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桌相关作文

【篇一:谦让,和谐的旋律】

迄今为止,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自古就被誉为“礼仪之邦”。中华美德的历史也源远流长。从孔融让梨,程门立雪,到雷锋的感人事迹再到今天的21世纪,礼仪体现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扶盲人过马路,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礼仪之花开在社会的每个角落,弘扬着中华美德——礼仪。

礼仪是一种文明的表现,它是一个人道德文化的反应。礼仪,普普通通的俩个字,却能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常见的见到熟人问好,见到长辈谦让,做了错事要道歉。但中华礼仪它博大精深,它所体现的并非前者所能比轮的。

上个星期天,我与姐姐去淮北玩。中午,我们走进一家小面馆,只见周围坐满了人,只有一张四人桌,我俩坐上去,看看四周的客人谈笑风生,吃着香喷喷的面,心想:这小小的面馆也能有这么好的生意。正要点面时,有走进一对母子,看看周围没有位子,便露出失望的表情转身刚要离开,姐姐开口叫住他们说:“不嫌弃的话,我们可以拼桌。”“谢谢!”姐姐笑着回答:“不客气,出门在外都应互相帮助。”

“我要一碗板筋拌面。”我一听那位妈妈点的面和我的一样。“对不起!做这面的材料不够了,您换一晚吧?”只见男孩的脸上露出惋惜的样子。我心里一动,何不把我的这碗面让给他呢?想到这,我便对姐姐说了我的想法,姐姐赞赏的点点头,和那位妈妈说了之后,就听见男孩稚嫩的声音:“谢谢姐姐!”感觉有说不出的愉悦和激动。

中华礼仪,他有的是陌生人之间的一个帮助和谦让,有的是赋予传染的力量,有的更多是博大精深。

【篇二:身处共享时代】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这是一个“共享时代”。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共享”这一理念已经渗透进了我的生活。放学后走在马路上,各式各样的共享单车随处可见,打开手机,用二维码解锁一辆车,就可以享受骑行在马路上凉风迎面吹来的凉爽与舒适;周末去羽毛球馆打球,我和其他的同学一起共享球拍和羽毛球,大家聚在一起打比赛,实在是其乐融融;有时候上完了课去吃午饭,在餐厅里拼桌也是常有的事。由此可见,“共享”的概念已经在我们的生活里根深蒂固。

共享的好处很多,其中主要的就是提高了人们生活的便利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生活中总有一些比较累比较麻烦的事,但是利用共享的理念,就可以使它变得轻松,变得快捷。“共享”是灵活的,怕麻烦的人,一般都对灵活的东西比较青睐。

但是,当一个事物有一定的知名度和一定的普遍性时,人们对它的评价常常是褒贬不一的。关于共享,亦是如此。我常常在各种地方听到人们对于“共享”的质疑和投诉:“共享真的不会制造麻烦?”“公共的东西,清洁方面的保障在哪里?”其实,只要你明确了共享理念的本质,就不会有此疑问了。“共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与别人一起分享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友好的,应该充满了爱与对对方的关心。说得再明白点,社会里的共享,其核心就是两个词:友善与负责。所谓友善,就是在共享时,对与你一起共享的对象友好;所谓负责,就是在共享时对你所共享的物件爱护、不破坏,随时随刻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一个能够发展成为时代性的事物,必然有着足够的简明性,“共享”也是一样的,其实并不难。做到友善与负责,其实也不难。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一些小小的细节,只要你去做了,就是为社会、为世界增添一份美好与善良,比如在炎炎烈日下把共享单车停放在树荫里,比如认真爱护你开过的每一辆OFO,比如每一样和他人共享的物件都轻拿轻放。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和别人一起共享这个社会,共享我们的地球。身处共享时代,如何做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而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心中有爱,能够多多为别人着想,这样的话,迎接我们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篇三:想象的作文】

