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青铜葵花里的浅浅幸福】
我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把这本《青铜葵花》读了三遍。即使是第三遍看完,我依旧忍不住落了泪。它没有惊天动地的情爱,没有撕心裂肺的磨难,只有一个牵着水牛的哑巴男孩与一个乖巧可爱的天真女孩之间,叙述一段曲折起伏的乡村故事。
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一个特别的机缘,让他们成了一家人。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12岁那年,命运将葵花召回了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这本书是那么的感人,青铜家很穷,但就算他们再穷,也不会少了葵花的一口饭。一家人虽然贫穷,但却过得开心,生活充满了乐趣。他们为一顿饱饭而喜、一件新衣服而乐。在他们看来,饭能吃饱,衣服能穿暖,便是好日子,多么淳朴。
反观我们这些孩子,住在华丽的高楼大厦里,每天吃着山珍海味,穿着一件件奢华名贵的衣服,大手大脚地花着父母千辛万苦挣来的血汗钱,依旧毫不满足。同学们,想想那些在农村连饭都吃不饱的孩子们,那些吃上一顿肉便像过年的孩子们,比起他们,我们不是要幸福得多吗?我们过的生活不就是他们所期待的吗?我们都想想,享受着这样的生活,我们还缺少什么呢?
青铜家很穷,但他们活得非常快乐。我们不穷,我们快乐吗?我看未必。富有的人变得更加忙碌,挑剔的人也变得更加挑剔。为什么我们不能珍惜当下?同学们,希望我们能为自己能吃饱而感到满足,为自己能穿暖而感到喜悦,为我们此时所拥有的生活而感到幸福!
幸福在青铜家看来,就是能吃饱饭、穿暖和的衣服、能与家人永远在一起。相对他们,我们就是天天都在幸福着。
同学们,请为我们每一天的幸福而幸福吧!
【篇二:感悟大自然】
一片浅浅的芦荡。芦苇已经干枯,七横八竖地挤成一团,似乎在躲避无孔不入的寒风。
再远一点,是散落着残雪的田野。比起前日,天气已经开始暖和。融化的雪水在田埂中汇成了一个个清澈的水洼,汇成了数条缓慢流淌的小溪,汇成了一片更大的湖泊。田野的尽头是一个灰白色的大湖,湖后是灰蒙蒙的天空,它们融合在一起。湖中映出了树影,小山,以及那无边的天空。
一切是那么自然,那么悠闲,那么宁静。只是偶尔飞来的鸟儿会短暂地破坏这幅如画的风景——但即使是飞鸟,也飞得很慢很稳,从不发出一声鸣叫,似乎也在欣赏身下的风景。
喧嚣的城市中能留下这样一片净土,让我感到一丝惊讶,但更多的是欣喜。
也许若干年之后,高楼大厦将崛起,这片田野上,四通八达的公路将取代弯曲的羊肠小道,城市将覆盖这方宁静的土地,让以后任何生物都再也不可能找到这片田野。
即使我今天没来,这景色也是不会变;我今天来了,景色依旧。
大自然有自己独特的规律,绝不会因个人而改变,我们也应该顺应自然,不要为了个人利益而破坏自然的规律。
看着远方的天空,我感到自己似乎彻底成为自然。
【篇三:被温暖照亮】
只要太阳还在,人间就会被温暖照亮,哪怕在严冬,也有那深爱着我们的人,那是冬日最耀眼的光。
有一段时间,我觉得,我冷极了,冬天里,少了那么一束最温暖最耀眼的光。十年来,我头一次感到寒冷。
信步走到湖边,身旁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芦荡。那本是我最爱的地方,这里最温暖。但他来了,仿佛把芦荡的温暖也一并带走了。爷爷,你太自私了,天堂很温暖,你为何要把人间仅存的温暖也夺走!
忽然,一阵秋风卷起一些黑色的灰,好像是火烧后的灰烬。我呆住,陷入回忆。
“快快快,焦了焦了!”我急得半死,看爷爷不慌忙的样子,我真想夺过来自己动手。爷爷笑骂:“你没吃过肉啊!急什么,嗅着香味了?猴急!你看看。“他把肉串递到我面前。“还泛着红呢,不好吃,你再拔点芦苇过来,火要灭了。别刺着手喽!“嗯!在野外烧烤最重要的便是火。“火灭了肉就吃不了喽!”每当爷爷提起这话,我就加速拔芦苇,捧着芦苇回去时肉已八成熟,爷爷笑着递给我。我问道“您不吃吗?”“我不吃,你去找芦苇时我偷吃过一串了!“什么!那你得给我多一点儿。”我叫道。“好好好,都给你。”爷爷开心极了,比吃多少烤肉都开心。我没注意到的是,原本四串现在还是四串,爷爷压根一串也没动。“好吃吗?”“好吃!”
