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读《儒林外史》有感】
“儒林之中,何为豪爽?”
“仗义疏财,平等爱人。”
“可否具体?”
“淡泊名利,豪放不羁,尊重个性,向往自然。”
“可否再具体?”
“如天长县杜仪。”
《儒林外史》的科举制度中,八股文盛行,这几乎是每个读书人考试做官必备的技能,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除八股文外的文章几乎没用,因此也有些读书人竟连李清照等大才女都不知,只道是与八股功名无关之人。而那时的读书人,多半是想着升官发财,作威作福,做了官,便是“唯财至上,唯我独尊”,费尽心机去攀权附贵,受害而不自觉。略略的翻遍全书,大都没什么好的印象,唯一能记着的,大概是杜少卿了。不因为别的,只是因为他那无比豪爽的性情,不慕功名利禄的性格,平等待人的态度,是当时读书人中少有的。
门客娄老伯身子好了,要打发孙子回家去,临行前,杜少卿便送了他孙子一百两银子,还道:“你老爹若是好了,你二叔回家去,我也送他一百两银子。”次日他辞回家去,娄老伯叫只称三钱银子,与他做盘缠,打发去了。在明朝,一百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66080元人民币,什么概念?约半年的工资啊。而三钱银子则大概是198元人民币,算起来,一天工资都不到。三钱和一百两银子,相差甚大,可想而知杜少卿是有多豪爽了。不过,他有资本,祖上几十代行医,家里也挣了许多田产,他父亲做了一任太守,富的不知该用何词形容。但杜少卿却不似当时的达官贵人们那样视财如命,而是慷慨施舍,且不以贵贱区别对人,就是那看祠堂的黄大的屋倒了,需重修,杜少卿也是一出手就是五十两银子。
当他要出三百两银子给替人买秀才不成的臧蓼斋时,一旁的鲍延玺也是拍着手道:“好爽快!好爽快!”在旁人看来,杜少卿也果然是慷慨大方。因此像鲍延玺这样教戏班子的,想借个一百两银钱也是轻而易举的。就连对于昔日拿猪头当人头骗了娄府两公子等一千人的张铁臂,杜少卿也是出手就是一百二十两银子,不过对待这样的人渣,确实也有点便宜他了。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杜少卿就是这般豪爽,钱财于他而言,好比天上的流云,他不在乎。
我原以为,杜少卿如此豪爽是因为他家底厚,若是穷了也许也会像那些被科举制度腐坏的读书人那样渴望做官,渴望荣华富贵的生活。但事实证明,我猜错了。当他搬去了南京后,也有众多朋友纷纷前来拜访,其中当然也少不了有人要举荐他去做官。但是呢,杜少卿不愿受官场的束缚,装病不去,差人走后,娘子问他为何不去做官,他便道留在家里可以一起看花吃酒,好不快活!好友迟衡山与他商量为吴泰伯建一座祠堂,以便传承传统礼乐,他也是一如既往的豪爽,毫不犹豫的写下了“天长杜仪捐银三百两”,虽不知这银两该从哪出,但还是可以知道,杜少卿的豪爽应该是天生的。
杜少卿淡泊名利,不似严致中那样攀权附贵,称自己与汤知县相熟,又编造了一段与汤知县相遇的故事,还夸赞汤知县的为人,只是为了显现对汤知县的了解。也不似范进那样一心想着要中举,好做个官,去结交那些官员们,去发家致富。他更不会像马二先生那样沉迷于八股文里,无法自拔。杜少卿有自己的个性,他辞征辟的理由是“麋鹿之性,草野惯了”,执意不受朝廷的笼头,愿逍遥自在,于是与朋友们在南京趁兴闲谈,游玩作诗,豪兴徜徉,恣意潇洒,真开心!他也尊重别人的个性,不似那官场之人,看身份待人,他是平等待人的,他欣赏那敢于担当的女中豪杰沈琼枝,对于沈琼枝的视富贵奢华如土芥,就道:“这就可敬的极了!”若是换作了惜财的别人,肯定不会像杜少卿这般评价的。
杜少卿就是这样豪爽,这样平等待人,他有当时先进的民主思想,他有这独属于他的豪气作风。这与他是否有钱无关,这是他天生自带的,这也是无人能比的。儒林之中,他是淡泊名利的,是豪放不羁的。他那豪放的性格,我很欣赏。
那有着风光仕途的读书人,都不及这天长豪杰杜少卿。
【篇二:率真豪爽的“小辣椒”】
随着一阵爽朗的笑声,我们的小组长王悦出现了。只见她挽着同学的胳膊,旁若无人地说笑着向教室走来。一双滴溜溜的丹凤眼,柳眉横竖,说话趾高气昂的神态,对围着她转的同学颐指气使的模样,一看就给人泼辣的印象。全年级都知道她的外号,名曰“小辣椒”。
