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杜十娘后传】
话说那杜十娘落入江中,杳无踪影,众人都道她是葬身鱼腹,无法可救。谁知偏是老天眷顾,竟让她随水流到了一处偏僻的小村,被一砍樵的村夫救起。
那村夫倒也是个善心之人,请了大夫为十娘看诊,又自掏腰包去城中买了药煎与十娘服下。如此几日,十娘缓缓醒转过来,那樵夫便自报姓名:“小人赵凡,几日前在江边救起小姐,不知小姐姓甚名谁,府上何处?小人也好去通传一声,择日送小姐回府。”十娘知自己别无去处,有意留下,又恐他知道自己身份将她赶走,只得将自己名字改了偏旁,说道:“多谢公子救命之恩,妾姓杜,单名一个微字。只因家境贫穷,爹娘将我买与他人做妾,我不从,便从船上跳下,如今实无去处,还望公子收留,杜微定当报答公子之恩情。”
赵凡本就对十娘心生爱慕,听说她可怜身世,又心生疼惜,便让她只管住下,不必操心。住了将近半月,十娘也算对赵凡多了一些了解。他少年时便父母双亡,全凭一身力气砍樵为生,柴火积的多了,就抽出一天工夫去集上卖了贴补家用。赵凡为人质朴老实,十娘与他日久生情,便择了个吉日,在村长主持下完了婚。
十娘虽已不再唱那些小曲儿,幸而还做得一手好针线,绣成花样,就托村中交好的姊妹去集上卖。因十娘所绣花样皆为自己所画,十分新颖,倒也能卖个好价钱。如此又过了半年舒心日子,却遭天意捉弄。
那日,正赶上赵凡去集上卖柴火,突降大雨,十娘恐丈夫在外淋雨生了病,便去给他送伞。谁知路上听人说李布政家长子因那北京名姬杜十娘之死郁成狂疾,卧病在床已达一载。十娘心觉蹊跷,问过丈夫,方知这正是李甲故乡,浙江绍兴府。
一路上,十娘心中可谓五味杂陈,既恨那李甲负她一片真心,又可怜他被心病折磨。可十娘毕竟是个重情重义之人,想到自己如今生活的不错,也不必让李甲再为她愧疚,就盘算着去李府一趟,宽恕了他。回到家中,十娘便欲对赵凡坦白,一时又说不出口,便决计先试他一试。“今日听人说那杜十娘,不知是何人物?”赵凡叹口气:“虽是烟花女子,却也重情义,无奈红颜薄命,可惜,可惜……”十娘一听,心中踏实不少,便给他倒了茶,再将那旧事前前后后说了一遍。赵凡闻言,虽有些怨她欺瞒自己,却也体谅她无计可施,只说:“既如此,明日我陪你去那李府做个了结,往后也好安心度日。”
次日,赵凡十娘二人来到李府门前,方知那李布政家原是这般气派。托守门小童前去传话,出来的却是那老管家。十娘说明来意,那老管家从小看顾李甲,如今见少爷病情有望好转,也顾不得许多,一路小跑着去禀告李布政。
那李布政闻言,却是拍案而起:“荒唐!当日我儿为那杜十娘荒废学业,又患了重病,这事早已在乡里传开,将我一张老脸丢了个尽。如今那杜媺侥幸活着,竟还有脸面来我府上。今日我若让她见了我儿,他日岂不又成他人笑柄,让我在这绍兴府再无立足之地!”老管家知晓老爷脾气,只得去府外打发了十娘。
却说那李甲卧床一载,忽闻丫环小厮私下言语,道那杜十娘还活着,却被父亲赶走。心下一急,竟翻下床来,呻吟片刻无人应答,生生咽了气。
赵凡从集上回来,将李甲死讯告知十娘。十娘暗想:你虽无情。我却非无义之人,本想解你心病,你我二人从此各过各的,再不相干。怎知这天意难违,做了错事终将有报。也罢,也罢。十娘微微叹气,只对赵凡说:“还是换个地方卖柴火吧。”
【篇二:游山西村】
这到底应该往哪走啊?真倒霉,两个游客在上旅游的途中说,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村庄。可把他们高兴坏了,他们赶紧跑过去。
到了村庄里面,一个人看见有两个人,一眼就看出了,这是两个游客,他赶紧跑过去,那两个游客看见了村子里的人也朝那个人的方向跑过去,于是那个好心人知道他们迷路后,把这两个游客带回家。
于是这个村夫很大方,还拿出他们自家的酿的酒,两个人一看这酒很浑,村夫也看懂了他们的心意。笑着说:不要笑农家腊月里腌的酒浑浊。还给这两个游客准备了在丰收之年会备足鸡肉猪肉宽带客人。两个人因迷路也一天没有吃饭了,于是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吃完之后,村夫又让他们住了下来,说:天已晚了,就住在这吧,明天再走吧!两个游客非常感动。
到了明天,两个人来参观参观村庄,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村民们穿戴简朴,古代的风气仍然存在,两个游客看到了村民如此热情,也不知道怎么该报答他们,于是两个游客在走的时候说:今后如果还能这样,趁着月明来闲游,一定住着拐杖随时来敲门。
【篇三:学生优秀作文】
春来时节,许多人会去赏花,但赏的却是花的`艳丽颜色,但哪知,轻风拂过,最应该值得欣赏的却是花的幽幽清香,珠玉内蕴花有清香。外在固然不可忽视,内在却是尤为重要。
