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六一文艺汇演】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快到啦!大清早,我们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向学校走去。到了学校的操场,鲜红的地毯铺满了整个操场,显得十分喜庆。
六一文艺汇演开始了,第一个节目表演得非常出色,许多练舞的男孩子,蹲着排成一横排,一个男孩子踩着他们的背,轻轻松松地走过去,动作非常轻巧,优美。
过了十几个节目,该我们1203班表演葫芦丝了,吹葫芦丝和敲乐器的有20多人。上台时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舞台。我们大家齐心合力,吹奏着两首美丽动听的曲子,台下响起了‘啧啧啧’的夸赞声。最后的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其中一个四年级的小朋友重重地敲架子鼓,得到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六一文艺汇演结束了,全校同学都非常开心。
【篇二:拿手好戏作文六年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比如我们班的宣传委员李亿,辅助嘉宾叶俞含、甘君怡等人画画技术是一流的好,她们的拿手好戏是画画;我们一班的舞后——刘盈、杨佳楠的拿手好戏就是跳舞;洪陈辉和陈钧浩钢琴弹得好,他们的拿手好戏是弹钢琴,而我的拿手好戏,我量你也猜不到,我的拿手好戏——敲架子鼓。
看到这儿,你可能会问,你不是女生吗,怎么喜欢这个玩意儿。我是一名女生,但是,我并不是那种文文静静的一心只想着学习的女孩,我是那种追求刺激的好动的女孩。
我跟架子鼓的缘分很奇特,像是月老红娘牵起来的线一样(线不是指红线)。
我原本是学舞蹈的,对架子鼓毫无兴趣,只不过听别人说过一些类似学架子鼓很辛苦的话。有一天我知道了弟弟要去学架子鼓的消息。我特别高兴,因为那个大魔王终于可以尝尝辛苦的滋味了。但在一次去接弟弟的途中,有架子鼓的音乐从教室里传了出来,我深深地陶醉了,这音乐让我感受到了从来没有感受到过的自由和快感,虽然我当时周末很自由,父母从不强迫我感动不愿意干的事,但这架子鼓不一样。
从那一天开始,我便想尝试架子鼓这门乐器。
架子鼓的节奏多变,容易敲着敲着就乱了。节奏是必须战胜的“恶魔”。我和架子鼓之间的缘分一直保护着我和激励着我,这使我才学一年多就学到第三本书了。
有一名“师兄”比我小三四岁,但比我早入学两年左右,我已比他多学一首曲子了。他总是掌握不好节奏,一会儿慢一会儿快,总是乱掉,因此,老师也为他操了不少心。在学习八分加花时,我总是学最快的。有人会说:“你年龄比较大,悟性更高些,那不是应该的吗。”他比我早入学两三年,他不该学得更多更快吗?
但疯狂查理这首曲子的出现,让我这位“天才”不知所措。歌曲刚开始播放没什么难的,但过了几秒,后面的旋律让我这位笑点低的“天才”在敲时笑得前俯后仰。这首曲子后面的旋律让我越听越想笑,不敲还不行,还得多多练习背下来。我真想对老师说:老师,你让我练这首歌,我的笑就收不住,收不住了就会看偏谱子看偏了谱子,就敲不下去了,敲不下去了就练不好,练不好你就要我一直练,我一练,笑就收不住了……最后只想说一句:老师别让我练这首歌了,行吗,我越练越不会啊!
就因为这首歌,让我彻底破功。但我的拿手好戏还是这个,这首歌不行,我还有其他敲得好的曲子。
我的拿手好戏是敲架子鼓,你的呢?
【篇三:敲架子鼓】
去年,老妈给我报了一个电子琴班,可是我只学了一年,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学起来有些麻烦,因此,我便转头去学架子鼓了。
第一天,老师教我们认识踩镲、底鼓、军鼓、一嗵鼓、二嗵鼓、三嗵鼓;叮叮镲、吊镲一和吊镲二的字母、数字,以及音符。第二天边学起来了“动大”,以及一首全是“动大”的歌曲——《小星星》,《小星星》是我学的第一首歌,虽然现在没有了歌谱,却是我一生印象最深的一首歌,因为当时是数字,非常简单,循序渐进,我爱上了架子鼓,慢慢学难得东西,我也觉得没那么难了,相反觉得架子鼓很简单。我便对老妈说,我想一直学架子鼓,妈妈听了,爽快答应了。
要不是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的肆虐,把我们困在家里,否则我早就拿起架子鼓到架子鼓王国遨游去了。
虽然很失望,但是我自己就想不能去万克鼓校练习,但也没办法,所以只好在家里玩自己的“乐器",我用碗和床做鼓,用盆做镲,当声音响起,我又找到了熟悉的感觉,每天我敲打着乐器,在家里也找到了昔日的快乐,为自由自在的旋律而兴奋。
我知道,大家都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我们早日回归校园,我也期待着赶快加入我的鼓队大家庭,我们一起陶醉幸福快乐!