我走进教室,放下书包,没等转过神来,“小辣椒”就冲我大喊:“交数学作业!”她翻看着我的作业本,大声说:“这写的什么字呀!还没有我家的鸡爪子印齐呢。”说罢便替我将那一页给撕掉了。谁叫人家是组长呢,老师可给她“生杀大权”的呀。我只好坐在冰冷的板凳上,边写边说:“坏辣椒,臭辣椒……”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刚才骂她的话,全被她听到了,她卷起书向我跑来,我一看情况不妙,马上开溜。
下午打扫卫生,小辣椒又“惹事”了。在倒垃圾的路上,看见一个高年级的男生随手将用完的面巾纸扔在地上。同伴劝她别多管闲事,这时,“小辣椒”的脸涨得通红,眉毛紧锁,嘴唇紧闭,双目怒视,大声喊道:“请你将抛下的垃圾捡起来!”那个男生似乎意识到什么,忙回转身捡起扔下的面巾纸。“小辣椒”的名声更响了,全校都知道了。
别看她外表这么凶,可心肠挺好的。上星期五晚自习,老师叫我们几个班委出一期黑板报。我们抓耳挠腮,忙活了半天,也没能设计出让人满意的版面。只好求她帮忙,有一定绘画功底的她“刷、刷、刷”,一会儿就设计出精致的版面。在排版过程中,不断地“呵斥”我们要注意版面的整洁、内容的丰富,看着她说话咄咄逼人的气势,我们几个面面相觑,哭笑不得,但内心深处溢满了温暖。
【篇三:品豪爽】
品豪爽,意为爽快,大气之意。古往今来,多少往事,使人倍感爽快。处江湖之远,游历天下,仗剑天涯,是为豪爽;居庙堂之高,忧国忧民,心念苍生是为豪爽。效命于沙场,金戈铁马,庇护一方人民,是为豪爽。江湖之大,任你我驰聘,却只愿仗剑天涯。此为诗仙李白之豪爽。诗仙李太白,志游历天下,救民于水火,想凭一己之力为造福百姓。他既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与豁达,又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傲然与潇洒。太白风流倜傥,才高八斗,却蔑视皇权,不为其所动,愿与明月对饮,却不入俗人之流。潇洒的太白弃却功名,只愿带上一壶逍遥,浪迹天涯。
居庙堂之高,心怀天下,虽衣不蔽体,却不忘忧国忧民。此乃仁人志士之豪双。龚自珍虽以罢官,但仍忧国忧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郑板桥虽职卑位小,但开仓济民,不贪污半分粮财"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驰聘沙场,金戈铁马,浴血奋战,此乃铁血军人之豪爽,岳鹏举一长枪灭匈奴,回收大片国土,只愿“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文天祥一介文弱书生,却持一只墨笔,与敌抗争,不畏生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木兰正值风华正茂,弃万缕青丝,只为替父从军,“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豪爽,时有行,时无形。豪爽,乃为大志之人所有,非奸诈小人所有!
【篇四:他是位性格豪爽的人】
老相识了,现在想起来,也只有他配得上“豪爽”二字。
此人本身就长得豪爽至极,1。69的个子比我高出大半个头。头发一根根精神抖擞地竖着,练跆拳道练出的挺拔的黄金身段,显得人高马壮。
说他豪爽,首先在于说话痛快。你问他:作业怎么忘了拿了?“没拿就是没拿。”六个字,干脆利落,不带一点后音,立马把发问者得要死,就像拿了块抹桌布一直塞到他喉咙眼。
其次呢,在于行动,那叫一个速度,你喊他:“同学,过来一下!”两秒钟之内,迈着流星大步到了你眼前。抬头,仰视,脸上的表情跟孙悟空似地七十二般变化。还有打球的时候,让人不得不佩服他一还真有点张飞般的豪爽味!迈开左腿,右腿上,跨下运球,闪开对方,一个箭步上,没进……
最后在于他思想外加性格上的豪爽。有人找他帮忙,“啪嗒”放下手中的活儿,两条腿窜得比谁都快,来人竖起大拇指:“够爽!”再撒了欢儿似地撵他去了;再者学张飞:“桃园三结义,”不过他的这个“三”可不是确数呢!纠集校内众多豪爽之人,挽起袖子,拿起“武器”,战斗!——上操场打球去了。
印象中一次某同学可怜巴巴地站在他面前:“兄弟,你是不是见死就救?”“那当然”!呜咽了半天,才吐出:“资金紧缺,出现金融危机……”二话不说,拍到桌子上几张毛票,感动得那人差点“流泪”(装的)。再问:“那么兄弟,这钱……”“不用还了!”喜得那人罢,立马改变基因成了兔子——七上八下地跳:“兄弟够豪爽,明天请你晒太阳!”
晒太阳还用得着请?!
不过,相信太阳也很想和他这个豪爽之人结识一下。可惜呀可惜,它离得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