蚌壳朴实无华,但里面包藏的珍珠又是多少人争相获取的了啊!矿洞阴凉,潮湿,但其中的钻石,水晶又是怎样夺人眼球的。所以,外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在。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讲的就是这个理。美好外在形象固然能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但真正能维持这种好印象的恐怕就是内在的涵养了吧!若不注重内在修养和升华,恐怕也只能落个纨绔子弟之称,好似贾宝玉一样,“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而人一旦拥有了内在的涵养,其气质也会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展现出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
像蜀国大军师诸葛亮,满腹经纶,雄才大略,虽然貌不惊人,但却赢得了三国时期各路豪杰的敬佩,更有“三顾茅庐”之说,于是,他在中华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羽扇一挥,东风再起,八阵图开,为蜀国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谁能想到这位相貌平平的田野村夫竟能在风起云涌的傲视群雄!
如果说他的雄才在对敌时像一把利剑的话,那么在待人时却是一块吸铁石,吸引着黄忠,马超等战将归于旗下。
这一切恐怕都要归功于他内在的素质了。试问,如果将我们传送到那个年代,有几人能自信比他做得好?只有有极高修养的人才能做到临变不惊,运筹帷幄,纵使身处绝境,也能泰然处之,这就是诸葛亮的智慧。
而内在修养的提高不应该是知识层面,同时也要牵涉到礼让,性格等多方面。像如今提倡的“三好学生”不就是这样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才是社会的栋梁。如果只是拥有惊世之才却不能善加利用,那么它所带来的反作用恐怕也是无与伦比的吧。比如“X客”,其实在另一角度来看,他们都是有着极高天赋的电脑人才,但是内在的涵养被一群黑雾包裹着,才会使他们一步步走上毁灭的道路,着实让人感到惋惜。
花有清香,当须细品,珠玉深藏,当须深掘。
【篇四:为你而来】
经典的,珍藏着,从不肯舍去。倘若有一日,成功了,那么为你而来。
——题记
“有缘有情有义,肝胆相照;是非忠奸善恶,分道扬镳……”偶然间又听到这首歌曲了,我想着去再一次打开那个抽屉,取出我珍藏多年的书。
一三年的时候,我很小,还不懂得历史,只是偶然间听了评书先生在津津乐道地谈论三国的故事。我听得好奇,想去求评书先生给我讲述,但他却肯定不答应,会妨碍人家的生意。于是从那时,我就想着什么时候可以拥有自己的一本《三国》,我想要去了解三国的故事。
我辛辛苦苦地攒了很久的钱,终于有能力路过那个书摊,兴奋地指着那本《三国演义》,问:“阿姨,这本书多少钱?”“十元。”阿姨回答说。我果断地掏出那些钱,爱不释手地拿着书,心中欣喜很久。只是当我拿回去,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一段意义深远的话,我并不懂,含糊地翻过。自此,我每天都要读它。
故事中精彩的情节很多,但是当我读到“孔明坠落五丈原”的时候,我静默了。诸葛亮本是一个山野村夫,但是经过刘备的诚恳邀请,成为蜀国的军师。他曾带领蜀国立下无数战功:东吴舌战群儒、赤壁借东风以及七擒孟获等,是诸葛亮将局势转变为三足鼎立。只是自古将才多薄命,为等到他助蜀国振兴汉室时,便在五丈原去世。在数中描述这一段时,十分的感人,诸葛亮操劳一世,不就是为了帮助刘禅,不负先主托付。其实精通算数的他早就知晓蜀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只是他却不服输,敢于同命运作斗争,为梦拼搏,挽救汉朝。书中写道“属于孔明的那盏灯,落下了。”我认真读完这一回,被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所感动。
“不鸣则已,一鸣动九霄;不出则矣,一出比天还高!”我满怀热血地听完这首《梦在燃烧》,再一次打开这本书,上面写着:“有人会陨落在五丈原,那刻,他落了;然而今天,它却永远不会落下。”我的心头猛的一惊,恍然大悟。
希望你不会落下,我为你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