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兵马俑铜车马】
大家好,我是安导游,今天由我来带大家参观铜车马展厅。
1980年12月份,考古学家挖出了两架彩绘铜车马。当时,它们被埋在七米深的坑里,外面有一个木椁装着,因为年代久远,木椁早已腐朽,压碎了里面的铜车马。其中的一辆铜车马碎成3000多片,经过专家八年的修复,于1988年正式对外展出。另一辆铜车马则碎成1500多片,经过两年的时间,专家们使它换发出原有的光彩。
看,这就是一号铜车马。它在古代被称为高车,也就是立车。因为驾驭这辆车的驭手要保持站立的姿势。这辆铜马车的作用等同于现在的开道警车,驭手则是现代的高级警备员,保护后面的二号铜车马。
如果说一号铜车马是警车的话,那么二号铜车马就是一辆豪华舒适的国家元首轿车。二号铜车马又称为安车,因为驾驭这辆车的驭手要保持跪坐的姿势,可见车主人的身份之高贵。
我们都知道,青铜主要是铜和锡的合金。含锡量高,硬度就高,比如制作武器,需要硬度高的青铜。含铜量高,韧性就高,比如制作铜车马的缰绳,需要韧性强的青铜。2000多年前的秦代工匠应该还没有什么化学方程式之类的知识,他们是如何掌握这些成分比例的呢?这既是一个留给后世的未解之谜,也是中华民族具有光辉灿烂古代文明的见证。
谢谢大家,我的讲解结束了,请大家自行游览。
【篇二:我的铜车马】
今天,爸爸从外地给我带回了一个铜车马,我非常喜欢。
它有四匹马拖着,有的四蹄腾空,有的昂首挺胸,有的准备奔跑,有的抬头吼叫,马车上还坐着一个御马俑,他拿着马鞭,四匹马口中各咬着一条绳子,御马俑把绳子拽起来马就会跑起来。
御马俑穿着一身如钢铁般的装甲,车厢像一个小矮人放衣服的柜子,特别小,和我的小手指差不多一样大。如果我是御马俑,我就快马加鞭,到世界各地去游览名胜古迹。
整个铜车马被塑造得非常逼真,尤其是马车上御马俑的精神面貌与个性特征被刻得入木三分、惟妙惟肖,让人真想走进它的内心世界。
听爸爸说,真正要看各种兵马俑,要到西安才能看到。
我期待放假的那一天!我爱我的铜车马。
【篇三:八年级作文】
在中华大地这个历史舞台上,上下五千年中来来去取得走过了许多位风云人物。秦始皇帝嬴政就是在这个舞台上留下了重重脚印的人物。他从父亲秦庄襄王手中接过了秦国先王传下来的统一六国事业的接力棒,奋力拼搏,终于跑到了终点,建立起一个空前统一的秦帝国。这时,嬴政只有三十九岁。六国统一于秦之后,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号称“始皇帝”。他推行了一整套维护统一封建帝国的措施。在地方上设郡县,中央上设三公九卿的是他;统一度量衡,使“车同轨,书同文”的是他;“焚书坑儒”的是他;杀害一千两百多个儒生的还是他。这一系列措施的完成,使全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上,达到高度统一。
而此时,秦始皇帝陵正在七十二万劳苦人民三十八年的血汗中慢慢成形,地下的秦代兵俑也在一个个安静地睡去……
1974年3月29日,临潼县西杨村的村民杨志发在打井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秦兵马俑1号坑的兵俑。村民的迷信,却让这位“世界第八大奇迹”发现者在骊山上整整生活了12个年头。就是这样一个相信“政府会给个说法”的普通农民,带领我们走进了一个全新的辉煌的秦王朝。
1980年12月,考古工作者发掘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分为立车、安车两种。两乘铜车马比例准确,造型生动,彩绘更增添了铜车马精美的艺术效果。冶金铸造工艺是铜车马迟早技术高超之所在。两乘铜车马分别由3000多个零件组装而成,采用了铸造、向前、焊接、子母扣连接等十几种工艺手法。尤其是安车后室宽大,有三窗一门,车窗至今还可以自由开合,所有窗板均镂空铸成菱形花纹小孔,能够调节空气,通风保温;而且车门还具有现今的茶色玻璃的作用,让人叹为观止。这就说明秦王朝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当时其他的国家。
秦始皇陵的三个兵马俑坑陆续被发现后,经过测量,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预计可出土陶俑、陶马近8000件。1号坑中的秦军主力步兵军阵严密坚固,气势宏伟,实力强大。2号坑中技术兵种机动灵活,分为四个小阵,形成了“大阵套小阵,大营包小营,阵中有阵,营中又营”的特殊军阵。而三号坑则作为兵马俑军阵的指挥机关,警卫队形戒备森严。
