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江南之美】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题记
走过大好河山,尤不能忘江南之美。江南之美,美在风景,青瓦白墙应接不暇;江南之美,美在美人,朱唇轻启低吟民谣;江南之美,更美在悠然,静好的诗歌沉淀在江南如画的轻舟上,更沉淀在心底的悠然一隅。我曾有幸到过江南,领略过江南之美。
江南之美,美在风景
长满青苔的石板路,高低不齐的青瓦白墙,狭窄却不拥挤的河道,挂着红灯笼的店铺……这便是江南古镇的风景。江南风景的美赢在细腻,每个细节都透露着一股“江南韵味”。即使是不起眼儿的墙角,也是爬满了爬山虎与牵牛花的郁郁葱葱。这种细腻是一抹风华绝代的娇羞,是一份恰到好处的温柔,它虽不如苏州园林般刻意雕琢,却也因自身的文化古韵,美得动人。
江南之美,美在美人
若说北方的姑娘如大兴安岭林间轻快穿梭的小鹿,那么江南的姑娘便像杭州西湖湖畔长发依依的杨柳,分外柔美。在江南青石板铺就的小路上见到一位弹琵琶的姑娘,她身着一袭绿色的罗裙,纤纤素手在弦间弹挑轮拨,满满的诗情画意。细听琴声,只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曲终了,她缓缓抬头,果然是个温婉的女子,那满城江南的柔情,竟都融入她眼中那汪溢满秋水的眼眸中了。
江南之美,美在悠然
游江南,从不需刻意安排。它自身的悠然惬意如一坛佳酿,活生生地将那步履匆匆的游人给灌醉了。借一叶轻舟,给划船师傅些许船费,便可在河面上悠然度过一个下午。轻舟悠然从水墨画般的青瓦白墙间穿行,河上涟漪悠然荡开,船夫的渔歌也悠然响起——不同于黄土高原上信天游的嘹亮,不同于陕北地区安塞腰鼓的雄浑,那夹杂着当地方言的调调,绵长蜿蜒,却也悠然回荡心底,心湖泛起涟漪。
江南美,美得醉人,但醉人的不仅是那坛上好的美酒,醉人的不仅是姑娘眸中的脉脉柔情,更是那抹江南小城独有的悠然惬意。那抹悠然啊,可比酒醉人!
走过大好河川,何处美景美过江南?品过千般滋味,何种滋味美过悠然?“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世上美景,果如江南最盛。
【篇二:一件感动的事】
在生活中处处存在的令我们感动的事情,而我也曾经目睹过一件令人催泪的故事。
那是2017年的一个夏天,我们全家一同前去一个风景优美的景区。沿着古道走了一会儿,一条小河拦住了我们。这河边有一个渡口,在渡口右边一百米处有个小桥。我们一家上了一个姑娘摆渡的船,准备过河。突然一对老夫老妻走了过来,瞧!他们走路都有点颤颤巍巍,脸上布满了皱纹,看上去饱经了岁月的风霜。那个姑娘也显然注意到了他们,热情的说:“阿公阿婆你们也上来吧,我不收你们的船费!”那位老人却笑了笑,拒绝了她的好意。他的老伴也说,他们这把老骨头还硬朗着,是可以过桥的,不必她麻烦。
那个姑娘也显得有些尴尬,又邀请了他们一下,可口气早已没了刚才那样的热情。老人听了,叫上了老伴,上了船。摆渡的姑娘松了一口气,脸色也舒展开来了。可他老伴却显的有些不高兴,脸色阴沉着。不一会儿船开动了,我看见那老人这如坐针毡,脸上显示的。好几次都好像吐了。幸亏他坐下了。要不然情况还不会更糟糕!我想。
两三分钟过去了,船停在了对岸的渡口中。爸爸妈妈都去附近的小卖部买水了,我一个人坐在路边的长椅上。这时,我听见了那对老夫老妻的一段对话:
“医生说你有晕船你还坐呐!”老伴斥责道。
“那姑娘可是一片好心啊!”老人摊着手,回答道。
“算了算了。回来别坐船了,你晕船呀!”老伴无奈道。
听着这段对话。我的心被焐热了。是啊,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呢?
【篇三:梦回三国】
这天,我坐在桌前,幻想梦回三国,突然,我眼前发黑。不一会儿,我便不知到了何处!
很显然我已经成为了一个路痴,因为眼前的这一切完全不是21世纪的模样了。这里没有高楼,没有工厂,没有汽车;有的就只是眼前的一片低矮的木房,在茶馆里卖凉茶的小二和一片片无边的芦苇荡,和突然飞起的几只白鹤,那几声高亢的鹤鸣好像在嘲笑我的落魄,我看看自己,身上只有一些铜钱,两个指南针,一个便携小风扇及几枚电池和一个装了些学习用品的大背包!但那有什么用呢?我想这时的人恐怕都不认识这些吧!
“客官,到岸了。”船长的一句话打断了我的遐想,我付了船费之后便问这是哪儿?他说这是吴国了,前面是吴蜀联军居住的军营,客船不让过!我一听才明白我已到了日思夜想的三国,我又多给了船长几文钱让他在现在送我去军营边,又问他要了一身合身的衣服,便只等夜黑风高了!
不久之后就已是夜黑风高了,周围一切阴森得让人倍感恐怖,我摸黑进了一顶营帐,却发现有一位手执孔明扇的人在研究兵书,便扑去拜见孔明先生,我本以为他见着我会大吃一惊,却不曾想他叫我坐下,而且我俩好像似曾相识一般,他性情温和,我便不再拘谨,开始与他谈论。我发现诸葛亮真的很聪明,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会占卜和星象,他已告诉我五日后会有大雾。我问他箭是否充足时他才发现因前几日的对战,军中已不多箭,我心里暗暗的高兴,对他说,何不去借箭。五日后,鲁肃和先生一同回来,回来的还有那十万支箭。
但在那五日我也没闲着,先生每天教我百家知识、兵法及星象,这正合我意。先生每天都忙于政事,所以每日只有半个时辰来教我,但我也很知足了,在火烧赤壁后不久,我便与先生,同去往蜀中,在路上先生也没闲着,一路上也利用难得的空闲时间向我授课。
三日后,我和先生已回到军营,在那里拜见了“刘备”和“五虎上将”,向他们请教兵法和武艺,他们也毫不掩饰。为作报答,我用指南针换了关羽几十根胡子,又把其他一些东西做了交换,但在一瞬间,一道强光闪过。当我醒来后才发现我回到了家。刚才一切好像是一场梦。
如果刚才的一切是真实的话,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