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吃饭杂谈】
一路风风火火地骑着小黄车进了小区,赶忙放下车,直奔向家里。打开门,看到母亲正坐在客厅的椅子上,等着我们。我放下书包气喘吁吁地去洗手。
母亲望着我笑了笑说:“今天给你们做了好饭。”我奥了一声。就这样答应着,心里却在想,是什么菜呢?
莫言先生写“吃事三篇”,写吃的耻辱,吃相凶恶,忘不了吃。我想,我是属于第三种的,对于吃,我总是忘不了的。大学时天天跟着一舍友吃水煮肉片,结果一学期下来,我胖了十几斤,真是欲哭无泪啊!想减肥吧,可一看到那些好吃的,就两眼冒金星,哇塞!口水直流。
由于上了一天班特别累,再加上今天的小黄车骑起来有点涩,不灵活,故而更累了。在床上休息了一会儿,母亲叫我和妹妹去吃饭。一到客厅,发现桌子上扣着一盘菜,打开一看,是辣椒炒芹菜木耳,黑绿相间,煞是好看。紧接着又端上来一盘黄绿相间的菠菜炒鸡蛋,真是万花丛中一点绿啊!当我们再配上一碗洁白晶莹的米饭,这一顿饭吃的真是香啊!
快吃完饭时,母亲在挑黄花辣(学名蒲公英,春天时刚长出的嫩芽可以拌凉菜吃。)时挑出了一只蚯蚓,她又赶紧在蚯蚓身上放了点土,掩盖住了。母亲还说,听别人讲蚯蚓身上挤出的水可以治中耳炎,母亲中耳炎好多年了,一直不见好。但是,善良的母亲并不因为自己的病痛而轻易扼杀一条鲜活的生命,我可敬又可叹的母亲啊!
【篇二:杂谈碎片化时间】
现在,社会进入了科技时代,而人们都在提倡“碎片化生活”。在我家,也不是例外。
从小到大,爸爸妈妈都不支持我用大片大片的学习时间来读闲书,总说有那个时间,为什么不多读读老师推荐的经典名著,不多写写课外补充作业;他们总劝说我在中午下课后不要一吃完饭就窝在寝室里,应该要赶紧去教室里做作业;最近临近运动会,妈妈每天下午在我洗完澡后打来电话都说:“怎么又在寝室里呆着,还不赶紧吃完饭然后跑步去,不然到时候跑个倒数第一,脸丢死了!”
在我们家,“碎片化时间”的定义就是:不能利用大把的时间做不太重要的事,就比如看闲书,像这种事情,只能用在做两件事之间的那一点休息的时间去做。而这一点点“休息时间”,便就是所谓的碎片化时间。
还是以看闲书作为例子,在我看来,哪怕是看最易懂的小说书也是需要花工夫去琢磨的,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看,虽然看起来大大节省了时间,但是我们读书的质量却减弱了,甚至很有可能在一节课间看了一小段,到了下一节课间就忘了自己读到哪里了,导致最后又重头看起,这样一来,花费的时间反而有可能会比用大片时间看书所花费的更多一些。
再举几个正面的例子吧,每天花上熄灯前的两三分钟记一两个单词,熄灯后,什么事也做不了了,就把单词在脑中反复念着,这样一来,好像也没浪费多少时间,但一年下来,单词量会越积越多,这样一来,发现期末的成绩也会提高不少。
无独有偶,下午放学后一直到五点半,教室门都不开,这时候只能呆在寝室里等着开门吗?不。就像妈妈所说的一样,这个时间,跑跑步,锻炼一下身体,放松一下运行了一天的大脑,不仅可以强健体格,还可以消磨掉无聊的时光,又能使晚上睡眠更好,这岂不是一举多得?
综上所述,碎片化时间有它自己的利弊,但只要我们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在该做什么事的时候就做什么事,再去利用那些一片一片的碎片时间去完成一些小事或容易的事,这样一来,碎片时间就不再有什么利弊端之分了。
【篇三:正在消失的报亭读后感】
报纸,绝对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它的发明到现在估计已经上百年的历史,还记得五四青年举着报纸、举着旗帜为国家而呐喊的场景吗?还记得上世纪80-90年代豆浆油条捎带一份报纸的生意吗,在网络没出现以前,报纸绝对是媒体的半壁江山,剩下的可能都去看电视新闻了。
现在,互联网出现了,报纸是否还能存活下去,答案是肯定得,只不过,再也没有当初什么报刊亭了,报刊亭的消失不意味着报纸的消失。它还可以为最大的群体学生而服务,可以将网络优秀文章剪辑下来,打印成文稿,供旅客、学生、县城文化活动中心的人们去看。
而且现在办报纸门槛的降低,则需要更加精确的针对目标人群,对学生就要把握顾客心理,他们需要的是什么,就提供什么,例如国家消息,主席大事要有,作者投稿也要有,这可以间接增加个人知名度与报纸销量,有可能就是作者提前买几十份送给他的亲朋好友。
说实话,我也就读过学校里的二手报纸,但是这样是传播速率最快、对纸张最节约,而且报纸有免费化的趋势,可以上网,做网络报纸,双管齐下,网络与纸质版同时发行,针对企事业单位、公务人员、教育行业、公交系统、各大媒体公司定向销售可能比单一的报刊亭去销售比较好。
还是一句话,现在的纸质报纸只是人们快节奏生活中的一个调剂,是人们情怀的体现,是精神文明的象征。要想恢复当初盛况绝对不可能,就像大家去商场买衣服,只要电商平台做的足够好的情况下,实体商店注定倒闭。就是这么个道理,美国早就实现了报刊的定向投递。报刊只能作为人流量大地区小卖部的副业,它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人的主业了。以上杂谈希望大家多多指正,同时希望某些建议能够采纳。