纵观秦俑军阵,反映出当时秦军作战并非仅使用一种兵种、阵法,而是常用多兵种、多手段、多单元、多样战术的合成阵法击敌。这种合成战法具有高效能、战斗力强的显著特点,配合边塞长城,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秦帝国的兵力强盛与坚不可摧,奠定了秦帝国在世界上的崇高地位。
在秦始皇的征调下,一群群来自全国各地的陶工,在秦始皇陵边搭起了一座座陶窑,用当地的黄土,塑造了无数栩栩如生的兵马俑。这些兵马俑,以“大、多、精、美”的艺术特色,堪称世界雕塑艺术中的珍宝。所谓“大、多”,是指其规模大,数量多;而且陶俑、陶马全是按照真人、真马设计,高大威武。这样巨大而又围绕一个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的确宏伟壮观,大有千军万马铺天盖地而来之气势,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所谓“精、美”,是指每件陶俑陶马,大到体形结构,小到毛发须眉,都经过精雕细琢,千人千面,反映出将士们不同的性格和心理活动,也产生出一种浓烈的艺术魅力。
由此不难看出,秦始皇之所以敢大肆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来铸造兵马俑,是因为其国库充足,有足够的'后备力量。而且此时秦朝的雕塑艺术达到了顶峰,标志着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已趋于成熟,并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风格。
兵马俑坑不仅是一个庞大的地下军阵,同时也是一座巨大的秦代武器库。目前已出土了秦代兵器达数万件,虽然它们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埋藏,但异常锋利。秦俑坑中兵器的防锈技术,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而且视为中华民族的又一骄傲。
两千多年过去了,见证着秦朝兴衰的秦代兵团渐渐苏醒。从他们的身上,我们找到了秦代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找到了秦代高度发达的人类文明,找到了一个国力强盛的秦帝国。短短十五年,秦朝的军事国防力量、艺术文化水平、科学技术程度都高于一般的国家,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秦王朝作为一个强国,在当时世界上崇高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篇四:兵马俑】
在这次走读西安的活动中,我们参观了许多景点。如,秦兵马俑,半坡博物馆,汉城湖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秦兵马俑了。
而秦兵马俑也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在这之前,我只是从书上了解过兵马俑,却从未去看过,所以这次我异常激动。
兵马俑建于秦朝,是秦始皇为他自己建造的陪葬坑。它最初是由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村民发现的。古人们用陶土烧制兵马俑,他们形体高大,比例均匀,形象生动,神态逼真,个性鲜明,可谓千人千面,栩栩如生。威武雄壮的军队,再现了秦始皇当年为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而展现出的军功和君威。
兵马俑分为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等。将军俑神态自若,表现了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特点。武士俑个个目光炯炯,双唇紧闭,神态严峻,好像一场大战即在眼前。骑兵俑一手执缰绳,一手执弓箭,骁勇善战,随时准备上阵杀敌似的。还有一个值得谈论的是挖掘出来的兵马俑手中几乎都没有兵器。据说,是被西楚霸王项羽给抢走的。
当考古学家发现彩绘铜车马时,铜车马已不再完整的呈现在大家面前了,都是大片零件,但令人欣慰的是还可以修复。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过文物保护修复人员不断的努力,最终历时8年才完成修复。对我们来说,八年是十分久远的,可是,对于复原彩绘铜车马的道路上已经是飞速进步了。
