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二十年后回故乡】
二十年后,我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脚踩在故乡的土地上,一个即熟悉又陌生的故乡展现在我眼前。
走进小村庄,以前的大榕树,变得更茂盛了。枝繁叶茂的大榕树把灿烂的阳光分成一小块一小块,散落下来。望着大榕树,我不禁想到儿时和朋友在树下穿梭,玩得不亦乐乎的情景。
我怀着期待的心情走进留下我童年回忆的老屋子走去。门外有个钥匙,我惊奇地问是什么。工作人员走来告诉我:“如果你是这间屋子的主人,您可以打开门,我们改造了这间屋子,您随时可以回来。”
我走进屋子里,以前的墙拆了。现在建的全部都是用最坚固的CW砖建的,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这种用CW砖建的屋子都不会塌下来。我扫了一眼房间,阳台里多了许多植物,还安装了几部能调节屋内温度的空调,我深吸了一口气,感觉整个肺部都是清新的空气,整个人都舒服了。啊,科技带来的好处还真不少啊!
我走到客厅,以前坐的摇椅,现在都变得非常梦幻。椅子上仿佛全都是花,但其实是用AZ材料做出来的梦幻椅子。这种椅子上仿佛全开了花,但其实是摸不着的,椅子后面有个智能语音器,你说出你要去的地方,椅子就会把你送到那里去。我向窗外望去,有许多人正在修饰自己的屋子。我低下头正好看到我儿时的伙伴张子玲。我大声喊道:“张子玲,我在这呢,看到我没?”张子玲向我招招手:“看到了,我上你家坐会儿吧。”我答应了。她坐在我旁边,我们俩天南海北地聊起来。张子玲说好久没见我了,要约我去从前我俩经常一起玩的那片花丛。
我们俩来到花丛,一阵阵淡淡的清香在我们身边围绕。我们俩像以前那样在花丛里玩。家乡一切都变了,唯独张子玲没有变,他还像以前那样快乐,那么活泼。
20年后的故乡,你的美丽再次让我惊叹。
【篇二:参观杨家岭革命旧址】
为了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在2018年11月的一个早晨,在“五会”作文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历史悠久的杨家岭革命旧址。
我们排着队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央大礼堂。大礼堂外部是西方建筑风格,内部则是陕北建筑风格。上面用砖建的,下面用石头砌成。走进大礼堂,礼堂后面写着“同心同德”四个大字,是七大时重要的四个大字。礼堂有六个用木头做的“V”字形图案,每个图案上面有四面党旗,加起来总共是24面。舞台上有五把椅子,分别坐过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中央办公厅,以前人们不识字,因为中央办公厅看起来像飞机,所以也叫“飞机厅”。以前的三次文艺座谈会都在这里召开。这还演过很多戏剧,如:《兄妹开荒》《白毛女》等。
然后,我们又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伟人的旧居。尽管他们是国家领导人,但他们的旧居里却只有一张床,一把椅子,一张桌子。由此,我的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我们还参观了毛泽东与斯特朗谈话的地方。毛主席就是在这说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句话。还有毛主席亲手种过的菜园,到现在还有人种呢!
参观完毕后,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杨家岭革命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