痛快地游泳玩水吧!”做作业做得头晕脑胀的我和将要昏昏欲睡的妹妹立刻变得精神抖起来,欢快地喊道:“好哇,好哇!我要去盖城堡!”于是,我们带上水杯零食和泳衣泳裤,出发了。
来到海边,我和妹妹按耐不住心中的兴奋,急忙脱下鞋子,向沙滩奔去。啊,光着脚走在沙滩上,细软的沙子挤进了我的脚趾缝里,柔柔的,痒痒的,真舒服!沙滩上有很多人在玩沙子。有的人在盖城堡,像连绵起伏的山;有的.人在建造长城,很雄伟,很壮观;还有的人甚至把自己埋在沙堆里,搞笑极了……
爸爸怕我们暴晒,带着我和妹妹来到一个亭子旁玩沙子。“姐姐,姐姐,你能帮我盖二座城堡吗?”妹妹请求道。我爽快地答应了。首先,我用沙子在四周做上围栏。接着,我在塑料桶里装满沙子。然后我在桶里滴了几滴水,这样沙子会更湿一点儿,能让“城堡”更牢固些。最后,我迅速地把桶倒过来,重重地按在沙滩上。我正想把桶拿开的时候,突然,妹妹飞快地跑了过来,猛跳了一下,把“城堡”踩坏了。妹妹嚎啕大哭起来:“我的城堡破了!我的城堡破了!姐姐,你能不能再帮我重新盖一个?呜呜……”我只好又重新盖了一座城堡。
爸爸见我们玩得入迷,就说:“现在太阳不是很大,你们可以去海里游泳啦!你们尝尝大海的味道。”我和妹妹二话不说,迅速换上泳衣,带上游泳圈,不顾身后正在千叮万嘱的爸爸,迫不及待地冲到大海的怀抱里游泳。我和妹妹在海里欢快地翻滚着,扑腾着,仿佛自己就是一条快活的鱼儿。这时,一个浪突然打了过来。我们俩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就被海水呛了一下,还喝了满满一口的海水。这海水又苦又威又涩,让人“回味无穷”。虽然海浪冲打了我们,但是冲不走我们兴奋、愉快的玩水心情。
夕阳下,我和妹妹玩得很疯,在海滩上你追我赶。沙滩上留下了一串串的脚印,有的深,有的浅,有的直,有的弯,真像一个个跳跃的音符。
【篇三:给梦想留些空隙】
和煦春风,阳光下。
少年修长的身体着上这雪白的军装,伫立在海岸口,阳光以斜射的角度,微妙而神奇。微微扬起的嘴角,生动了脸庞。
站岗高台上,总少不了少年的存在。双手握住望远镜,不停地在张望。他望着平静的海面,海岸的风景以及构成风景的人们。这般平静,让海军少年感到舒坦,脸上一直挂着月牙儿。
这些景和人都被他观看过无数次了,所以这一次,他想望得远一点。可尽管他踮脚而望,远瞻而去,视线却不能再扩大。这就像连绵不断的山脉,过去总是将自己的视线阻断。这不仅又勾起他缠绵的情怀。每每对着大山,他总是怀着别样的情致。大山里有他的至亲,他的人生在大山起航。
总是酷夏时分,阳光毫不吝啬地把它的光辉直射在那钢筋水泥箍成的高层建筑顶部,顶上十几号建筑工人自然就成了聚集点,似乎吸取了周围的阳光,把自己晒得像块黑炭。黑乎乎地点缀着周边白色的高大建筑物,也许他们自己也意识到了与之不相符,不适合呆在这儿,原本他们也不属于这儿。只有乡间的纯朴才适合他们这般勤劳的农民。少年脑子里反反复复浮现那幕场景,眼睛依旧凝视着记忆中的大山,恨不得将山体穿透,看看山的另一侧,父亲是否还在楼顶,埋头苦干着。不!父亲已经年迈了,再也不能爬上楼顶,挣那份血汗钱了。少年的眼睛有些疲劳了,他欲转动眼珠,缓解疲劳,不料竟有一滴泪落,滴在雪白的衣襟上。他注意到了自己穿上这海军装是多么的威武,可为了能实现这梦想——当上一名海军——他,以及他的家人,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这是他人所不知道的。
东方既白,远山如黛。一位衣衫褴褛的青年挑着担子出门了。担子左端放着渔具,右端坐了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儿。父子俩来到了河边。儿子是第一次来到河边,看到流动的河水,河里的鱼虾,这一切在孩子眼里,是那么神奇,他不禁咯咯笑了起来,手舞足蹈,欢快不已。男子见儿子如此欢愉,鼻间却是一阵酸涩。多么可爱的孩子啊,却要跟着我吃穷乡巴佬的苦。“孩子,爸爸对不住你,我们家太穷,不能给你富足的生活。”孩子仍旧在河边欢笑着。男子心想:我可以苦一辈子,可不能苦了孩子。于是喊到:“果儿,过来,爸爸给你说个事儿。”
“我来咯。爸爸你叫‘果果’干嘛呀?”
