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下册期末考试作文】
监考老师带着铃声走进教室,我的心跳每分钟200下。扑通!老师一脸严肃无情地看着我们,当着我们的面翻开试卷。我看着大队领导小杨。她一口接一口地咽了下去,拍拍胸口,叽里咕噜地乞求上帝的保佑。
老师把试卷倒着放在第一个同学的桌子上,我搓着手,丁丁丁铃声吓得我毛骨悚然。同学们传卷子,我在胸前不停画十字,嘴里说:南方没有阿弥陀佛,南方也没有阿弥陀佛。试卷离我越来越近,心跳加速,100次,200次,300次试卷来到我面前,我闭上眼睛,把它放在桌子上。我对着它吹了口气,翻过来,睁开眼睛,迫不及待地浏览试卷:看拼音,写单词,好!两个问题抄的整整齐齐,简单!第三题组词,小KS!啊!我心中的一块巨石被我平时的努力打碎了。我是天才!
我欣喜若狂,看着假正经的`老王。他的笔从手中滑落,手和身体一动不动,嘴巴变成了O型,久久合不上;我转过身,看着我的好朋友小甘。他吹着口哨,好像不着急似的。我想:朋友都没事,我就开始吧!写第二个问题的时候,老王开始写了,嘻嘻!真可惜!
【篇二:清明情思】
杜牧有一句诗十分有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要是把这首诗放在平常,你或许还读不懂它其中的深意,但当清明真正到来时,你才会明白这句诗把清明的景象描写的多么生动。
在前不久的清明节,我与妈妈回到了老家来为姨父上坟。今年的清明天气一反常态,艳阳高照,可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却蒙上了一层阴云。
来到姨父的坟前,大伙都忙了起来:盖新土的盖新土,做饭菜的做饭菜,插杨柳的插杨柳……而我也没闲着,给姨父磕了三个响头后,也加入了插杨柳的队列。
轮到三姨妈插杨柳了。她插完杨柳之后,跪在姨父坟前大哭起来,谁劝也不听。我也被三姨妈的忧伤所感染,表情沉重地坐在附近的石头上,想起以前在老家,姨父照顾我的点点滴滴,心里真不是滋味。偶尔有小鸟在树上歌唱,我也无心去听。
正当我陷入回忆无法自拔时,一颗小石子突然打在了我背上,把我从愁绪中拉了出来。一转头,看见表弟高举着弹弓,对我叫道:“表哥!别在那里假正经了,走,玩弹弓去!”“来了!”我不再愁眉苦脸,飞快地站了起来,向表弟奔去……
整一个上午,我与表弟都在东奔西跑地玩弹弓,一会儿比赛谁打得准,一会儿扔扔石子,一会儿又一起跑去打鸟……刚才的不愉快全抛脑后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到了回去的时候了。我坐在车上,看着远处渐渐消失在视线里的老家,心中想着:姨父,明年我再来看你!
【篇三:哎哟我趣】
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每天趣事多多,笑声不断,就拿我那个小傻小傻的弟弟来说吧,他既是父母的宝贝,又是我家的“开心果”。
记得弟弟过三岁生日时,爸爸妈妈一大早就起床了,他们到街上为弟弟订生日蛋糕,妈妈还说啥外面的火锅不卫生,所以只好在家里吃,因此,妈妈买了火腿肠、虾饺、玉米,粉条,土豆……开吃时,我和弟弟睁大眼睛,盯着咕噜响的火锅,像两只小馋猫。妈妈见了赶紧把我俩拉开,生怕烫着了我们。弟弟不高兴的嘟着小嘴叽里咕噜,不知在说什么。所有的菜都准备好了,妈妈喊着“娃娃们吃火锅喽!”,弟弟抿了抿嘴唇,动起了筷子,我指着玉米说:“哎哟,我有包谷耶,我最喜欢吃的。”弟弟听了,皱起了眉头,一本正经的说:“错!大错特错!这哪里是毛菇呀,明明是玉米嘛。”我瞅着假正经的弟弟当场就揭穿了他:“什么嘛,我哪里说毛菇,包谷、包谷,明明是你耳朵不好嘛!”,弟弟听了脸通红,但他好面子,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本来就不是毛菇嘛!”我看了看妈妈,大家都笑了,呵呵,这还不算什么呢!
还记得那次,阳光明媚,我正在听爸爸妈妈聊天,调皮的弟弟在一旁玩耍,爸爸提到了她小时候的一个哥们儿:“以前呀,我和你张叔,对了,你还不知道。我们两个从小一起长大亲如兄弟,记得有一次我们在林子里玩,看到了一个马蜂窝,可能太调皮了吧,就用竹竿去掏,你猜怎么样?我们被马蜂追得满山跑,回家的时候,满头是包呢!”说到这儿,我和妈妈笑了出来,爸爸继续讲到:“我还经常到她家去蹭饭吃呢!”说完,爸爸自己也笑了起来。弟弟似乎听见了我们的笑声,也跟着笑了,我停下了,疑惑的问弟弟:“咦,小弟,你笑什么呀?”弟弟回答道:“我笑你们笑的呀!”“那你知道我们笑什么吗?”弟弟拿腔拿调的说:“额,不知道!”我忍不住笑了出来,呵呵。
弟弟呀,你真不懂装懂的毛病啥时候改呀,嘿嘿——我趣!