耳边传来两声问答,我心里暖暖的,比刚才好多了。突然,一声呼唤传来“哥哥,我们在烧烤你来吗?”我抬头一看是隔壁家的亲戚“好啊,你拔芦苇吗?我帮你。”远处传来中年人的声音:“火灭了,肉就吃不了喽!小家伙一听连忙加快速度。”我一看是叔叔,他也看见了我,朝我一笑,等我们捧了芦苇回去,见他递来两串肉。“我在你们找东西的时候已经吃了,你们吃吧。”说着朝我眨眨眼,我会心一笑,一样,都一样。一会儿他把我拉到一边,又塞给我一串,“叔叔,你吃吧,我刚吃过午饭。”不行,你长个子呢,我不吃没事……
我笑,我接过来,如同接下了这个世界的温暖!
【篇四:青铜葵花读后感】
《青铜葵花》是讲一对兄妹的故事,哥哥是个哑巴,名叫青铜;妹妹是个倔强可爱的女孩,名叫葵花。
葵花的父亲带着她去五七干校劳动,不幸溺水身亡,葵花被带到与干校只有一河之隔的大麦村,被青铜一家人领养,从此便成了青铜的妹妹。
青铜一家人遇到许多灾难,最后,最疼爱青铜葵花的奶奶,与兄妹两个朝夕相处的牛,都相继去世,连葵花都要被城里人接回去,青铜几乎疯了,经常遥望芦荡的尽头,妹妹的方向。
最让我感动的是这一段:葵花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把考卷答得一塌糊涂,奶奶本来不知,青铜说出来后,奶奶在青铜和葵花的搀扶下,即使生病也要去一趟学校,把原因告诉校长,让葵花重新考一次,都要在雪地上跪下了。每当看到这里,我眼里总是有泪珠在滚动,我想着想着,眼泪就流下来了……
葵花父女在第一次见到青铜时,都记住了他那双黑的发亮,大的出奇的眼睛,葵花的父亲说青铜很像她已去世的哥哥。我在想:也许,青铜是她哥哥投胎转世,与没见过的妹妹相见并再做兄妹了。
还有一段,我永远也忘不了,在葵花回城的那一天,青铜被妈妈支开,等他回来时,妹妹早已经走了,他大喊着“葵花——!”这时我为他们祷祝:青铜、葵花,愿你们早日相见,你们永远是兄妹!
【篇五:《青铜葵花》读后感】
书籍,是天空中的一颗明星,带我飞向浩瀚的知识海洋。书籍是一双翅膀,让我在知识的天空中翱翔,书籍是一架阶梯,带我走进知识的殿堂。我读过许多书:有文学;绘本;还有小说等。它们是我不断进步,今天我跟大家推荐一本书——《青铜葵花》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的故事:一个特别的机缘,七岁的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为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青铜一家一直小心地呵护着葵花,来安慰葵花失去爸爸伤痛。但是,在葵花十二岁那年的一天,葵花被命运召回她的城市,青铜从此常常遥望着芦荡的尽头——那个葵花所在的地方。盼望她回来。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爱是无穷的,爱是伟大的!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青铜一家,他们内心善良;对人友好;处处为别人着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喜欢读书,他增长了我的知识,正是因为有了书,才使我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我爱阅读,它使我更强大!