8月18号的我背着书包屁颠屁颠的来到石庄高中参加军训。天是那么蓝,地是那么广,心情也是那么愉悦。

跟着大部队来到宿舍,放下书包整理床铺,然后到操场集合。听着教官先生的一声哨响,军训生活已经开始。

“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教官先生铿锵有力的口号声回响在耳畔,大家跟随口号步调一致执行命令。然后就是整体训练踢正步。一只腿要站得笔直,另一只腿要踢出去且要绷直,脚尖要下压,脚掌要与地面平行。一只手要摆到身后,另一只手要抬着放在胸前。教官先生让我们把这个动作持续了10分钟。大家都摇摇晃晃,喝醉酒一样,汗水从额头滑落下来也不敢擦,大气都不敢喘。10分钟在平时很短,但在此时显得那么长,我们都静静地等待教官先生的一句全体休息。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全体休息5分钟。”教官终于开了口。

我松了口气,无力的瘫在地上,揉揉自己的胳膊和腿,酸麻麻的。5分钟的休息完了之后,教官教我们叠被子。在家呢,我也是会叠被子的,可是不能跟军人叔叔比啊。他们叠的被子都是方方正正的,跟豆腐块似得,而我叠的.是乱七八糟的。我要向教官先生虚心求教!

教官先生拿来一床被子,平整的放在拼桌上,用手抹了抹。接着把它分成三份叠起来,然后用手对应的量出适当的距离,然后小心翼翼地叠起来,中间留出一段距离,再把两边的合起来。最后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用手把边边角角弄得显露出来,再稍微的整理一下,这个方块豆腐被子就好了。我目不转睛的看着教官的一举一动,生怕错过了一点。教官完成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展示自己,可是结果总是那么的惨不忍睹,叠的被子依旧是那么难看。经过不懈努力,被子终于越叠越好看了。

这就是我想象的高一部分军训生活,它教会了我要坚持,它教会了我要努力,8月18号的军训,我等着你!

【篇四:遇见碎片化的生活——家的故事】

我的家,初见的人不见得喜欢。它小小的,不过就是两间房间,不过我待久了,就习惯她了,感受她的好。

我做作业有时会弯着腰驮着背,翘着二郎腿,趴在桌子上,用妈妈的话说,就好像要把作业给啃了。“啪”的一声,妈妈就会用她那刻着论语的小木棒轻轻敲打我的背。我会趁机滚进她的怀里打闹一阵,只是打闹之后继续做作业时,我的后背就记住了小木棒的叮咛。小木棒是公平的。有时爸爸不愿做家务而蜗居在沙发里,脚跷在床上,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他手中的手机,就好像是一个雕刻工在认真地审视他刚刚完成的作品。小木棒也会轻轻敲打他的脚,以式提醒,我就会在一旁起哄。

爸爸妈妈看到可怜悲催的人,都会推论到“不学习,你就会这样”……一次,妈妈跟我讲她买菜时,一个老太太想“蹭”菜贩的几个土豆。她一开口,我就知道她会说:“这老太太估计第以前上学时没有认真听课,考试的时候被刷下来。于是就找不到一份好工作,没有多少钱。所以你上学要认真听讲,不能长大后和她一样……”我有时不等她说完,就捂住她的嘴,妈妈追着我满屋子地打;有时会歪着脑袋“认认真真”地听完她的教诲,再好好地给她作一个揖:“嗻,儿臣领旨!”

爸爸妈妈在家里一堆的说教,对外就像一只只小太阳,温暖热情。旅游吃团餐拼桌,有的饭店没有转盘。桌子上的菜却是东一个,西一个,夹得到这个菜,你就夹不到另一个,就好像是这道菜故意想气一气你,不让你夹到。爸爸妈妈过一会儿就会帮忙调一下这些菜的位置,好让每个人都能够得到。看到有些人特别钟爱某个菜,就会特地放到他面前,并说:“来来来,你喜欢吃,就多吃一点。”我自己也是这样。

一次外出跟团游,大巴车上,我们的邻座小孩闹情绪,没吃早饭,我们拿着零食给他,他也噘着嘴。下车时,看到有卖黄灿灿的看着就让人忍不住想咬上几口的玉米,顺手买了两根,想着也许能勾起小弟弟的食欲呢。果不其然,小弟弟很赏脸。他妈妈对我们左夸一下,右谢一下……

家里很小,故事很多,一个个故事都是那么地和乐,有趣,温暖。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