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一次特别的生日】
“生日快乐”,我在十二岁时,过了一个别出心裁的生日派对。虽然已经过了一年,但我依旧记忆犹新,因为那次的生日是特别的!
我的生日的日期也比较特别,当天是贸易交流节,所以气氛格外热闹。我为今天的生日策划已久,我想体验一番四川的麻辣火锅。于是,我请了许多“胆肥”的同学来参加,当然少不了我们班的大胃王郑思栋,让他也来挑战麻辣火锅。我还请了几个运动小王子。
我们相会在“四川老妈火锅”。我们点菜了,锅底是点了一个麻辣锅,这时,同学们的表情十分沉重。“麻辣锅来了!”服务员吆喝道。“来!大家大块吃肉,大口喝‘酒’,今天我们来尽情地吃!”大家不知道为什么都十分拘束,为了激励同学们,我说了一句:“今天谁吃得最多,都能得到一个礼物。”这时“大胃王”郑思栋将一块羊肉放下了这“红锅”中,他蘸了一下海鲜酱,一口吃到嘴中,同学们都觉得他会辣得大叫,可是出乎了全场人的意料。他十分淡定地吃下了羊肉,他大概觉得很美味吧!其它同学也动起了筷子。我们也真正当了一回“四川人”了!
生日会接近尾声,当同学们个个揉着自己圆鼓鼓的肚子,可郑思栋依然在吃着、吃着,我们都笑出了声……这次虽出心裁的麻辣生日,我将永远记在心间。
【篇二:吃火锅】
在一个平常的日子里我妈竟然叫我和妹妹去吃火锅!我当时无比激动,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出吃火锅,此时我的脑子里一直在想火锅是什么味的呢?鸳鸯锅?清汤锅?三鲜菌菇锅?还是麻辣锅?
到了火锅店,我大步跃进火锅店“境内”找到一个靠窗的“风水宝地”并叫来妈妈、妹妹坐下。拿到菜单我迅速翻开菜谱。一看!“哇——!”那火锅的图片看起来是让我垂涎欲滴!一口大大的锅中间一块钢板隔开一边是奶白奶白的汁儿、一边是看起来就要喷火的红汁儿上面还冒出一个个辣椒。但我没有立即下单,因为我还想看一看。突然!我的目光又被夺去了,是一个三味锅!这个锅多了一个番茄汁儿生为番茄爱好者,我一下子就让妈妈下单并把配菜点好。
真可谓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啊!服务员总算把火锅端了过来。我的目光死死的盯着那香喷喷的火锅。我迫不及待的用筷子把牛肉夹住再把它扔进“火山”里过了一会儿,我夹出牛肉放在嘴里细细品尝:“这也太好吃了!”牛肉在火锅番茄汁儿的浸泡喷煮下变的爽口多汁,咬一口一嘴的汤汁包围住了你的味蕾,幸福指数直线飙升!让你忍不住还想吃一口。
吃第二口我想:第一口吃的太快了,这次得细嚼慢咽!更——细致地品尝这“人间美味”。吃之前我先闻了闻刹那间番茄味从口腔蔓延至我的身体!似乎我身体的每个细胞都无比喜爱这番茄的绝妙味道,实在是太好吃了……
要是还有机会我一定会再来品尝这人间美味——三味锅!
【篇三:了不起的巴蜀文化】
一带一路是现在最热门的话题。张骞出使西域开凿了丝绸之路,今天的丝绸之路是各国之间经济交流的枢纽。而南方丝绸之路又以巴蜀为中心,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巴蜀文化吧!
巴蜀文化源远流长,最具代表的要蜀三星堆文化了。青铜面具可以说是三星堆文化的代表,青铜面具是从事巫术活动的道具,它的大量发现,是商代重巫风气的具体体现。如果你看到一个青铜面具:“眉尖上挑,双眼斜长,眼球呈柱状向前纵凸身伸长十六厘米,双耳向两侧充分展开,短鼻梁,鼻翼呈牛鼻状,向上内卷,口阔而深,口缝深长上扬,微露舌尖,做神秘微笑。”的话,那它就是著名的大型青铜纵目面具,“千里眼,顺风耳”是也。
其次是辣文化。说到辣,人们一想到的便是火锅,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物。火锅现吃现烫,辣咸鲜,油而不腻,暴汗淋漓,酣畅至极,适于山川之气候。今发展为鸳鸯锅,麻辣锅等。各取所需,老少咸宜,冬至之佳品。
再来看看名扬四海的川剧文化。它距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它以独特的风格和浓郁文化的地方特色备受巴蜀人民的喜爱。“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正是描绘川剧。川剧中最受老百姓喜爱的要属变脸了。川剧脸谱是变脸的特点之一。川剧脸谱并不是死谱,而是活谱,多以红色来表示忠肝义胆的人物,如关羽;黑色用来表现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人物,如包公;白色多表现冷酷无情、阴险狡诈的人物,如曹操。绿色和蓝色多用来表现草莽英雄、绿林好汉或好勇斗狠而又凶残的人物。而金、银、灰三色具有虚幻神秘的感觉。用来表现佛、神、仙、鬼怪等角色。从脸谱色彩中就能看出出场人物的道德品质和角色。
巴蜀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是最耀眼的一颗明星,它在巴蜀悄然崛起,经过漫长时间的孕育,成为了这样一个了不起的文化,没有一个人不为他的璀璨而折服。厉害了,我的巴蜀文化!你应当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