【篇六:渔歌子改写】
悠闲的生活
厌倦了官场尔虞我诈的日子,归隐山林,也许才是最好的选择。慨叹当今朝廷腐败内的张志和凝视着远方,不禁喜欢上了这闲云野鹤般的生活。
踏进小船,静坐了一会儿,思绪飘忽不定,却仍旧很快活。坐罢,伸手解开了系着小船的绳子。微风乍起,一圈圈的涟漪荡漾着漂向远方。小船如婴儿摇篮般轻轻摇摆起来。
远处的西塞山绿意盎然,高耸入云,巍峨挺拔,雾气缭绕。不知是何物惊动了正在栖息的白鹭,“哗啦”一下,大的,小的全都腾空而起,岸边的芦荡,山脚的白鹭,掠着湖,擦着树,贴着地,在天空中盘旋着,又落回原处。
微风吹着,两岸的桃树有了挑花的点缀,顿时没有了冬季的萧条。花瓣悄无声息地落下,顺着流水,飘向下游。
坐在船里,抚摸着渔具。不知何时,外面飘起了细雨。雨刚落下,一条鳜鱼就跃出水面,甩着头,摆着尾,又重新落回水去。江水猛涨,正是鳜鱼肥美之时。
披上蓑衣,戴上斗笠,支起了鱼竿。欲钓鱼,却未设饵引诱其上钩。也许是被这烟雨之图给迷住了吧。鱼钩似乎动了动,猛地提起,却突然发现没有用上钓饵。心里不由得自己嘲笑自己。谁让这儿的景色,美得如诗如画呢?
再次把钩放进湖里,但一眼瞧见了满湖的涟漪,这怎么会钓到鱼呢?罢了,罢了。醉翁之意不在酒,这饵,谁爱吃就谁吃吧。
风大了,雨斜了,满湖的涟漪更多了。
但,不愿离开。这里的山之高,鹭之白,花之红,水之清,鱼之肥,景之美,怎舍得离开呢?
这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比那天上神仙还要更胜一筹啊!
【篇七:青铜葵花读后感】
苦难与爱的洗礼
茫茫的芦荡、悠悠的船儿、天真烂漫的水乡女孩儿……记得去年,《青铜葵花》的封面深深吸引了我,我便情不自禁地翻开了它。没想到,读着读着,竟就“上了瘾”,心儿被两位主人公——青铜和葵花的命运紧紧牵动着……
《青铜葵花》是著名作家曹文轩的一部力作。讲述了城里女孩葵花因意外被迫留在小村庄大麦地,之后成为了哑巴男孩青铜家的一员。这期间,他们一起生活和成长,经历了许多。葵花12岁那年,回归了城市,青铜便总坐在芦荡深处,遥望葵花所在的地方。
这部书几乎写的都是主人公历经的大苦难:家境清贫,只能让一个孩子上学;必须冒着大风雪去卖芦花鞋贴补家用;没有灯,只能去同学家写作业……我常常感到一阵阵酸楚,十分怜惜青铜和葵花。然而,在我心底掀起最大波澜的,还是记录他们熬过蝗灾的故事:葵花三年级时的春天,大麦地闹蝗灾。飞蝗吃光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口粮。家里的米一天一天地减少……青铜想让妹妹吃点好东西,就去逮一只野鸭,为此受了伤,并且被养鸭的嘎鱼一家冤枉,挨了爸爸的揍……后来,经过痛苦的忍受,粮船终于来到了大麦地的河岸!
我的心在颤抖着!饥饿的蹂躏,离我们这一代着实太遥远了。所以,我们对精美的食物习以为常,还总是挑食、浪费,丝毫不珍惜这份幸福。要知道,这世界上,还有许多同龄人“吃了上顿没下顿”呀!《青铜葵花》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使我对过去浪费粮食的行为深感羞愧。从此,每当我抱怨饭菜不合口味、肉太肥时,便会想到葵花一家在蝗灾期间所受的苦难,就能将“光盘”进行到底了。
此外,灾难中,一家人的真情流露也令人唏嘘不已。如奶奶为一家人甘愿当掉心爱的首饰,青铜为葵花尽可能地寻找可吃的东西等,都打动了我心里最柔软的地方。我很佩服他们互相关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再联想自己,有时会控制不住负面情绪,就冲爸爸妈妈大喊大叫。我应该改掉这个坏毛病,充满温情地去爱身边最亲的人。
《青铜葵花》是一部交织着大苦难、大美和大爱的诗篇!它能让人们学会如何面对苦难,成为生活的强者,它也能温暖到人们灵魂的深处……
是啊,经过苦难与爱的洗礼,我们才能笑对生活。
【篇八:我最喜欢的声音】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美妙的声音,风吹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学校里的朗朗读书声,同学们在操场上整齐划一的跑步声……其中,令我百听不厌的就是水的声音。
“叮咚叮咚”,这是溪流的声音;“滴答滴答”这是小雨的声音;“哗啦哗啦”,这是瀑布的声音……水声在大自然里是最清脆,最美妙的,就这样好好享受这水的声音!
