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未来的家乡】
二十年后,我学业有成,回到故乡打算开办一个土豆加工厂。
一进村子,眼前一片明亮,啊!家乡真美!变化真大!
我的家乡再也不是以前的模样,他摇身一变从一个满脸沧桑的老人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帅气的小伙子。
车子行驶在在村子宽阔平整的柏油马路上,微风拂面,深深地吸了一口带有花草香的空气,多么的舒服!只见路边每隔一段距离,就放着一个智能分类垃圾箱。还栽着一棵棵垂柳,摔着长长的枝条,像是欢迎我回来回报家乡。树荫下的石桌、石凳上老人们好悠闲,有的在下棋,有的在唱小曲儿,还有的在喝着小酒儿……
最想不到的是以前污浊的涝池被绿化成了游乐园。最美的是修建了儿童水上游乐园,里面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池水清澈见底哦!那边还有一片荷花呢!各种小鱼还在水里快活的游玩。
走着走着,看见一片片土豆地,机器工人正在收获土豆。土豆丰收了,乡亲们脸上洋溢着喜悦,可这么多的土豆要运往外地也难倒了乡亲们,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乡亲们,他们都拍手赞成,看来我的梦即将要实现了。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他们向我嘘寒问暖,我的心头激荡着温暖,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报效家乡,报效乡亲,把家乡建设得更美!
【篇二:我的家乡纳衣村】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及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这是北宋李觐的《乡思》,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归家无计的无奈与痛苦。相隔数百年我都能感受到作者那淡淡的忧伤,或许是我和他一样深切思念着家乡吧。
我在陕西省一个偏远的小县城宜川县上学,每次回家都要至少两个小时的车程才能到达我的家乡——纳衣村。这个古老的村子里住着我的爷爷和奶奶,每当想起爷爷奶奶那甜美的笑容我总能感到温暖。每当我想家的时候,却不能回去,因为我要上学,住着公寓,来回也不方便。这大概就是我喜欢李觐这首诗的原因吧。
小时候经常听爷爷讲故事,其中最有意思的一个故事是关于我们村名的。关于我们村名先要从一座山说起,在宜川云岩有一座大山,在山底下有一个“衣补村”,山中间有个叫“衣损”的村子,衣损过来就是我们“纳衣村”。就是衣服破损了,然后纳衣,再穿的意思。在我们村下面有个“布头村”。就是纳衣服剩下的布料。这里还有个“衣衫村,”就是拿衣服剩下的布料再纳成衣衫的意思。我们这的村名有趣吧,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前辈们是多么的艰苦朴素呀。
我们村分为上下两村,中间有一座桥,桥下面是一条小溪,小溪通往下村的“涝池”,就是雨水汇集成的小湖,这我们这的土话。涝池周围有许多柳树,其中有一颗特别粗壮,大概有上百年了吧。听老人们说是棵神树。她经历寒冬吐出嫩芽最早把春报告给了村民,夏天他柳条成荫倒影在涝池里像一个女孩在洗头发,秋天落叶飘飘像蝴蝶在飞舞,冬天她像一个将军与风雪寒霜作斗争。在柳树的下面有用石头铺成的石台,有人在下面打牌,有人在下面拉话。老树从不孤单。
其实我们的上村也很漂亮,因为上村都是果园,春天花香四溢,夏天绿海荡漾,秋天响着着丰收的喜悦之声,冬天像优美的国画。这里的果园是村民们的经济来源。我也经常跟着爷爷到上村玩,看着劳作的大人们,我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
哦,对了,我们村还有一个大广场,夏天的晚上男女老少不约而同的来到广场上,敲打着锣鼓,扭着秧歌,非常热闹,看者他们脸上幸福的笑容好像他们已经忘记了白天田地里劳作的辛苦了,每晚十一二点人们材依依不舍的离开各自回家休息。
这就是我们朴素,美丽,富饶的纳衣村,如果你来了肯定乐在其中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