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句相关作文

【篇一:浅吟低唱】

浮华一生,沉香一世。千年梦里传承的华章锦句恰如憩在心间的白莲,淡雅静怡。我们在光阴之河中独钓,唐诗为饵,宋词为线,守望诗韵古香。

初识即投缘。

唐诗宋词是淡雅幽静的风景。举头望月明,低头尽愁思,这是李白静夜之韵。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流水浣纱相去时,几多年华为谁曾留?忆往昔,即使近在咫尺也只是过去。流逝的光阴在洗涤着万物,只剩下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的叹息。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太多的来不及终化作遗憾。唏嘘,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哀听,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晓月初露照人面的我们,情不自禁的思绪翩翩。

再顾便生感。

画一朵苍凉,描一段时光,诗词里的情感多寂寞感伤。怜惜于愁绪绾轻怨;凄凉于冢内藏红颜;伫盼于缺月挂疏桐。诗词里的情感,愁怨百般,姿态万千。“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李清照销魂蚀骨的哀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是苏轼高傲不屈的孤独;“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是陆游悲壮苍凉的感伤。“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诗词的魅力无需千言万语。

铭记于心。

爱着扫花时,我是槛内人。时光一跃而来,直入脑海。记忆中的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写满了离情相思之苦。一曲西风吟,一夜碧树凋,一幢危楼寒,一道天涯路。海角天涯,天各一方,怎能如高适那般不愁无知己。“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黯然销魂的离别怎能不铭记于心。

当你看倦了青春文学,赏厌了影视大片,听腻了流行音乐,不如也来加入浅吟低唱。

【篇二:不完满才是人生】

漆黑的夜慢慢从天空的一角慢慢爬上来,直至霸占了整一个天空……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可是那些文人的思想,是与他们的诗句近乎完美的契合,还是截然不同的背离?

生死茫茫,兀自难忘

他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独身一人徘徊在浓雾之中,饱尝时间苦痛;与娇妻阴阳两隔数十年,他满目凄凉,前路茫茫……

本以为他就如这样一般颓废终老,却未曾想他拥有如此强大的信念,支撑着他一路披荆斩棘,锦句迭出,那一声“老夫聊发少年狂”,那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道出了这几年他遭受的人世炎凉……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才能迫使他在不完满的余生,留下这些旷世名作呢?

是爱吧,这是他对已逝妻子的怀恋,更是对自己对纷繁世界的热爱,在有爱陪伴的日子里,苏东坡用心妆点着诗句,消失在了时光编织的美好童话之中……

长风破浪,沧海远帆

他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可事实又哪有那么的简单?

他希望在大浪之巅昂首伫立,他希望在朝堂之上能有一方自己的天地,可事实总是与他的幻想背离,他的梦很美,却是那么的易碎。为官两年,却因为忍受不了官场压抑的生活,开始了遥遥无期的云游生活……

可那看似狂放的诗句背后呢?是真正的豪情壮志,还是掩饰的爱恨情仇?他高踞谢朓楼,胜景满目,道出一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看似狂放不羁,却只是败在了“欲”字上,当幻想都成了泡影,他会怎么办?其实他早已厌倦漫无目的的云游,想回到他那不太熟悉的官场,继续他的人生之路吧……

他内心的矛盾与他的豪情壮志相背离,在山水悠悠的陪伴之间,他终归还是离开了,消失在了梦想的荒芜之地……

不完满的结局

东坡亦是如此,太白亦是如此,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他们的灵魂在此汇聚,投入永不干涸的文化之河……

他们的诗句有契合之处,当然会有背离之处,可是季羡林说过:“不完满才是人生”。他们的思想正是有了这些不完满,才会在时光里熠熠生辉!

【篇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少年时他曾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也曾说过“我认为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他被人们称为“人民的好总理”,也是因为他淮安人倍感自豪,他的名字——周恩来。

“死不留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死不留言”也是他最后的行为,“无墓无碑”也是他所要求的干净。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交待说“把我的骨灰撒到江河大地去做肥料,这也是为人民服务,活着为人民服务,死后也要为人民服务”。他的内心坚如磐石,他就如他所说一样“像牛一样努力奋斗!”,最后他的骨灰撒入大海中,不求墓、不求碑、不求人们拜奉,干干净净,明明白白,死后也不耗费金银。留给人世间或许有永垂不朽的丰功伟绩,或许有他“鞠躬尽瘁”的精神,或许也有他留下的一切一切的奉献。从古至今,何人做到如此?答案或许只有他:周恩来。

他为人民付出一切,面对当时落魄的中国,他努力完成振兴祖国的伟大梦想。人们熟知他那意气风发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名言锦句,少有人知道他面带微笑接受美国记者的采访,面对美国记者的阴毒问题“你们堂堂中国为什么还要用美国的钢笔?”,当时的周总理没有恼怒,更没有慌乱了手脚,只是这样说“谈到这支钢笔话就长了,这是一个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他是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想无功不受禄,就推辞,但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当时也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这贵国生产的这支派克钢笔”,这话一说,真是霸气,无意间透露着嘲讽之意,却让人辩驳不了。对于如此博学机智的一位大国总理,真让人佩服佩服不已!

少年时的豪言壮志,并终身为之努力奋斗,成就了世人敬仰的伟人形象。2018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重新温故当年意气风发的他,遥望远方,我有了自己的奋斗方向……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