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人工智能:不是装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近些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似乎一直都是说不完的社会议题,从1997年IBM公司研发的深蓝机器人在象棋领域大展身手到近期的阿尔法狗在4:1战胜世界冠军李世石后又连胜三局赢了九段的柯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也意味着被誉为“人类智商的游戏”的围棋这块高地也被攻下。无数的人陷入彷徨和恐慌。
而这时苹果公司总裁库克的一句话却发人深思“我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四口,我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
诚然,不论计算机表面呈现出来多么复杂的行为,在它的世界里,只有二进制的代码,这些冷冰冰的数字只以损益为依归,不带任何感情。而人类不同,人类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情感,这是任何一台灵敏的机器都望尘莫及的。
感情是人类区别于机器的首要因素。人类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得意时有“春风得意马蹄疾”;失意有“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愁苦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洒脱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数不胜数,而机器运作依靠的是纯逻辑推理和学习,人类复杂的情感机器是不曾拥有的。人之所以称之为人,是因为他有自己的思考,在社会中,人们可以互相帮助相扶持,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社会的发展。如果每一个人都像机器那样思考,以损益计算为依归行事,互相不闻不问,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不动一丝同情心,置若罔闻。2014年,一位武汉的老人在菜市场门口摔倒,围观的人很多,却没一人去扶,最终,老人因为鼻血堵塞呼吸道而亡。这件事情当时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人们的心灵被狠狠地刺痛了,人若像机器那样思考,只计损益,没有道德正义感,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观和同情心,世界会变得多么可怕。
人类的情感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若世界诞生之初,出现的不是人类,而是机器人,几乎可以断定,世界不会像现在一样平衡稳定,持续发展。文明的诞生要建立于社会的诞生,而社会的诞生,是一种互相关爱的结果。否则,每个生物间只会像豹子和狮子那样残杀,为争夺个体的利益而斗争。这样生存的总量不会壮大,知识不会产生、延续,更不会缔造文明。之所以说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便是因为人只能活在社会中,集体里。人类社会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充满了感性和理性,主观和客观的交流,一旦敝弃感性,只剩理性,社会便不复存在了。自私冷漠的聪明人,残忍排异,而这不正是希特勒最骇人的特质吗?它所引发的二战,其损失伤亡大可不必多说,若是人人都像这样思考,那世界就是一团乱了,那也是人类灭亡的时候。
那么人工智能的思考方式是否就该完全敝除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人工智能的思考方式,也有数不清的人类需要学习的地方。它冷静分析,计划缜密,精确而求实。这在人类精英中,也是必要的品质。这种思维方式,建立于正确的价值观、正义感上,是锦上添花,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正义而泛头脑的人,科技的进步才得以加速。
人类感性的思考方式,和人工智能理性的思考方式,相辅相成,人工智能的发展意义不在于装满一桶冰凉的水,而是点燃一把温暖的火。
【篇二:不是天意,而是人为】
大街上,来往的车辆很多,然而,带来的不便也有很多。如堵车、车祸等等,可是发生过一次,为什么还要有第二次,第三次呢?谁又想过这些事情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今天,是中秋节,我们带着满心的愉快和圆圆的月饼,乘着伯伯的车去奶奶家。走出门,鸟儿们就叽叽喳喳地叫起来,好像在唱歌,又好像在说:“中秋节快乐!中秋节快乐!”谁知,却正好碰上了堵车,“唉!”我不由地叹道,“真倒霉!”排在我们后面的车子,直往前面冲,把这条街堵得水泄不通,如果湘乡要评比一个“堵车王”,那冠军非他们莫属!有些排在后面的人,破口大骂起来。什么“神经病”呀、“老毛言”呀,听得我耳朵都快起茧子了。前面的一位大哥哥,一会儿上公共汽车,一会儿下来在树下避雨,可能是车里太闷太挤了吧!看到这些情景,连平日可爱的小鸟都“夸赞”我们:“人类太没道德了,要我们才不会这样呢!”“原来人类连我们都不如!”另一只小鸟插嘴道。人类真的连一只小鸟,不,连动物都不如吗?排了很久的队,仍然没有走出这条街道。所有的车子只要看见前面有空隙,就会往前面“钻”。我想:为什么会堵车呢?难道是因为人想快一点走,而向前冲,把后面的车子都堵住,那我要反问这人,这样做对你有什么好处?难道有条不紊的走,会使你失去什么吗?如果排着顺序,不但不会堵车,还能快速到家。堵了两个小时的车,终于到家了!
通过这次事件,我想对所有人说:“这不是天意,而是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