【篇四:改变也如诗】
每日的生活并非一成不变,偶尔细微的改变似一滴淡墨,在平静中晕出一池飘渺,如云如雾也如诗。
前几天,相熟的好友有事不来上学,我只好另挑一人共进午餐。餐桌上是不同的饭盒,对面随风飘来不同于往日的辣香,乍一抬头,白墙上倒映出的影子也不是平时熟悉的瘦高挑。但听她在饭桌上大谈各班趣闻,每位严肃的老师背后有什么可笑的经历,也是原来没有度过的欢乐时光。改变,使我品尝到了不同的口味,也让我品尝到了不同的饭后杂谈。
刚上初三时,因为搬了家,所以我从坐车上学变为步行。起初嫌累,不想尝试,但爸妈没时间送我,也只好同意。在六七点钟的初秋清晨,空气正是一天当中最清时,气温正是一天当中最凉时。我背着书包走在喧哗的小街上,周围那位追着送孙女上学的奶奶与我打招呼,枝头啾啾齐唱的小鸟欢送我上学。初升的太阳为街边的一切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辉,一切都在苏醒。我与身边路人一起享受着一日之晨的舒爽。改变,让我体会到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快乐。
正时值春末夏初,我一向喜爱的,生长在操场墙外的玫瑰花正一朵接一朵的凋谢。前几天,她们还成群结队的盛开着,大肆宣扬自己的光彩,毫不收敛的招蜂引蝶。但一场春雨下过,夏天尾随而来。她们便因承受不住雨水和炽热的双重打击,病蔫蔫的离去了。我沮丧的站在墙边,想找出一朵尚在开放的玫瑰,却不经意间看到了她们破败残缺的身躯上竟还残留着几抹粉红。再上前仔细观察,几乎每片花瓣上都有颜色,红、黄、白连成一条细细的长龙。我忽然觉得她们就像一位位老妇人,虽已年老色衰,但昔日的美丽早就融进了身体,在不经意间偷偷流露,改变,让我体会到不一样的美丽,不一样的残缺。
一次次不一样让我体会到生活的多姿多彩,一次次改变让我见识到丰富的世界。我应感谢改变,它让我沉醉在浓浓的诗意之中,感受简单生命的五彩缤纷。
【篇五:夸夸我的同学】
“五十五个孩子,五十五张笑脸,五十五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爱我一八,爱我一八!”我们班的同学,个个顶呱呱,让我来夸夸他们吧!
语乐鱼乐:她的成绩是众所周知的,这初一的三次大考,她都突进了年级的前100,甚至在这次的期末考中,她拿下了年级第17!并且,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她的成绩总是在全班前7名,甚至在后面的两次大考中,她拿下了班级第一和第三!她的小考,也总是名列前茅的!在小学的时候,我也曾有幸见过她几面,可想而知,当时的她也是如此的好,没错,她就是我们的班长——张笑语。
峭壁上的嫩芽,以前的他也许不是最出众,最好的!但是,最终,他蜕变了,进入他的公众号的题目一般——峭壁之上也能有嫩芽。这三次的大考核,他由一个组员成功的当上了组长,由原来的年级100多名到了第3名!没错,他就是我们班待任班长——宋亚轩。
子轩杂谈:他的字可谓是我们班一流的啊!他长着一张娃娃脸,似乎永远那么可爱的脸庞,他不仅仅字是一流的,他的成绩也一直是稳当的排在班级的前几名。可谓是文武双全啊!他就是——王子轩。
庚容笔录:他可能是我们班听课时间最短的人了,他在家里养病足足有2/3个学期,而他,却在每一次的考试当中,总能获得前几的名的好成绩!我就想问一句:“师兄,你咋学的?”
……
“五十五个兄弟姐妹,都值得一夸,让我们汇成一句话:爱我一八,爱我一八,爱我一八!”
【篇六:我们班】
我们班有各种各样的人才。正因为有了这些形形色色的人,我们班级才会那么与众不同。
开心果——郑毅然
一天,快要上课的时候郑毅然突然走上讲台说:“我给大家表演一个舞。”他夸张地跳的有模有样的,把我们逗的哈哈大笑,有的笑的肚子疼,有的笑的流出了眼泪,有的笑的捧着肚子。这时老师已经悄悄的走进了教室,郑毅然却全然不知,还继续跳着舞,我们笑的更欢了。老师把郑毅然打了一下,郑毅然这才反应过来,一回头看是老师来了赶紧跑回座位上了,老师和我们再一次大笑了。他可真是我们的开心果!
调皮蛋——罗易豪
今天我来到学校看见罗易豪拿出了一个不知是什么东西,放在了老师的粉笔盒里。上课时,老师打开笔盒,习惯性伸出手指去拿粉笔,结果捏出来一条蚯蚓,老师吓得大叫本能地把蚯蚓丢了出去,同学们顿时也被吓得四处逃窜,一个个跳上了桌子。看着在地板上扭动的肥嘟嘟的蚯蚓,我们惊恐万分。最后来了另一位老师把蚯蚓抓住走了,罗易豪的下次可想而知。他胆也太大了,连老师都敢戏弄。还好有惊无险,要是抓出来一条蛇那得多吓人啊!
……
我们班上像这样的人才还有很多很多,所以我们的班级才会有五味杂谈、大家才过的多姿多彩。我爱我们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