【篇四:六一儿童节】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我期待已久的“六一”儿童节。今天一大早,刚睁开眼睛,就收到了爸爸妈妈精心为我准备的节日礼物,我迫不及接待地打开了礼物盒,哇!是我梦寐以求的星座日记本,粉红色的书皮,精致的密码锁,以及各种可以DIY的工具,我激动地抱着爸爸妈妈,连忙对他们说“谢谢”。我带着美好的心情来到了学校……
到了教室后,一个个惊喜接二连三地来到了。一进教室,陈老师就给我们所有人准备了贴心小礼物——电动小风扇,学校还为我们准备了“足球场”大蛋糕,更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陈老师居然自掏腰包请我们全班吃“叫个鸡”!我们吃得满嘴流油,所有人都沉浸在浓浓的,久久不能散去的香味里,尽情享受这种“七星级”的待遇。最后到了我们班的重头戏——才艺表演,有敲架子鼓的、有跳舞的、有演小品的、有唱歌的……节目丰富多彩,气氛也是热闹非凡。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张嘉诚的朗诵了,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分多钟,但他在朗诵《沁园春·雪》这首词时,语调激昂,声情并茂,他的声音时而高亢,时而低沉,语速时而急速,时而缓慢,只见他摇头晃脑,带着简单的小动作,简直就是当今的“小诗人”。
今天真是一个特殊的“六一”儿童节,一个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儿童节,我感受到了无穷的快乐,这次的“六一”儿童节将永远烙印在我童年的记忆中。
【篇五:包馄饨】
一年一度的春节快要到了,需要准备除夕夜吃的美食了,我们家有一样每年过年都不可缺少的食物,那就是——馄饨。
馄饨皮有现成的,现在要的就是馄饨馅儿,奶奶去买了一些猪肉和荠菜,就开始弄馅了。奶奶把荠菜切成了一段一段,然后把荠菜放进猪肉里,就开始剁,每剁了一会儿就要把肉翻个身,继续剁,看着奶奶熟练的手法,我的手也痒痒的,“奶奶,我能剁一剁吗?”我问道。奶奶说:“可以,但是小心别把手指给剁掉了!”我回答道:“我又不是三岁小孩,怎么可能会那么不小心呢!”我拿起菜刀在猪肉上剁啊剁,然后把猪肉翻了个身,继续剁,没过一会,我的手就又累又酸,没有了知觉,好像瘫痪了一样不听使唤,剁的速度也下降了。“像你这样剁,到开学了馄饨都吃不到呢!”奶奶说。突然,我想到了我是敲架子鼓的,敲架子鼓不是用两只手来敲的吗?而且敲得特别快,我问奶奶:“奶奶,还有菜刀吗?”“有!”奶奶边说边递给我另一把菜刀。我拿着两把菜刀,开启了疯狂模式,“咚咚咚咚咚……”我以博尔特的速度剁好了肉,后背热乎乎的,好像刚跑完了八百米一样,累得气喘吁吁。奶奶看到我认真的样子,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接下来就要包馄饨了,这个东西我很拿手,就跟奶奶开启了一场包馄饨比赛,妈妈是裁判,“开始!”妈妈说,我和奶奶就开始包起馄饨来,奶奶特别厉害,几秒就能包一个,我起码也得用十几秒才能包一个,肯定是奶奶赢得比赛胜利。突然,我发现了手还没有洗,“啊呀!我手忘洗了,幸好包的不多,不然就损失惨重啦!”我叫道。我洗好手赶紧回到座位上,发现奶奶又包了好几个,这下完了,我肯定要输惨了。于是,我就加速起来,可是速度一快,馄饨的质量就下降了,不是包的太大了,就是包的太小了,不是馅料快漏出来了,就是馄饨皮包馄饨皮了。等我们把馄饨包完,我数了下,我包了40个,奶奶包了60个,奶奶看着我包的馄饨,哈哈大笑起来,说道:“你包的馄饨,大大小小的,看上去就不舒服,估计也就我们自己人要吃!”看来我还得多多练习啊!
除夕夜到了,我们一家人吃着馄饨,说着话,看着自己包的大大小小的馄饨,我也不禁笑了起来。下次家庭包馄饨比赛,数量和质量的赢家肯定会是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