“嘎嘎”,鸭子们在水中嬉戏扑打出的水花的声音,鸭群在水面上形成一个扇形,奋力向前推进。它们在水流之中,形成了很有规律感的花纹,忽现忽无。就这样,形成了一片时而均匀,时而急促,时而杂乱的水声。两岸翠绿的小草,漂浮在水上的枝条,草丛里的小花,都在回忆这均匀、急促、杂乱的水声。渐渐走进了森林中潺潺流淌的小溪,听见“叮咚”的水声,好像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森林里静极了,偶尔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和一些小鸟欢快的鸣叫声,这似乎在衬托水声独有的寂静吧!这些水在石头缝之间穿过,拍打着石头,发出“啪啪”的声音,清脆而有力,使人心情舒畅,感到十分的惬意。走进森林深处,你会发现这隐藏在大自然中清脆而美妙的声音,“哗啦哗啦”的瀑布声隐隐约约,它就像一个男低音,用壮气浑厚的声音“主宰”水的世界,这声音是强壮的,有力的!芦荡边的河流的水声是宁静的,与瀑布的声音相比要安静的多。芦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这里的气味是好闻的。芦苇丛中的香草,一缕缕地渗在清香里,它们随风摇摆着,似乎在衬托那平静的河水。
过了一会儿,鱼儿兴奋起来了,有的从清澈的水面上跃起,有的用鱼尾巴使劲的拍打着手,发出“啪啪”的声音,一阵风吹过,水似乎发出了“Qiqi”的声音。或是晨雨后,露珠调皮地从叶子落下来时,发出像小闹钟指针一样“滴滴答答”的声音。雨水那柔柔的,绵绵的声音,好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中年人,他们没有以往的那份激情,那份活力,而是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他们用自己的力量,把一切都奉献给身边的人,继续那绵长而悠久的雨声……
水的声音是多么美妙,是多么清脆,是多么均匀,是多么急促,是多么有力,是多么好听……水的世界是美妙的,它会令人感到心情舒畅,而且心旷神怡。好好享受这美妙的水声吧,在水的世界里徘徊,再徘徊,不要再回到充满嘈杂声的城市里了……
【篇九:校园印象】
九月的铃声正呼唤着我,九月的校园正向我招手,踏着清晨凉爽的秋风,我终于踏入梦寐以求的校园,真是难言的愉快。
初入校园,映入眼帘的尽是嫣红的教学楼与郁葱的绿植。定睛一看,除了楼房和树木,门口更有一潭池水,水中满是荷叶,也偶有冰清玉洁而又渗出淡淡红的荷花点缀其中。步入池桥,忽有步入仙境之感。
渐入纵深,校园中部坐落着一片仿古园林,粉墙黛瓦,草木参差,内部建筑纵横交错。驻足荫下,丝丝阳光若隐若现,缕缕秋风忽急忽缓,熏得人沉醉其中。听着静静水声,宛如置身蓬莱瑶池。远远望去,林立的湖石守护着这片醉人的乐土。
深入腹地,只见食堂与宿舍围出了一片空旷,真可谓校中满是秋风起,处处皆有苇荡声。放眼望去,池塘一直将臂翼伸至学校西边,又与前者不同,这潭池水皆被一圈芦荡裹挟,乍然一阵熏风来,苇荡随着“沙沙”翩翩起舞。
一圈已尽,我把目光返回教室。宽敞的教室,整齐的桌椅,宽大的讲台,和蔼的老师,天真的同学,一切都在日光灯淡黄而温和的光影下展现着独有的风姿与书香。透过窗户,只见花坛上精心栽培的竹子在清风中微微摇曳。
啊!印象画般的校园中的清风送来的不仅是花叶的清香,淡淡的醉意和芦荡的轻歌,它还为我们送来幽幽的书香,熏陶我们每个人文化气质涵养的浓郁书香。有人说它是烈酒,我说它是烈火,与我们蓬勃的青春交织,燃烧,膨胀,跳跃,挥舞出绚烂的校园与青春!
我爱我的校园!绚丽多彩的校园!与我们共同勾勒出辉煌篇章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