【篇五:参观兵马俑博物馆】
在这个色彩缤纷的寒假,我与文学社的伙伴们一起研学游古长安—西安。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那雄伟的秦兵马俑博物馆。
2月7日上午,我们一行人经过二个小时的车程,来到博物馆。大家领了门票,过了两道大门。迎面,三座兵马俑坑出现在我的面前,右手边彩绘铜车马博物馆。我们的辅导员魏老师先带和我们参观彩绘铜车马。
一进大门,一张照片吸引我的眼球。这张照片是但是挖掘铜车马前的模样。上面的两辆马车已是破烂不堪,破碎的零片互相辗轧,惨不忍睹!魏老师和我们说,这里展示的是1号铜车马和2号铜车马。我们跟着魏老师参观了2号铜车马,这两彩绘铜车马虽是仿制品,但是能感受到战国时期秦国的高超炼铜技术。2号铜车马的车顶是一块5毫米厚微微弯曲的铜板。车前是四匹矫健的战马,一位车夫握着缰绳,笔直站立在车门前。这辆马车的奇特之处就在于设计精巧的车窗,如果你想从车外看车内,就是徒劳之举,即便凑近了也看不真切。这可是利用了针孔原理。从车内往外瞧,外面的景象一览无余,十分清晰。
面对这些精巧的彩绘铜车马,大家啧啧称赞。进入二号俑坑,我的呼吸差点停止。眼睛盯着最完整的一座兵俑细看,我从老师的解说中了解到他是独一无二的跪射俑。他造型奇特,从侧面看就像一张陕西地图,他身材魁梧,单跪在地上,炯炯有神的眼睛直射前方,哪怕敌人再凶悍,他也毫不畏惧。
将军俑威武雄壮,气压四方。看他昂首挺胸,嘴角微微上扬的样子,定是对自己的部队感到骄傲。
这些栩栩如生的兵马俑都是用古人的汗水和智慧创造的,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篇六:秦兵马俑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们,你们好!
我是带你们游览的导游001。今日,我们将去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兵马俑发现于44年前,一位叫赵康民的考古学家第一个认识到它的意义,并对它进行了最初的修复。也正是因为他,我们才能看到如此宏伟壮观的历史奇迹。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坐落在秦始皇帝陵东侧1。5公里处,占地约两万多平方米,相当于几十个香港或几十个北京。如此大的占地面积却只相当于秦始皇陵的万分之三左右,这实在是令人吃惊的,同时也能看出当时秦国的强大。秦兵马俑共有三个俑坑,坑内计有陶俑马近8000件,木质战车1000余乘和青铜兵器千万余件。然而大家有所不知,其实秦兵马俑还有第四俑坑,但因其开采难度高,开采意义不大,于是为对文物进行保护,没有进行开采。
在一号、二号、三号俑坑中,数一号俑坑最有历史意义,教科书中的图片也多出自这里。大家现在在一号俑坑所看到的兵马俑实际上都是经过后人修复的,它们刚出土时大多破损,完好的兵马俑寥寥无几。然而在整个一号俑坑中,只有少部分的泥俑出土,大部分还在地底下。这是因为秦兵马俑刚出土时,身上是带有红、绿等漂亮的颜色,但因长期埋在土中,适应了土中的环境,出土后却突然接触到空气,导致身上的色彩脱落,真是太可惜啦!因为国家现在还没有技术来避免这类事件再次发生,所以为保护文物,并没有全部开采,只留小部分用来观赏和展览。
再往前走几步,便是兵马俑的修复现场。在这里,专家们用精密的技术将残破的碎片经过反复比较后修复完一座兵马俑。修复一座兵马俑需要耗费许多精力与时间。每一座正在修复的兵马俑都有一个编号,这是为了方便在修复完毕后让它放回原位,使兵马俑与还在地下时的位置一致。
二三号俑坑分别是地下军阵的其他部分——相当于现在我们的车马阵和司令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不仅陈列着秦兵马俑,还陈列着被誉为“青铜之冠”的秦陵铜车马。前面便是铜车马展厅,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自行游览,其中的奥妙需要你们自己去领会,我就不多说了。
好了,今天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大家如果有兴趣还可以自行参观。我是导游001,下次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