“你看啊,你今年都快四岁了,不久后,你就会像爸爸一样,长成一个小男子汉了。男子汉要有一个勇敢的名字,不能总被别人叫‘果果’啊。对不对?”
孩子似懂非懂,可还正儿八经地答道:“那我以后叫什么呀”“就叫你‘林志海’好不好啊?”
“‘林志海’?”孩子摸了摸脑勺,嘟着小嘴,好像在嘟囔着什么。
男子显然明白了儿子的意思——这个名字里有两个字对于他来说还是新奇的,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要叫这个名字。于是解释到:“‘志’就是你以后的志向,你想做的事,‘海’呢,你看,这儿是河,很多这样的河汇聚到一起就变成了海。”
儿子又问:“那海里是不是有好多鱼啊?”
“对!你长大后就可以去海边了。海里不仅有鱼,我以前听你爷爷说过,海底有美丽的珊瑚,有很长很大的吃人的鱼,里面可能还有人住在那里……可是爸爸没有亲眼见过。”
儿子没有回答。他似乎还遨游在父亲的描述中。过了一会儿,又拍起他那双小手,“好啊好啊,爸爸,我就叫‘林志海’。我长大后要去海边。”
儿子非常开心,在河边捡了几颗光滑的石子,揣在怀里,又站在河边向河的下游望去——他想知道河水都流去了哪里。
九岁那年,父亲看到了儿子的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理想”。父亲读了下去:“我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当一名海军。以前,我听爸爸说,海里很美。还有老师说过,当海军可以保卫祖国。”看到这,父亲嘴角牵起了一缕微笑。
夕阳已经隐没在山林里,一家人围着木桌子吃晚饭:一张小小的四方桌上放着五只漆黑的泥土炮制成的碗。三个人的饭碗,一只碗中盛着水煮白菜外加红辣椒点缀,另外一只是一种不知名的汤,汤面上隐约可见油滴。小海的父亲虽然不是什么知识分子,毕竟他还是知道小海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不能让他的营养跟不上,要不然就跟他的理想相差甚远了。为此,父亲总会隔三差五的从外面带点可以给小海补营养的东西回来。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海也开始懂事了,知道父母把最好吃的留给了自己。于是他假装吃得饱饱的样子,把其它的留给父母。一家人就这样的和谐的享用着晚饭,甜蜜与幸福弥漫了整个屋子。小海的父亲很清楚,再这样下去,家里的情况很难支撑小海继续去城里读书了。
这个夏晚,父亲在床上辗转反侧,冥思苦想挣钱的方法:自己没文化,去不了城里找工作,在乡下赚钱更是困难……“哦——哦——哦——”,公鸡开始报晓了,突然一个念头在脑中闪现——跟着隔壁三叔家那个包工头儿子做泥瓦匠去!这工作苦是苦了点儿,但能立即挣钱。嗯,不错,就这样。
这是第一个酷夏。小海正好在县立初中读初一,放学后,他没能像其他同学那样回家,而是独自站在教学楼4楼拐角处,向着家的方向张望着。一个十二岁的男孩开始懂得了语文课本中诗人们思乡的情感了。
他所能看见的,仅是一座座林立的高楼,白墙红瓦,钢筋水泥。他在疑惑,为什么这儿和家乡相比,简直判若云泥。这儿没有树林,没有花草,没有奔腾的河流,也没有他心中的大海。夏日的太阳火辣辣的炙烤着大地,阳光刺眼,小海欲转身离去,那道熟悉而又陌生的背影映入眼帘。他想一探究竟,尽管阳光那么刺眼,校外那幢拔地而起的大楼顶层上的不正是自己心中伟大的父亲吗?对!那是爸爸!他正把墙砌得更高。没来这儿读书之前,就听人说过,做泥工就是拿血和汗换老板的钱。盛夏之际,太阳毫不吝啬地将大地晒开几道伤口,可它却晒干不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此刻的泪水。小海此刻的眼睛幻化成了,雨水正从屋檐一滴滴落下,像这般心的颤动,裂开了不可修复的伤痕。然而这首痕,却成为了他以后成长路上力量源泉流经的渠沟。
二十年过去了,林志海经过不懈的努力,实现了儿时那个神圣的梦想。只是在这过程中,他付出的却是父母的血汗,父母的岁月。
当第一次触摸到梦想的成果时,他仿佛全身充满了力量,那股力量又流经了曾经那道沟。过去的点滴犹似画卷一般,在他面前一层层铺展开来,第一卷便是当年与父亲在河边对话时的场景。可是此时,回归现实,他发现自己去海边不仅仅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做一名优秀的海军,为国家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
后来他才领悟到,原来早在二十年前,自己就与大海结下了如此深厚的渊源。这缘分将他与大海、与祖国紧紧地连在一起,永不分离。
哨声响起了,少年归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